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备操创新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备操是体育课准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一些学校的准备操,常限于固定不变的做操队形,节奏呆板的口令、加之形式单一的徒手操、广播操,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造成学生越做越懒散的不良局面。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可根据青少年追求新奇,喜欢变化的心理特点,在操的练习安排上求新、求变、求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那么如何使操达到常做常新呢?笔者认为应采用以下六种方法进行改进。1.变换做操队形在做操队形除了采用常见的二(四)模队外,要不断地变化队形。让学生排成圆形、半圆形、几…  相似文献   

2.
一、队形法:是指全班集体定位或行进间方式的练习。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徒手操的兴趣,可以适当变换做操队形,如:圆形、半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八字形、扇形等,在学生最初站位时,教师可事先在操场上画好圆形,熟练之后,可以适当变换队形,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  相似文献   

3.
(二)可做轻器械使用。做折叠式小垫子操。小垫子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小垫子上采用坐、卧、脆.撑等不同姿势做操。有的动作是由站立徒手操改为坐、卧、脆姿的练习,如两腿分开坐,体前屈异侧手扶足,左右交换连续做。有的动作是发展身体素质的专项练习,如本文《一》一些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中比较简单容易的单双人动作。在编  相似文献   

4.
体操是徒手或借助于器械进行各种身体操练的体育运动项目。它对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强各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特别是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改进形态功能,促使人体协调完美地发展有很重要的价值。内容和任务体操运动,从练习形式可以分为徒手,持轻器械和在器械上三种;按其目的和任务,又可以归纳为基本体操、竞技体操,团体操和辅助性体操四大类。体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内容包括队列和体操队形,基本体操(徒手操和带轻器械操、攀登和爬越、负重搬运、角力)、技巧、双杠、单杠、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 徒手操是体育课准备活动中的主要内容,但是做多了学生厌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近年来我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做操形式,取名为“模仿操”,效果较好,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具体法是:  相似文献   

6.
幼儿基本体操是以团队表演的形式出现的,融体操基本动作、韵律操、舞蹈动作、队形变换为一体,以徒手操和简单轻器械操为主要形式的基本体操运动。其表演比赛在12米见方的自由体操场地进行,并配合优美的音乐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训练和表演比赛中根据不同的任务和要求搞好成套动作编排、队形变  相似文献   

7.
基本体操的创编,应注意针对性、新颖性,并且要有锻炼价值和美感,这不仅要全面了解编操的目的、任务、要求及内容,更需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创编。本文就如何借鉴创造学中的“组合创新技法”运用到基本体操的创编,做些初步的尝试。一、“组合创新技法”适用于基本体操的创编编操中的所谓“组合创新技法”是指把两个或更多的不同部位的动作,通过组合从而产生新动作的方法。要进行组合必定要有可组合的基本要素,而基本体操(如徒手操、轻器械操等)是由身体各部位的各种不同动作组成的单个或成套动作,这样身体的各部位动作的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8.
如何培养学生的编操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体育教学中,徒手操、轻器械操是最常用多见的练习内容和教学手段之一。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增强肌肉力量,陶冶美的情操,发展协调性、柔韧性、节奏感、韵律感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和业余训练中,徒手操、轻器械操在动作设计和创编上应根据课的内容、练习目的、练习效果,合理、有效地进行组合,编排出节奏流畅、造型优美、动  相似文献   

9.
一、指导思想现代学校体育教学要求贯彻并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健体,掌握一些基本的健身的科学方法是实现这一思想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体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创造意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二、教材选择与分析哑铃操是轻器械体操的一种,哑铃操或球操、棍棒操等轻器械体操是四年级教材内容之一,而教学大纲要求提高基本体操及徒手操、轻器械操  相似文献   

10.
在体育教学中,科学地运用队形变换,能合理地组织学生活动,集中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队形变换的练习法,既能充实准备基本部分的内容:如列队、徒手操、艺术操、轻器械探、篮球或足球的运球、走跑交替、长跑等行进问队形变换,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协调一致的集体动作的能力,养成集体行动和遵守纪律的习惯。上面介绍几种组合队形变换的练习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一、练习队形要变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经常采用简单易调动的体操队形组织练习。但在新授健身拳套路时,如果教师没有站在高台上,而采用四排的体操队形,后面三排学生重叠、视线范围狭窄,不易看清教师示范动作的路线和方向;而如果变换队形改变了练习方向或方向不明确(如圆形、扇形队形),都会给学生学习带来不便。因此,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健身拳套路,要合理变换练习队形。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操作的练习队形。1.错位站队形  相似文献   

