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教育不应该只是生理与心理教育,还是对意义与价值探究的教育,以引导学生去思考生命,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教育哲学一直都在探讨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的问题,本文从哲学意义的思维与视野,提供对生命教育的哲学反省.哲学意义的反省提供给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对自我与存在的关怀" (即与自己的关系),以了解存在的意义;与"对伦理与现实的关怀"(即与他人的关系),以深化生命的价值;以及"对死亡与超越的关怀" (即与超越者的关系),以探讨人的超越向度.  相似文献   

2.
2012年10月27-28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哲学学术委员会第16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230余位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与会,围绕"实践·实践哲学与教育"主题,聚焦以下四个方面的议题. 一、何谓教育实践 对教育实践的理解,一直是教育学者探讨的基本问题.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讨论关于教育实践的问题. 金生鈜教授的《教育何以是人的最高形式的实践》一文从实践哲学的角度,对教育实践的品质与地位进行论证.该文提出教育实践的目的与行动自身是同一的,即教育实践是人类追求美好品质和美好生活的根本方式,是为了人的完善和生活的美善.  相似文献   

3.
<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代表作.在书中,柏拉图运用与不同人物对话的方式,从探讨"正义"的概念出发,全面阐述关于哲学、政治、道德、教育等广泛问题的见解.柏拉图提出了由"哲学王"统治、社会不同阶级各守本分、各司其职的理想国家模型,并系统论述了"哲学王"培养的教育方案.<理想国>是西方世界第一部完整的教育著作,其中所提出的强调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注重精英教育、以心灵提升作为教育的目的以及以"四艺"(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理论)作为重要教育内容等主张,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陷入了"主体-客体"两极模式的困境.主体间性哲学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观进行了重构,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从对象化活动转向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5.
正是在经历了三次深层的哲学转向(现象学转向、解释学转向和语用学转向)洗礼中,真实性评价得以提出并一步步地揭开了人的评价的哲学本质,凸显了人在教育评价中的意义和价值.基于人的评价理念,真实性评价从不同的方面变革着教育评价,即通过反思批判了传统教育评价中的"科学主义"和"控制化"倾向;通过创新在评价方法中引入了"文本"分析和"语境"分析;进而由此辩证地走向了教育评价的过程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母体,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也深受时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传统哲学是一种存在论和认识论的哲学,也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哲学化的结果.传统哲学型塑了传统 "科学范式"的教育研究.随着生存论哲学的转向,教育研究范式也开始从"科学范式"向"人文范式"变革,开始关注教育中的"人"和"事件".  相似文献   

7.
教育哲学,被认为是"运用一般哲学原理去探讨教育的基本问题,或者将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分析的一门理论学科"[1].教育哲学与哲学休戚相关,从教育哲学产生开始,因其学科性质,就不可避免地受剑哲学的影响.从学科开始建立一直发展到现在,教育哲学的面貌已经有了很人的改变.本文试图阐明教育哲学在定义、学术方向、价值估计和研究方法等研究上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哲学如何关怀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哲学最为关心的就是人的生活及教育实践,它的根本目的与方式是,通过思想为生活在一起的公民思辨塑造灵魂(德性)和社会正义的教育秩序的理想、目的或原则,这是教育哲学作为实践哲学的根本内涵.教育哲学无法直接去"过"生活,而只能是"思"生活或"言"生活.教育哲学的可能性在于能够提出教育和生活的基础问题,并在思想的深处反思造成现实困境与问题的价值、观念或意见.为此,教育哲学探寻涉及教育的理性真理,形而上地洞察教育存在的根本目的、价值和基础原则.教育哲学只有超越各种意见到达关于教育存在之根本秩序的理解,才能为生活及教育提供有意义的思想理论.如果教育哲学放弃或遗忘根基性的形而上追问,关于教育的形形色色的错误意见就无法得以辩明,教育哲学就会真正缺乏目的感、价值感和实践感,它自身也就真正疏离了生活及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前"注重人文关怀的学校教育研究与实践"方面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从哲学高度、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学校管理的微观角度的研究上,但在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公民素 养以及在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加强人文关怀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生存论哲学从作为特殊存在者的人之生存出发,探究人的存在并借此追问其他存在者之存在的意义。在生存论哲学视域下,教育作为生存的展开方式,是人自我建构、自我创造与自我实现的过程,生存构成了教育之"本体"。而哲学生存论的转向无疑引导着当代教育从崇尚"占有"到引导"生存"、从病态"适应"到寻求"超越"、从"制器"向"育人"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