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未来的电视将是什么样子?在英国独立广播事业管理局的工程技术中心里,我看到了即将问世的新型电视——“高清晰度电视”。负责接待我的高级工程师兼新闻官吉姆·斯莱特先生陪同我来到一间播映室。只见前面一个长方形的大屏幕上,显现出色彩鲜艳、清晰动人的图象,仿佛是放映35毫米的小电影。“这就是高清晰度电视,”斯莱特先生热情地向我介绍起这种新型电视机的几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世界电视史上一个“历史性时刻”1991年12月初的一天,一批国际著名电视广播业主、工程师、软件供应商和电子公司经理云集在日本东京的一家豪华旅馆里,庆祝世界电视历史上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从这天开始。国营的日本广播协会(NHK)每天提供8小时的高清晰度电视(HDTV)节目,由全世界首家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发射台——日本卫星广播公司负责播出。此时,在旅馆里一个光线暗淡的宴会厅里,两台超大屏幕高清晰度电视机正播放着事先录制好的一场歌舞伎表演。应邀前来的客人们则大饱了眼福:这两台电视机节目的画面质量确实令人着迷——尤如  相似文献   

3.
问:为什么屏幕上出现黑框? 答:当你观看DVD时在屏幕上看到的黑框主要是影片原来的长宽比和现在显示的长宽比不一致造成的,是为了保证影片不变形而空出的一些空间。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导演希望让你看到这些黑框。当将影片灌制成盘片时,考虑到普通电视机的屏幕大小,一般都会对视频信息做些删节,这意味着你在  相似文献   

4.
《视听界》1997,(3)
99%的美国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但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内,每个家庭要么以新一代宽屏幕数码电视机取代老式电视机,要么购买转换器,才能收看电视。购买首批新一代电视机的人们将能观看数码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图形分辨率比目前高出2倍多,还能聆听6  相似文献   

5.
“这就是我昨天说起的 Qube 有线电视公司的频道选择器”。我们的美国朋友丹蓓一边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说,一边把一只比袖珍计算器稍大一些的小盒子递给我们。这只小巧的盒子用一根二十五英尺长的电缆和她家里的彩色电视机联结起来,盒面上有三十只频道选择按钮,和五只接收反应按钮。丹蓓告诉我们说,订户可以通过反应按钮对在电视屏幕上的节目立即作出反应。每周一次的“Qube 为您服务”节目里,订户可以通过家里的电视机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对公司播放的节目提出批评和建议,还能对公司的服务质量提出质询。这一  相似文献   

6.
声音     
《视听界》2013,(6):1-1
电视仍然处在“看”,而不是“玩”和“用”的时代。——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认为,互联网电视还没有革命性变化,未来能显示图像的屏幕将无处不在,传统电视机这个产品概念可能被无处不在的智能显示屏所替代而基本消失,这才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最大危机。  相似文献   

7.
电视传播在听觉刺激的同时增加了视觉刺激,比现有的广播传播只有听觉刺激的确是丰富的。人们从电视里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画面,得到了更多的官能满足,坐在某个地方,可以“周游世界”,甚至遥望日月星辰的秘密。人们在感叹科学技术的威力时,难道没有超越知识层面的需求么?电视机屏幕的尺寸大,框在其中的东西也是被剪裁、被截取的“沧海一粟”。在每一个瞬间,也只能看到大千世界的一小点儿天地,在转瞬之间,才能看到那另一小点儿。这正是电视传播的时空局限。夸大这一点,会放松我们的责任感,走向工具万能论;认识这一点,并切…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高清晰度电视(HDTV)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高清晰度电视设备出现在各国的电视设备展览会上,高清晰度电视向实用化的每一步进展都被报刊杂志及时报道。日本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采用直播卫星向本国试播高清晰度电视节目。面对日本的挑战,美国、欧洲正在急起直追。看过高清晰度电视试播或表演的人,毫无例外地留下很深的印象,并且相信专家们的预言:这是新一代的电视。我们现在的电视确实有许多不足之处。人们常常埋怨图象不够清晰、图象的细节分辨不出来;你也不能在离荧屏太近的地方看电视,否则就会看到屏幕上的扫描光栅以及像素的光点,同  相似文献   

