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党和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历来提倡以正面报道为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工作,主流总是好的。因此,我们党报人的新闻报道工作也必然是以正面报道为主,力求把社会上、人民中正面的事实充分挖掘、反映出来,使人民受到鼓舞和教育。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有不少读者向我们反映: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11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会新闻界迎新春茶话会上提出,要努力破解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的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这"四难"。其中提到破解舆论监督难时,他指出:"破解舆论监督难就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问题。舆论监督实际上也是正面报道.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舆论监督有利于我们发现不足、提升认识、改进工作。”舆论监督也是正面报道,这就为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舆论监督的功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新闻     
抗灾救灾报道工作座谈会暨正面宣传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本刊讯记者周文华报道:8月5日至6日,由中宣部新闻局和中国记协国内部举办的“抗灾救灾报道工作座谈会暨正面宣传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部分省区市党报和电台电视台负责人以及《新闻战线》杂志、《中  相似文献   

4.
“多从正面报道”——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听得最多的一句话。的确,我们的事业,虽然碰到不少困难和挫折,总是在发展,在前进。多从正面报道,反映了我们事业的本质和主流,能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坚定对未来的信心。向新闻工作者提出“多从正面报道”的要求,其真理性是无可置疑的。但多年来,在按这一要求报道的实践中我感到有的同志、特别是负责“把关”的同志,对“多从正面报道”的“多”字,在理解上似乎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5.
正面报道是我们采写新闻最多的一种报道,像一些工作成就、行业经验、先进人物事迹等都属于这类报道。这些正面报道,可以反映我们国家的政治形势、社会发展趋向、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在基层付诸实践的效果,它体现和传播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种精神化,从面造成一种浓厚的政治化氛围。  相似文献   

6.
周楠 《新闻知识》2004,(6):34-36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弘扬主旋律历来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正面报道也一直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重视。所渭正面报道,主要指科学把握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着力反映社会发展中光明的、积极的、健康的内容的报道。其目的是振奋民族精神,鼓舞人们奋发向上,促进政治稳定、经济  相似文献   

7.
“多从正面报道”——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听得最多的一句话。的确,我们的事业,虽然碰到不少困难和挫折,总是在发展,在前进。多从正面报道,反映了我们事业的本质和主流,能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坚定对未来的信心。向新闻工作者提出“多从正面报道”的要求,其真理性是无可置疑的。但多年来,在按这一要求报道的实践中我感到有的同志,特别是负责“把关”的同志,对“多从正面报道”的“多”字,在理解上似乎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8.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做大做强正面报道,是社会赋予新闻媒体的现实要求,也是党报反映时代舆情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翻开去年以来的《宁波日报》,读者总能感觉到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其关键在于强中见大,正面宣传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强劲脉搏,紧紧地围绕着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来展开,重大主题报道思路新、视角新、形式新。而这一切都体现了该报在新闻实践工作中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进取意识,展现了报人在努力探索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取得的明显成效。重大主题报道滚动跟进,平面报道立体化今年3月28日,《宁波日报》第一…  相似文献   

9.
<正>一所谓正面宣传,就是媒体对社会生活中反映时代进步、代表社会主流、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和事进行具有明确肯定态度的报道。当前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性质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我国各级媒体正面宣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必须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因此,积极探索正面宣传的基本规律,创造性地开展正面宣传工作,使正面宣传对策上有新突破,实践上有新飞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陈昊 《记者摇篮》2010,(5):18-19
重大主题报道是媒体对那些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大型事件所进行的正面报道,它反映着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点,反映着党和政府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面报道,是我们党的新闻媒体在整个传播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正面报道,指媒体对社会生活中反映时代进步、代表社会主流、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和事进行的具有明确肯定态度的宣传。毛泽东同志早年就报纸工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们有些领导部门和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在报道中,只重视主观上报道者的视线是否“正面”,忽略了客观上受众接受这些报道后的反映是否也为“正面”,因而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归其原因大致如下: 强扭角度与新闻事实相左。我们常可看到这样的报道:某地发生了重大事故,领导如何在现场指挥,公安民警如何不怕牺牲,清理现场救护群众,医院如何  相似文献   

13.
正面报道,作为新闻宣传的主力军,承担着舆论引导的主要任务。正面报道的状况如何,必然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全局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抓好正面报道,提高正面报道的宣传质量和引导水平,对于发挥好舆论宣传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至关重要。充分认识正面报道的重要性,尤其是充分认识正面报道的基本特征及其规律,对于抓好正面报道极为重要。正面报道的基本特征正面报道,是讴歌时代主流的报道,讴歌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文明的报道。它报道新人新事,弘扬新思想、新道德、新精神,直传新经验、新成就、新变化,鼓舞人民群众奋发努…  相似文献   

14.
正正面报道是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典型经验为主旨,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新闻宣传中所占比重最大。可是,在我们日常宣传报道中,有不少、尤其是基层新闻单位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况:尽管本意是好的,报道对象的成绩和事迹也是不容置疑的,但在正面报道播发后,不但没有产生激励和推动作用,反而使报道对象或受众会感到不满、不快甚至厌倦,结果是正面报道产生了负面作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的广播电台,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激励人,是电台宣传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电台的性质、任务规定了电台必须旗帜鲜明,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适度开展批评报道,也是应该的和必要的。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适度开展批评报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辉。  相似文献   

16.
在故事性上下功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雯 《军事记者》2005,(7):10-10
让正面报道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然而正面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可读性不强、不贴近受众的问题。笔认为,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报道缺乏故事性。由于没有用故事手段“包装”,不少正面报道显得概念化,缺乏亲和力和吸引力,导致了受众对正面报道的疏远。  相似文献   

17.
2011年省"两会"1月15日至23日在郑州召开。《河南日报》要闻一版作为省"两会"最重要的报道阵地,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紧扣会议议程,聚焦大会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省"两会"盛况,同时还把目光和镜头对  相似文献   

18.
正面宣传是党报的主要任务,也是党报引导舆论的主要形式。如何提高正面宣传的艺术,增强正面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是党报工作者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一什么是正面宣传?一切代表社会主流,体现时代特色,反映积极意义的人和事的宣传,都是正面宣传。只有把主流新闻做大做足,做出亮点,做得精彩,正面宣传才有深度、有力度,才能充分体现党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所谓主流新闻,是指反映重大题材、重大主题,代表时代最强音、体现时代主旋律的新闻,包括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新闻,即重大政治报道,重大政策宣传,重大成就报道,重大典型报道,重大热…  相似文献   

19.
戴恒曙 《新闻世界》2009,(11):89-90
“负面报道”是通过反映和暴露社会阴暗面,来达到促使公众警醒、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负面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媒体的报道思想、报道角度、报道手法。在新闻实践活动中,记者编辑如果妥当地处理“负面报道”,就能够发挥“负面报道”的正面功能,对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健康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与文摘     
《视听界》1990,(4)
杨伟光谈电视新闻报道三月八日至十一日,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杨伟光等同志在山西电视台考察指导工作时,就当前电视新闻报道指出:“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经济领域应把国家重点工程作为重要的宣传内容,对重点工程的建设成就进行连续性、记实性的报道。记者要到现场去,到基层去,长期住到建设工地,通过摄像机反映出建设工地热火朝天的景象,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