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于是人们对"教师的教学兴趣"便不大重视.事实上,教师教学兴趣的内涵十分丰富,规律十分重要,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伍凤 《海外英语》2013,(9X):117-118
近年来,外语教学中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观点已得到认同。跨文化交际本身就包含着双向沟通,我们学习外语"引进来"的同时更应该"走出去"。但是,在外语教学中我们过分重视西方文化却忽视了自己的文化,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会用外语来表达中国文化,出现本族文化失语的现象。为应对这一现象,可开设一些的中国文化英语课程,外语教材中增加本土文化内容,提高外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会碰到英语国家所谈及到的"隐私"问题,为了更有效地让学生准确得体地应用外语语言,教师有必要将英语语言背后潜藏的文化知识讲解出来.  相似文献   

4.
范明琳 《快乐阅读》2011,(24):44-45
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其本身的素质,包括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品德层面都应当具有较高的水平,即"学为师表,行为世范"。而对于外语教师的素质要求似有其更为特殊之处。外语是跨文化的人文学科。因此,外语教师必须比一般学科的教师具备相应国家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使学生学得更丰富、更全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教育活动是心灵层面的交流,而师德行为也应该是教师内心的外部表现.教育界对师德的界定大多从师德的内涵和外延二个层面来阐述.师德的内涵,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相似文献   

6.
俞建彬 《上海教育》2008,(10):52-52
课堂是学校真正发生教育的主阵地,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教学场所。校长走进课堂,是一种示范。校长是教师的教师,现在校长很多是从教学骨干提拔上来的,有的本身就是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校长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校长走进课堂,是一种文化。我们现在都在讲学校文化,校本文化,我认为校长走进课堂听课,研究课就是极好的学校文化。校长走进课堂,是一种回归。学校是什么地方?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校长走进课堂是校长工作的本职,上课、听课是校长的天职。  相似文献   

7.
吕长生 《教书育人》2012,(34):32-34
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修订)》中的"教书育人"条目中提出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在师德规范中强调这三点既体现了它们是中国教书育人内涵的优良传统,又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教书育人所要遵循的三个具体原则。说它是优良传统,因为这三点都可以追溯到孔孟,在孔孟的教育思想中找到源头,是孔孟对其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其内涵又在后人的实践中不断丰富,融合进了后人对教书育人的思考;说它是具体原则,因为这三个原则是对教书育人规律最基本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巴比塔的隐喻表明高校外语教育应当注重多元文化教育,然而,目前的外语教育割裂文化与语言的联系,存在缺陷,外语教育的文化使命在于增强学生中外文化"预设",正确"移情",实现文化理解的视界融合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9.
陈剑 《德育信息》2002,(10):55-55,59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本身就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富有丰富内涵的特殊教材。因此,教师应该自觉当好德育范本,以师德之光,铸学生之魂。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高校外语教师的文化自觉问题至关重要,不仅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需求迫切,在国家形象提升层面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外语教育方面,文化自觉的内涵不仅有对母语文化的"自知之明",还有着对外国文化的理性借鉴和在对中西方文化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的文化融合和创新.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综合考察了外语教师的文化自觉培养的现状、形成原因、诉求和实践路径.从教师的受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生活经历到课堂教学、资料获取、教材建设、确立角色、理性借鉴国外文化自觉培养模式等方面着手,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文化态度,提高文化自觉能力,开辟外语跨文化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是《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作为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目标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中详细描述了文化意识的具体内容。这是以往教学大纲中所没有的。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外语学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文化学习。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一门语言与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是息息相关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  相似文献   

12.
"教书育人"是教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也是教员的崇高职责.教员在实际教学中,应深刻把握"教书育"的内涵,避免出现各种不良倾向,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寓"育人"于教学过程中,从为人师表、关爱学员、从严执教等方面着手,充分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列举了"狗"一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不同文化内涵和用法,从而提出了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最后指出,要学好一门外语,不但要了解、掌握语言的一些基本技能,而且要了解不同语言所承载的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和合”文化内涵,明确“和合”教育理念,综观“和合”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内涵,把弘扬“和合”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创建和谐教学境界有机融合到教书育人实际中,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得到和谐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师德是立教之本,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而要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就必须从"学而不厌"到"学研不厌"。本文着重探讨了陶行知师德思想中"学而不厌"的精神内涵及其对当代教师师德修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由于"社会转向"影响,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成为外语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新亮点。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了解外语教师在自我认同上的困惑,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探究。首先,对外语教师自我认同内涵进行阐释;其次,多源视角分析高校外语教师自我认同存在的主要困惑;最后,针对主要困惑提出强化教师自我认同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两课"教育的问题,出在教师在驾驭"两课"教材内容、阐释"两课"所涵盖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两课"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上,忽略或轻视文化内涵,削弱其文化功能,表现出对教材思想的理解和教学方式方法上对文化内涵的漠视或淡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于中华民族的教育影响,从远处说是民族的根,从近处讲是民族的魂.在育人问题上,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是"两课"教育的主干、灵魂和生命力所在."两课"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对其政治思想和文化内涵的认同和内化;在嵌入其中的文化内涵,对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及价值取向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我是1965年参加工作的外语教师。从教三十年来,深刻体会到教师是个光荣的称号。作为教师,不仅仅是面对几本书和几门课程,而是要为广大学生授业传道,也就是教书育人。 提到教书育人,有些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所谓"专业化教师",笔者以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个是教师的情感、价值和需求。"教师专业发展",具体讲就是指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教书育人工作生涯的发展历程,是其职业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下的外语教师素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永辉  王立梅 《继续教育研究》2005,(6):175-176,F0003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的角色正在由传统模式的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本文从建构主义角度讨论外语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与业务能力、完备的教育理论及正确的教育观念、高尚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及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等。教师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而且既是大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大学生沿着心理健康的方向茁壮成长的示范者、引导者。因此建构主义下的教师素质的内涵也将更加广泛。使得构建外语教师素质的新结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