9.
电视媒体是视听兼备的传播工具。在电视节目中虽然有能听到的声音,但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元素还是画面。人们常说看电视,一个“看”字,非常准确的把电视的传播特性概括了出来。电视是“视”的天地,“画”的世界,事实无可争辩。任何观众在打开电视机的同时,他们的目光就自然而然的投向了屏幕,期待着图像的显现。电视对受众来说,“看”是最原发的动机,是第一行为,“听”是第二行为。电视的传播过程,就是受众“看”的过程,也可以说电视对受众就是“看”的需要和满足。  相似文献   

10.
如果有心留意,我们这个时代,其实是通过电视,来悄悄的改变一切的。事关国家命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最快最广泛的是经由电视来发布的。没有任何一种媒体能让男女老少、贫民贵族、文盲和知识分子坐在一起共同观看,并且各自都能从电视上获得各自所需的东西。要打倒一个人或者捧红一个人,消灭一种恶习或者提倡一派新风,就凭一个小小的屏幕就足够了。这个小小屏幕,可使全世界沸腾(如一场球赛,一场晚会),可让全世界沉默(如一个访谈节目,一个战争饥饿的镜头)。这个小小屏幕如一只无形巨掌,伸入到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从从容容地把玩着世界,可谓八面威风,无所不及。电视既高不可攀、妙不可言,又成了老百姓最平常最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电视在改变世界,在推动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我和所有的人一样乐此不疲与时俱进频频更换着电视机,大的小的黑白机子和大的小的彩色机子在家里出出进进。也和所有人一样一连吃肉一边骂娘——为好的节目叫好为不好的节目生气。爱也罢,骂也罢,但谁也不曾把电视机请出屋门,一个三岁小孩都  相似文献   

11.
“电视普及了,广播怎么办?”这是我国广播工作者正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现在电视接收机在城市可以说已经基本普及了,但在广大农村距普及还远。不过应该看到,电视在农村普及已不是遥远的事情了。到1985年底,我国电视机社会拥有量为6,965万部,电视的人口覆盖率达68.4%,电视观众约2.5亿人左右。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我国电视机的产量增长很快。1985年,国产电视机1,622万部,比上一年增长61.6%,其中,彩色电视机410万部,比上一年增长206%。以每部电视机有4人收看计算,1985年就可增加电视观众6,488万人。保守一点统计,也可增加  相似文献   

12.
明天的电视     
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研制成功了人类第一台电视机——机电式黑白电视机。半个多世纪以来,电视经历了由黑白到彩色,由按键到遥控以及多制式、多画面、超大屏幕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随着人类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明天的电视将会呈现更为丰富多彩的姿态。电缆电视电缆电视亦称有线电视。它是通过“线”——电缆传送接收的。它在居屋区内要特殊的强力天线,接收电视台发射出来的电波信号,再通过特设电缆输送到每一家的电视机。因其信号不受地形、建筑物或其它电波的干扰,接收效果好。七十年代,电缆电视就在美国成为“热门”的大众传媒。相比而言,有线电视在我国发展较晚,北京有线电视台去年5月份开播,但主要是转播其它一些  相似文献   