12.
<正>徒手操是体育课准备部分中活动各关节的常用方法,是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身体准备的,也是防止学生运动损伤的主要手段。常用的徒手操有单人操和双人操,本文尝试在体育课准备部分中采用集体搭肩做徒手操(简称为"搭肩操"),不仅能达到准备活动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西城区兵马司小学是一所普通小学,共有学生1270人,28个教学班,操场面积不大。每天分两轮做操(1~3年级和4~6年级),每轮做操时间分别是20分钟。做操内容低年级是无声徒手模仿练习、儿童部位操、第六套儿童广播体操、动物模仿操、彩绸操。高年级是配乐系列操,听音乐散开,徒手操、部位操、第六套儿童广播体操(4~6年级)、第七套儿童广播韵律体操(一)。我们从自身的现有  相似文献   

14.
棍棒操是一种轻器械体操,它与徒手操有类似之处,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学生的体质情况来编排各种练习。所不同的是做练习时借助一根一米左右的木棒(或竹棒)使练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动作造型更优美、多样化,并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锻炼效果。棍棒操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和姿势。如低年级学生由于肌肉感觉能力较差,做各种徒手操练习时,往往两臂的动作和躯干动怍不够准确。如果两手握捧(握棒的宽度可按各种动作的要求而定)来做各种练习,能帮助克服做动作时屈臂和两臂不对称的错误。又如两臂屈肘在背后央棒行走或  相似文献   

15.
轻器械体操     
轻器械体操是体操项目之一,带有强烈的竞技性和艺术性。作为竞技项目,通常规定只有女子参加比赛。在表演或比赛时,除个人项目以外,每个运动员都要使用统一的轻器械。它的内容和形式非常丰富,常用的轻器械包括:体操棍、跳绳、木哑铃、火棒、藤圈、球操、红绸……等。目前新兴起的现代艺术体操,就是属于轻器械体操的范围,也可以说是自由体操的技术发展。轻器械操要求动作协调,优美统一,节奏鲜明,还结合表演者的体态和特点富有多样变化,有时构成完整的图案和复杂的队形,它是由优美动作和动人的音乐相互配合,交织一起,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性。轻器械体操除了充分表现该项的动作  相似文献   

16.
踏步走一般是属于队列练习,起调整队形的作用。但是我们在教学中,把它运用到准备活动、器械体操、武术、跑等项目中去。在学生活动以后,用它起调整吸呼,放松紧张的肌肉,恢复体力,让学生进行积极性休息,其效果较好。一、准备活动。包括徒手操、各种器械操、活动性游戏、课课练和掌握各种主教材的诱导性练习。在以上练习各个动作结束时,我们采用踏步走这种形式,一方面是为了  相似文献   

17.
冬末春初,体育课准备活动AB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部分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准备活动不能总是一味地绕场慢跑两周,然后原地做几节学生早已掌握、机械的徒手操。要适应教学需要,就应不断地推陈出新,力求做到内容不变形式变,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笔者根据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就准备活动的趣味性方面提供几种方法如下:一、螺旋形跑学生以一路纵队慢跑,先是从外向里呈螺旋形跑,跑到圆心后再由里向外跑。二、回形跑学生以两路纵队象回形,一路纵队以顺时针跑,另一路纵队以逆时针跑。三、交叉穿梭跑学生以两路纵队、交叉、穿梭前进。四、街舞五、…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上的口令不论是在开始部分、结束部分,还是体育教学的关键环节基本部分,处处都可以听到老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等发出的口头指令。如“集合、立正、向右看——齐”等口令。“成体操队形散开”是准备活动中做徒手操、结束部分中放松运动,以及基本部分个别练习散开队形口令的一部分,但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却将其作为调整队形的完整口令。这是不规范的,因为,这样的不完整口令,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课教学中,有的教师安排学生轮流带准备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有较大好处,但由于学生体育专业知识技能有限,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课前教师又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致使多数学生未能掌握好带准备活动的方法。结果是千篇一律地跑两圈,做几节徒手操就了事.没有与基本教材有机结合,内容与形式也缺乏新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徒手操是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丰富、动作简单、变化多样,操作起来比较容易,不受场地、器械等因素制约,在体育课上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