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归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在体育教学中,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应改革教材内容,增加改革教法,运用主体式教育思想和育体与育心相结合的教法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品质,重视提高教师素质,从而提出素质教育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陈贵东 《海南教育》2014,(12):20-21
【前言】随着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选项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快乐体育"很快在体育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快乐体育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对我国广大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它对于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重要作用,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师生在平等、协作的气氛下进行教学,全体学生得到身心的和谐发展。但推行快乐体育而淡化田径项目。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主动、发展”的六字诀。和谐即教学气氛、教学任务与方法、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场地器材布局等诸方面的和谐。主动即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内因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发展即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终身体育能力的发展。体育素质教育是学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说,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自然也受到了以往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很多时候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体育教学应得到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体育的自身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5.
沈永慈 《科学教育》2004,10(5):43-44
目前,我国正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素质不可替代的作用。身体素质是其它素质得以发展的物质前提和保证,而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展望21世纪学校教育的目标,学校体育不仅仅是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技术水平,而且还应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健康发展对体育的要求。对体育教师来说,在体育教学中做到语言美、行为美、示范美,并给学生营造优美的教学气氛,有意识的发展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还应善于利用体育美的特点和体育教学所特有的形式,实施审美教育,用美感来开拓学生的胸襟,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进行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当前加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出的必然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做到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愉快的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8.
王向东 《现代教育》2003,(17):87-87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国家教育部提出,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素质教育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它在学校体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体育要全面向素质教育转轨,就必须学习、研究和掌握素质教育的理论,完善和落实学校体育法规制度,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教育一直都是各大中小学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体育课进行思想素质教育,这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当前加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程教学对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具有其它课程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在现实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把这种功能和效果发挥出来.为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加快素质教育发展.必须对现行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2.
熊兰 《职教论坛》2002,(22):33-33
体育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如何深化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作为一名从事职高体育教学多年的教师,本人认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一、在教材选择上应有职教特色1.提高职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是职高体育教学的重点。职高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时期,应科学地促进其身体正常发育,形成健美的体格。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提高机能水平,增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 ,是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突破口 ,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根本措施就是改革课堂教学。而语文教学由于其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因此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多年来 ,本人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主动去“体验” ,做学习的主人 ,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共同创设一种和谐气氛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 :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科学调节学生的学习与其需要之间的关系 ,既能充分体现教学目的 ,…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作用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 ,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 ,增强学生体质 ,提高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说 ,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自然也受到了以往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很多时候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 ,体育教学应得到进一步加强 ,充分发挥体育的自身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但必须认识到 ,欲实现此目的体育教学就必须进行自身的改革 ,努力消除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 ,更…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说,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自然也受到了以往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很多时候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一方面应得到进一步加强,彻底改变过去“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抓起升学率来不要”的被动局面,充分发挥体育的自身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更好实现体育教学,就必须进行自身的改革,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构建应当服务于素质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生存意识教育。体育教师要适应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素养。  相似文献   

17.
快乐体育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和人格教育。快乐体育与素质教育是统一的。实施快乐体育要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不可盲目追求“快乐”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8.
职业学校中计算机教育是现代化教育,是普及性教育,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提高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转变学校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正处在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作为现代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已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为了迎合素质教育,学校体育往往片面地注重教学氛围的建设,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兴趣,而忽略校园体育氛围的建设。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素质教育应该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体育兴趣,从而构建和谐的体育氛围,更合理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彻底转变体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内容,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