13.
刘宏:去年中共“十三大”期间播出的《赵紫阳等五位常委答中外记者问》的电视专题新闻,在国内外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我个人感觉,这一次“酒会”报道,不仅给我国的新领导人树立了新的形象,而且也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你作为这次“酒会”报道的参加者,是否也有这种感觉?沈忱:是的.这种感觉太深了.这些年,我一直从事时事政治的报道.感受越来越深的一点,就是怎样报道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如何通过电视媒介的作用,树立他们的形象.这就牵涉到电视“屏幕形象”这一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种水准参差不齐的电视购物节目泛滥电视机屏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索这些节目“禁播”背后复杂的利益链,对电视购物节目“禁播”背后显隐性利益主体关系逐对剖析。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分类探讨,我们会发现我国在惩治违规电视购物节目问题上所暴露的行政权力赢弱和法律权力缺失等诸多病弊。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电视购物市场的健康发展,应该在管理上重视对利益链中隐性利益主体关系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0月1日,LP央电视台的高清晰度电视(HDTV)首次开播,在首都天安门广场现场直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祝大典的实况,这标志着中国电视即将进人高清晰度的时代。高清晰度电视的开播,引起了人们的I”一泛关注。一、高清晰度电视的概念清晰度是个相对的概念.电视从最早期的30扫描线发展到60扫描线、120扫描线,直到今天常见的525和625扫描线,每一次提高,相对以前的电视都可以说是高清晰度了.如今,扫描线达到1000线的电视刚刚在世界上出现不久,日本已经在研制2500扫描线的电视了.…  相似文献   

16.
倒退二十年,中国还是一个媒介稀缺、信息稀缺的社会。那时候,谁家要是有一台电视机,都会让左邻右舍羡慕得不行。可是到了今天,电视机已经成了寻常百姓的家常用品,有的家庭甚至有两台、三台电视机,而且可能是液晶的。更让二十年前的人难以想象的是,当年一票难求的电视机如今是随处可见——从车载电视到楼宇电视,从地铁电视到机载电视,从广场电视到电梯电视,甚至躲都躲不掉,想不看都不行。这种从渴望看电视到被“强制”看电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周笑 《视听界》2010,(4):37-41
当人们日渐习惯无区别地对待任何一块电子屏幕,无论背后联接的是电视、电脑或手机,这意味着传统电视受众迟早将转变为视频用户,成为推动三网融合不可抗拒的内在动力,实现从电视技术、电视内容到电视市场的全面拓展和深刻变革。本文多角度探讨了视频用户的内涵及其对电视业的深刻影响,它促使着传统电视向视频媒体进行全面转换。电视机构的最佳策略是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双向适应过程中不断创造机会,因地制宜地理解并应用“免费使用”和“用户中心”两大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正一、电视:谁动了我的奶酪每一天,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匆忙来去的低头族,他们手中那块小小的或者是越变越大的屏幕带给他们无与伦比的吸引,社交、资讯、视频、音乐无所不能,办公室、街头、各种公共场所,甚至家庭、床头等,在这些身影中,也包括我们自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众多屏幕在不断将观众从电视机前带走。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的  相似文献   

19.
刘宏:去年中共“十三大”期间播出的《赵紫阳等五位常委答中外记者问》的电视专题新闻,在国内外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我个人感觉,这一次“酒会”报道,不仅给我国的新领导人树立了新的形象,而且也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你作为这次“酒会”报道的参加者,是否也有这种感觉? 沈忱:是的.这种感觉太深了.这些年,我一直从事时事政治的报道.感受越来越深的一点,就是怎样报道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如何通过电视媒介的作用,树立他们的形象.这就牵涉到电视“屏幕形象”这一学术问题. 在过去较长的时期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国家领导人的政治生活,对新闻界来说具有“封锁性”和“保密性”,甚至达到了一种神秘化的程度.在严格的  相似文献   

20.
电影正变得越来越“薄”——从电影院的放映机,在电视机上的电子屏幕,再到液晶屏幕和等离子屏幕……电影究竟会“薄”到什么程度呢?科学家的回答是可以“薄”到一张纸上放电影了!如果真的能实现这一梦想,岂不美哉?科学家正在研制的“电子纸”为人们在书本和报纸上收看彩色电影创造了条件,看来,人类的这一梦想将不再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