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仁辉 《考试周刊》2014,(22):61-61
儿童诗是一种特别重视节奏,文字流利自然,内容生动活泼,适合儿童念唱或朗诵的诗作,能让儿童在念唱或朗诵时,潜移默化地逐渐增加知识,扩大生活经验,陶冶幽雅性情,培养接受文学的能力。本文认为,通过激发学生学写童诗的兴趣,能让他们在诵读中打开童诗阅读大门,在仿写中架起童诗读写桥梁,在创作中绽放童诗情感之花,让学生徜徉在童诗的天空,乘着童诗的翅膀飞翔。  相似文献   

2.
童诗是深受儿童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在统编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童诗的教学,可通过朗读、品析和仿写等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童诗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童诗、感知童诗、创作童诗。这样,使学生走进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统编版教材重视儿童诗的诗意作用,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重视童诗教学,让童诗的美好启迪学生心灵,陪伴学生成长。以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为例,从儿童诗歌的品读、赏析和仿写三个方面,浅谈如何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落实诗歌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赏析童诗,初步感知童诗的趣味及基本形式。2.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联想、设问的方法写童诗。3.引导学生在写诗、改诗的过程中体验想象之美、语言之美,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语言修养。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赏析童诗,初步感知童诗的趣味及基本形式。2.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联想、设问的方法写童诗。3.引导学生在写诗、改诗的过程中体验想象之美、语言之美,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语言修养。  相似文献   

6.
童诗受众群体是少年儿童。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童诗,能为语文课堂教学创设成长契机,也可以顺利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打开儿童认知世界的窗户。教师可引导学生朗读童诗,激发思维认知活力;对话童诗,拓宽探索认知视野;仿写童诗,历练感悟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中低年级的统编教材中,儿童诗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教师应重视儿童诗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从想象入手,让学生读童诗、赏童诗、写童诗,从而获得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思想情感得到感染熏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仿写题也叫句式运用题,能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想象能力、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颇受语文命题者的青睐。但仿写题也让学生感到琢磨不定,无所适从。其实,仿写题并非高深莫测,它有  相似文献   

9.
儿歌,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短小精悍的形式、朗朗上口的韵律,一直被人们视为启蒙教育的珍宝。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确实,让学生对儿歌进行仿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更能教会学生积累语言,激励学生想象创造,促使学生迅速提高写话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儿歌仿写呢?  相似文献   

10.
<正>农村孩子怕习作,农村教师也怕教写作。如何找到一种让师生都喜欢的作文教学方式呢?经过实践,我发现让农村学生进行仿写,是一种好方法。仿写让学生学会观察、激发想象;仿写让学生乐于体验,积累习作素材,掌握习作方法。学生在习作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逐渐地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并写好作文。一、仿中学观察新课标指出:要让小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文本感悟、学文仿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学生贴近生活、抒情达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自主作文,让学生"想"写、"乐"写、"会"写作文,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童诗是低年级教材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感,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在童诗教学中,教师要丰富朗读形式,引导学生走进童诗;借助诵读感悟,让学生深度理解童诗;借助读写结合,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这样,使学生走进童诗,感悟童诗的魅力,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写话提出几点要求,第一条就是强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至关重要.低年级的学生仍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经常把自己当做喜欢的卡通人物,学习了一些课文之后,他们就经常聚在一起演一演课文中的故事.抓住这一特点,本学期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努力寻求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乐说、想说、会说.其中,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让学生仿写、续编,看图想象,让学生的思想徜徉在想象的天空.  相似文献   

14.
仿写不仅可以让作文教学更加直观,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教师可指导学生于修辞手法处仿写,使其言之生动;于写作顺序处仿写,使其言之有序;于写作手法处仿写,使其写有章法;于文本空白处仿写,使其学会想象。  相似文献   

15.
王礼平 《初中生》2010,(2):12-15
仿写题也叫句式运用题,能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想象能力、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颇受语文命题者的青睐。但仿写题也让学生感到琢磨不定,无所适从。其实,仿写题并非高深莫测,它有规律可循,答题时仿句与例句只要做到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相似文献   

16.
指导学生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是第一学段标点符号教学的主要任务。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及接受认知事物的程度,教师可以文本教材中的童诗为依托,让学生在听读中初识标点,在仿写与运用中活化标点符号的用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仿写题也叫句式应用题,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凭借其形式灵活多样、取材丰富多彩,而且能培养和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想象能力、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势,仿写题近年来颇受语文命题者的青睐。然而,仿写题也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琢磨不定,难以解答。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开发儿童的潜能,激发儿童创作诗歌的兴趣。苏教版高年段语文教材的第一课都是以诗歌为体裁的课文。基于此,我们就应重视小学高年级儿童诗的创作指导。童心遇童诗,教师可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童诗的兴趣:撩起童诗的面纱,触碰童心的脉搏;尝试童诗的仿写,聆听童心的旋律;飞舞童诗的思绪,激发童心的创造。  相似文献   

19.
课堂好玩,才能深深吸引学生。儿童诗教学应做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明确阅读目标,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发挥想象,让学生拥有创作的乐趣;拓展延伸,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样才能领着每一个独特的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在童诗的世界里遇见最美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传统的"讲"灌"背"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浅尝辄止。新课程下的诗歌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诗情画意般的想象、由虚到实的物化使学生的真情得到流露,同时以改写、仿写等手段内化学生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