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恩难忘     
我的小学老师 ,姓任 ,是位女老师。我从小学一年级 ,也就是7岁 ,跟着她念书 ,一直念到12岁。算起来 ,我跟她的时间 ,比和我母亲在一起的时间还多。而任老师当时的年龄 ,比我的母亲要年轻一些。现在想来 ,整整5年的时间 ,我能有这么一位和母亲一样的老师陪伴 ,真是我的幸运啊 !如今 ,我的儿子都上小学三年级了 ,他的老师也是一位女老师 ,一位祖母级的老师 ,我见到儿子这位老师的第一眼 ,发现她和我的任老师一样慈祥和蔼 ,心里真为儿子庆幸。我们家孩子多 ,我又淘气 ,母亲着起急来 ,会使劲捶我一顿。任老师发脾气的时候也有 ,我却不怕她。…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新教师,和黄老师是同一个年级组的,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经能够深深感受到她的特别。我觉得她是一个特別乐观的人。比如说学校里的事情没有做完,要带回家去做,我们会非常不情愿,埋怨当教师太辛苦了。但是黄老师不是这样,不管要带多少学生作文回家批改,她总是笑嘻嘻地。平常她也能够“苦”中作乐,在別人看来很辛苦的工作,她却能从中发现乐趣,这一点我非常佩服。她教育教学的能力特別强。教学生总有自己的一套,上课轻松,在学生面前既有威信,又特別受欢迎。还获得过全国小学生作文优秀辅导奖、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优秀论文奖等奖项。一般家长都喜欢严师,新颖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晓虹 《辽宁教育》2000,(6):24-25
王老师是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师 ,又是班主任。她当教师有十几年了 ,也算是学校的业务骨干。每当发新教材的时候 ,王老师都感叹时光的流逝。教了这么多年的书 ,语文教学中的一切都是轻车熟路 ,王老师有时不用备课就可以去讲课 ,因为同一课的内容她都讲过好几轮了 ;班主任工作也得心应手 ,毕竟都是小学生 ,心理复杂不到哪去 ,能让她一眼就看透。但小学老师的工作就是那么多 ,工作时间就是那么长 ,这一切使得王老师仍然觉得有很大的压力 ,再加上自己在几次争得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与几位领导和同事发生过冲突 ,王老师觉得工作起来并不是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电话咨询中,有一个女孩的妈妈说了这样一件事情:“我的女儿12岁了。前几天她和同学约好了一起出去买文具,但由于老师临时找她有点事,她就没有去成,她的同学于是自己去了。后来同学知道是老师找我的女儿后,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表示。但我的女儿却不停地责怪自己,说:我怎么是这样一个说话不算话的人。她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我开导她也不管用。她在学校是大队干部,学习成绩也特别好,别人都羡慕我有这样一个好孩子。但她的问题我最清楚,她如果有哪一次考试出点错,不等别人说,她自己就会指责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过于…  相似文献   

5.
柳永忠 《教师博览》2005,(12):50-51
哭着讲故事的老师 小学一年级时教我的那位女老师虽然早已经不做教师了——到后来我才知道她当时只是代课老师——但却久久地留在我的记忆中.留在我们好多同学的记忆中。同学见面的时候.只要说起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说起她.大家都清楚地记得她姓吴,都记得她是个很会讲故事的老师。  相似文献   

6.
临近不惑之年,想想自己上学读书的时间可真不算少,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再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少说也有二十几个年头。在这期间,教过我的老师也有很多,粗略算来不下百位。应该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这些老师都程度不同的影响过我,但真正给我留  相似文献   

7.
崇文区前门小学的刘杏辰老师说过一句让人记忆深刻的话:“我是共产党员,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知道自己的责任有多重。我面对的不仅是40个孩子、几十位家长,也是学校的声誉、教师的形象,更是对中华民族下一代的责任,我不敢有半点疏忽。”  相似文献   

8.
我当过整整十年的教师,大学、中学、小学都教过。当惯了教师就容易讲究师道尊严,面对学生,总觉得自己一贯正确。其实,教师常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我教过的一位女高中生,曾对我讲过她自己碰到的这样一件事。小学一年级时,在学校发展第一批同学加入少先队之前。上学的路上,她经常和一个小男孩一起走,因为这个小男孩先天残疾,有一次半路上,他挨了一个大男孩的打。看见小男孩莫名其妙受欺负,她很气不过,冲上前一拳朝大男孩打去。谁知大男孩虽然身大力不亏,但因为没有一点防备,这一拳又正巧打在他的鼻梁上,小男孩被欺负没流血,大男…  相似文献   

9.
心事解答     
我们班英语老师长得很矮,但她对人很好。近期她遇到了一件事,让我很伤心。事情是这样的,她有一次找一男生谈话,那男生不知为什么给了她一巴掌,英语老师气得都哭了。直到现在,我再也没见她笑过。我看着她郁闷的样子,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真的很难过。叔叔阿姨们,你们能告诉我怎样才能让她快乐起来吗?横县菲菲我觉得你是一个很善良的孩子,也为你们老师有你这样会体贴人的学生感到高兴!不管怎样,打老师毕竟是学生的不对,所以我想你的英语老师肯定是很伤心的,自己的学生居然不尊重自己!而能有你这样体恤老师的学生,我想每位老师都会感到欣慰的,都…  相似文献   

