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把握中心在教师分析课文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细读文章”,不能只是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而要在此基础上提高要求。在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逐步理解,已经基本上深入了课文,对重点词句的意思也有了一定的感知。所以,在读的时候,自然会在头脑里闪现出一幕幕的片断,这样,对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中心有很好的作用。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在细读课文中,学生读的过程,看见“冒”字,通过学习,理解其意,脑海中自然会出现“荷……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的画面,读到“有的……有的……有的”,自然会…  相似文献   

2.
教学实践中注重让学生用心细读教材,体悟总结教材,从教材的课文中学一点行之有效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处理好小学语文三类课文的关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精读课文时,要重点指导学生朗读、默读、品读和细读课文,抓住重点段句,从而把握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中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教学略读课文时,让学生借鉴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教学选读课文时,尽量把课文放在与之对应的单元里学习。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时,则根据单元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著作或文章。  相似文献   

4.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首要基本功。细读课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始,细读课文要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体特点;关注语言特点,敏锐地捕捉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重点段,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关注文章写法和结构。  相似文献   

5.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多读精读。多读教材,才能准确地把握思想内容,领会作者的意图,熟悉课文的语言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恰当地选择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不仅……还……篇: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教学方法:读读,讲讲(通过指导学生认真读书,熟悉课文、领会精神,着重分析论说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指导朗读,扫除文字障碍; 学生阅读,找出各段及全篇中心;编写内容提纲,归纳论说方法。第二课时细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论说具体及用语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一、说教材《贝多芬百年祭》是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在贝多芬逝世一百周年时写的一篇祭文,课文选自《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的第六单元,单元主题是"准确把握人物精神"。文章并没有过多地描述为我们所熟知的贝多芬坎坷的一生,只简要提及他的双耳失聪、终身未娶。本课内容重点是从他的精神品格与音乐创作的角度入手,分析他的伟大灵魂与不朽成就。所以我在解读课文时通过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文本细读"的理论,抓住课文后半部分,即从音乐创作史的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是例子。"课文就是学生学写的典范,只要扎扎实实地读,就一定能轻轻松松地写。细读词语,想象练写;细读句子,深化练写;细读段落,迁移练写;细读标点,补充练写。  相似文献   

9.
把握教材特点优化教学过程──第五组课文教学建议□黑龙江李丽君,田常泰准确地把握教材特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条件。把握第五单元义务教材的特点,必须把整组课文研读,搞清编者的意图、基本训练的主线及其重点。这样,教学设计才有坚实的依据,教师的施教才会卓...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讲究根据学情“以学定教”,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还要特别注意根据课文特点“以文定教”,即准确把握课文的体裁、题材以及语言特色,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请看一位教师《匆匆》一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聂振雯 《文教资料》2005,(25):167-168
朗读是一种历史悠久、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它可以起到增强语感、加深课文理解等作用。本文从朗读的准确、流畅、传神三方面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几个教学策略,以期能指导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英语教学一般采用“带读单词——逐句讲解课文——逐句翻译——带读课文”,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重讲解,轻读练;重语言形式的分析,轻整体阅读的指导;重怎样教,轻怎样学;重课内,轻课外。这种课文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阻碍了阅读能力的培养。采用课文整体教学,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我认为一篇课文的教学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初次读来觉得内容浅显,结构简单,学生必定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并不需要下多大的工夫就可以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认识到,这只是一种不成熟的认识。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透彻地理解课丈的结构层次,语言的运用特色,教师还是必须要下一番功夫,深入地钻研课文,采用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真正地、高效地学习好每一篇课文。特别有一点,必须从学生本身出发,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去思考学生会怎样理解这篇课丈,以孩子的思维去阅读课文.我从教学实际的例子里深刻体会了成年人和孩子眼中会如何理解同一篇课文,结合自己学习中的亲身感受来提出这个教学的问题,然后我反思了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经历,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思考我们今天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凡卡》一文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照课文顺序组织教学。而我紧紧围绕三个对比,导读课文,收到了良好效果。一、老板与爷爷对比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细读课文:凡卡的学徒生活很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经过反复阅读讨论,学生知道了凡卡的悲惨遭遇。  相似文献   

16.
面对教学文本,只有细读——以反复阅读、仔细琢磨为基础,尽可能详尽地了解作家的创作心态,准确把握其创作意图与艺术构思,才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读懂他人观点,也读出自己的体悟;才能使课堂摆脱肤浅与浮躁,使阅读教学充满语文味。文本细读需要教师紧贴文本,独立地加以钻研;独立细读文本后,应结合有关资料,丰富或修正自己的某些理解;文本细读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方案设计;细读要重过程,要特别注意启发、引领与点拨。  相似文献   

17.
面对教学文本,只有细读——以反复阅读、仔细琢磨为基础,尽可能详尽地了解作家的创作心态,准确把握其创作意图与艺术构思,才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读懂他人观点,也读出自己的体悟;才能使课堂摆脱肤浅与浮躁,使阅读教学充满语文味。文本细读需要教师紧贴文本,独立地加以钻研;独立细读文本后,应结合有关资料,丰富或修正自己的某些理解;文本细读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方案设计;细读要重过程,要特别注意启发、引领与点拨。  相似文献   

18.
<正>多数初中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恐惧心理,让学生转变对文言文的学习态度,准确把握作品内容,理解其深层内涵和作者的感情倾向,势必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灵活多样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现将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归纳如下:一、诵读法诵读法是自古以来学习语言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只要读得多了,熟了,就能增强语感。辅以课文注释和教  相似文献   

19.
<正>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指人文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意即设计学习任务要围绕人文主题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确定语文实践活动。可见,在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基础上设计学习任务,不能绕开课文,将任务悬置起来,而要准确地把握课文的特点,深入到课文内部去,根据课文及本课在本单元中的教学目标,选择并确定教学内容,让任务从课文中来、到课文中去,也就是课文内在地决定了任务的逻辑结构,并为实现在语文实践上的深度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教学,教师多以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文章写了哪几个场面?可以怎样分段?程式化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不会整体把握课文。本设计教师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让学生在读课文时即捕捉主要内容,了解叙述顺序,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比赛机制的引用,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