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少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 ,数学成绩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教学中 ,一般可从内容的衔接、方法的衔接 ,思维的衔接三方面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使每一个学生升入初中后能较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 ,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不少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数学成绩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教学中,一般可从内容的衔接、方法的衔接,思维的衔接三方面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每一个学生升入初中后能较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杨卓武 《广西教育》2012,(18):24-25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是中小学教育过渡的结合部,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过渡成功与否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由于学生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小学学习习惯的滞留性与渐显的初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得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数学成绩明显滑坡。这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它反映了中小学数学教学之间存在着严重脱节。因此,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方法和习惯上的不同点,并对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应做到的诸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解决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既要注意中小学教材的衔接,又要注意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的过渡。  相似文献   

5.
当前,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差异与脱节,使学生成绩出现下滑.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对教学内容作系统的分析研究,帮助初一学生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相似文献   

6.
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对于三年初中数学学习很重要。应尽早适应与小学数学教育在学习方法、学习形式上有很大不同的初中数学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数学教师应注重分析中小学数学课程的变化,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做好中小学数学学习的衔接。  相似文献   

7.
如何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实现小学到中学平稳、和谐地过渡,是摆在中小学教师面前非常实际的问题。为了很好地解决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为此笔者参与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教学衔接"的课题研究。在教学知识点、教法和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三个方面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上的衔接有些认识与做法。一、内容上的衔接1.算术数与有理数。(1)讲清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引入负数的关键。这里,可以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实际例子,使学生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是数学教学改革中常被提起的一个话题,很多初一数学教师反映,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许多不适应,也出现一些原  相似文献   

9.
刘本立 《考试周刊》2012,(38):63-64
进入高中以后,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面对新教材,在数学教学方面该如何正确应对,如何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让学生能平稳过渡,这是摆在高一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一门连续性和整体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做好数学教学基础阶段间的有机衔接,是我们中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有效途径方面谈一点思考与探索.长期以来,中小学数学教学之间存在着一种严重脱节现象,中小学教师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种被忽略的割裂状态,致使很多学生进入初中之后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如何搞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衔接,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11.
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还可以,但进入初中后很快就不适应初中的课程学习,所以教师要在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下,从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相似文献   

12.
朱秀华 《考试周刊》2011,(46):94-94
长期以来,中小学数学教学之间存在着某种脱节现象,中小学教师互不对话。这种被忽略的割裂状态致使很多学生进入初中以后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延续性和统一性,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是摆在中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柳树林 《考试周刊》2011,(71):81-82
升入初中后很多学生依然沿袭着以往的数学学习方法,因此很不适应七年级的数学学习。因此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关注和研究中小学数学连续性教学问题,分析和总结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在内容上、教法上、学法上的差异,研究中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本文主要论述了关于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对比和采用的衔接策略,以及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上连续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互相衔接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教材、教学方式方法、环境和心理,从素质教育、数学教育和学生学科素养的要求出发,提出以教学目标衔接设计、教学内容衔接研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等对策,以解决中小学教学衔接问题,落实课改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初中以后,很多学生感到数学难学了,不论是对教学内容,还是对教学方式、方法,学生们或轻或重地出现了不适应的"症状",其实,这是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出了问题。如,对方程这一内容的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和中学数学教师的看法就有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16.
高中学生从进入高一学习开始,数学成绩出现分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使很多高中数学教师伤透脑筋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初高中衔接教学跟不上,下面谈几点我们在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旨在抛砖引玉,望同行们斧正.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数学教育衔接始终是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着义务教育质量.本研究认为衔接不良很大程度源自学生数学学习的适应性不足,我们从学习适应性的角度,通过理论建构、田野调查等方法,以北京市中小学数学教育衔接项目为个案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中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要素涉及内外因两大层面:内因层面有学习态度、学习技术、自我监控,外因层面特指学校学习环境.研究以改善"学习媒介"为切入点,提出解决中小学数学教育衔接问题的三条路径:(1)"学习媒介"本身要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内部对数学学习的适应;(2)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媒介"促进学生个体内部对数学学习的适应;(3)教师可以通过对"学习媒介"的使用,促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愈来愈成为 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是一个重要 热点,对此问题的探讨和分析对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发展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一名高一新生而言,初中到高中的转变不 仅仅是年级的变化,还是身份、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的转变,高一新生同时面临着很多不可避免的挑战,比如学习任务繁 重、接触新学科等等。高中很多学生在数学学科上出现了极端 化现象,导致学生出现偏科现象,影响了学生的综合成绩。因 此如何衔接好初中到高中的数学教学,对学生有着关键的作 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也 在不断变化,因此,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也是一 个长期不断总结和探讨的过程。本文主要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以及提出几点粗浅的认知,希望能对教学工作者有更好的帮助 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爱民 《考试周刊》2014,(10):78-78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小学有很大不同。中学生在这个阶段,心理和生理上都在迅速成长,如果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程度,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成绩就会迅速下降。因此如何做好中小学衔接,做到思维的连续性、一致性,做到承上启下,是教学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当前相当一部分高一新生,其中也有初中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高中数学学习后遇到了"困难期",甚至是严重的成绩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因此,如何处理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