10.
张挥 《师道》2003,(6):38-38
前天,我读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从学校带回两张明信片,一到家作业没做就急着要填写,寄给她的老师。她先填了第一张,由于有字写不出,寄语里只写了这么六个字:“彭老师,祝福你。”我觉得这是孩子一个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方式,于是我鼓励她,并且帮她寄出去。没想到昨天她又在埋头写她的第二张明信片,在大部分字写不出来让我在一旁现教的情况下,她艰难但却顽强地写出了可能是她平生第一次要说的那么长的一段话。起初她还遮遮掩掩,不想让我看,但一边要问字一边又要写,所以最后她还是极无奈、极不情愿地给我看了。她写了一段什么话呢?还是…  相似文献   

11.
<正>案例回顾门"砰"的一声被推开了,两个人吵着走进来,语调很高,火药味很浓。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各不相让……经了解,这个家长的孩子学习不好,老师三番五次地请她来学校,她就是不来。今天她来了以后,老师或许压抑时间久了,攒了很长时间的火发泄在了她身上。家长无法接受,就说:"孩子学习不好我能怎么办?我不认识字,她智力就是这样!"老师听了这话很气愤,批评她思想认识错误。但家长认为教师说自己作风不正,就不依不饶起来。我  相似文献   

12.
让我许个愿     
我不是一个相信宿命的人,但是,能做她的女儿,我想是与她有缘的。其实,上小学的时候,我一直不太喜欢她。那年,她40岁了,在一所学校当老师,却不大会做家长。她对我要求严格,却从没有试图了解过我。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是一所江苏省省级实验小学、省级模范学校、国家教育部首批命名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我很荣幸自己能够在这样一所优秀教师众多的学校实习。我的实习指导老师是包红萍老师,她教书有20年了,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我也很庆幸自己能够跟着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学习。她现在是一(6)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同时她还是学校德育处主任。  相似文献   

14.
杨坦 《云南教育》2007,(B09):17-17
年仅28岁、任教于曲靖市麒麟区沿江乡中心学校牛街小学的袁石丽,是此次被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的云南教师当中年龄最小、教龄最短的一位。通过电话访问她的时候,她说:“和很多年轻老师一样,我还很好玩。”这就是她对自己和与自己年龄相仿的老师的一致看法。可是她并不将好玩视为什么缺点,而是看为与学生沟通的良好的性格因素。玩也有方法,玩更能作到寓教于乐。这是她独特的想法,也是针对小学生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恩师·慈母     
每次面对着张卫琦老师的照片,我的心情都无法平静。不是因为她是省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更不是因为她曾经居市重点小学业务校长职位,只是因为已经退居二线的她曾经并且现在仍旧在给予着我教学上的指引和生活上的关爱。张老师不是我学生时代的老师,她是我教学上的指导老师。认识她时,我刚满20岁,正经历着人生中的第一次“沉重打击”。中师一毕业就分到教育局工作的我,突然被“下放”到小学当一名普通的教师。当时,接待我的就是这所学校的教导主任、年届50岁的张老师。那时候,我对这件事想不通,又担心一天讲台没站过的自己搞不好…  相似文献   

16.
我已是年过七十岁的人了。在这人生的短旅中,曾作为学子之师的我,也不时想到自己的老师,但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与记忆力的衰退,不少老师的形影,已在脑中开始淡化、模糊甚至消失;但有的老师还清楚,而梁姐(梁文若)却永远是鲜明的。多少年来,我一直思念着她。是她那炽热的真心来培育下一代,使我们这些少年,得到了有益的教育与关怀。  相似文献   

17.
霍懋征,1943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毕业以后一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大部分时间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担任语文、数学教师。“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离开实验二小。1978年,她重新回到实验二小工作。在学校召开的欢迎会上,她深情地说:“我今年57岁,教学时间不会太长了。因此,我要争分夺秒,为祖国四化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从教60年,霍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珍惜自己的这些经验,希望把它传授给年轻的教师们。她深情地说:“人在世界上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再有经验的人,死了也就完了。现在我多说一点儿,别人就会少走点…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我接到一个来自深圳的电话:“李老师,能猜出我是谁吗?”我哪猜得出,但我想多半是我过去教过的学生。这样的电话我常常接到。当她说出“付饶”两个字时,我惊叫起来:“原来是你呀,付饶!”付饶是我1982年大学毕业分到学校后所教的第一个班的学生,算起来她今年应该是三十五六岁了。电话里,她说不久前,在书店看到我写的《爱心与教育》非常激动,当即便买下,还在同事面前炫耀:“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初中的班主任。”但我却真诚地对她说:“当初教你们的时候,我哪会当老师?现在想起教你们的3年,真是教训多多,‘不堪回首’!如果说我现在做老师有…  相似文献   

19.
张灵 《班主任》2004,(8):45-45
吃晚饭时,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说起学校下午开会的情景:那天是个晴天,同学们站在太阳下听校长讲话,热得汗直往下淌,而老师们却站在很远的树阴里,还不停地说话.女儿的话语中流露出愤愤不平.我一听,脸有些发烫,但我不知如何向她解释,只好对她说:"一个人做了一件应该做对的事没有必要跟做错了的人去比,更不要有不平衡心理."也不知女儿听懂了没有,但我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明显感觉自己的底气不足,因为这样的事情在我身上也曾发生过.我当时只是把这样的事看作小事,想不到学生的反映却如此强烈.  相似文献   

20.
有些人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教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