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玛特史上第一个《唐诗排行榜》横空出世!(《唐诗排行榜》王兆鹏编著,中华书局出版)  相似文献   

2.
凤凰网消息,日前,由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兆鹏等人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在黄鹤楼举行首发式和研讨会。之所以将地点选择在黄鹤楼,源于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在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唐诗排行榜》的主要作者王兆鹏教授自陈,我是很认真地用科学的态度做一本‘好  相似文献   

3.
《楚天都市报》消息:近日,由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兆鹏等人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在黄鹤楼举行了首发式和研讨会。之所以将地点选择在黄鹤楼,是因为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在排行榜上位列第一。但对于这一排名,与会专家各执己见。《唐诗排行榜》的主要作者王兆鹏教授自陈,我是很认真地用科  相似文献   

4.
唐诗素描     
【设计思路】唐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唐诗素描”作文训练旨在帮助学生感受和表达诗歌的形象和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导写过程】一、出示“素描”含义关于“素描”,《现代双语大词典》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①单纯用线条描写,不加彩色的画,如铅笔画、木炭画,某种毛笔画等。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②文学上指文句简洁,不加渲染的朴素描写。”二、明确“唐诗素描”的含义1.教师向学生推荐两篇唐诗素描的范文:《游子吟》和《夜雨寄北》。母亲拨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温暖顿时洒满了简陋的屋子。灯光下,母…  相似文献   

5.
感受唐诗     
活动目的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背诵唐诗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唐诗的能力 ,感受《唐诗三百首》的魅力。活动准备 :每生一本《唐诗三百首》 ,画笔、颜料、纸和奖牌。活动过程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诗更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俗话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唐诗三百首》 ,不仅能开阔我们视野 ,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唐诗三百首》吧!1 背一背《唐诗三百首》。按《唐诗三百首》的编排顺序 ,五分钟看谁背得多 ,背多者获胜 ,并颁发“记忆电脑”奖牌。2 画一画《唐诗三百首》。在《唐诗三百…  相似文献   

6.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高峰,是诗歌艺术的峻岭。余光中在其诗歌艺术的追求中高山仰止,努力攀登,向诗圣、诗仙学习,且为他们造像。为李白、杜甫造像,表示他对唐诗传统的肯定。他造像的艺术,特别是《戏李白》一首的丰沛创意,和《寻李白》、《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的现代想象,则说明他对传统的活用与转化,印证了他的创造力。在以唐诗为主的中国传统诗歌基础上,余光中以其学养和睿智,以其才华和苦功,兼摄中外古今,以数十年的恒心和毅力,创作了丰富杰出的现代诗。他是李白、杜甫的嫡系传人,且开拓了中国诗歌的新世界。余光中为李白、杜甫的造像,象征了传统和现代的汇合,象征了现代对传统的发扬。  相似文献   

7.
《唐诗解》之成书与《唐诗品汇》的渊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楝《唐诗品汇》是明代最有影响力的唐诗选本,对明代之诗歌创作和唐诗选本影响巨大。唐汝询自幼目盲,借助父兄子侄而“听读”至于博学,编选《唐诗解》一书。文章从编选体例、唐诗分期、作品选录等方面,以详明的数据和具体的分析,比较深入细致地论析《唐诗解》一书与《唐诗品汇》之间的传承与创变。《唐诗解》以《唐诗品汇》为选录渊薮,参酌《唐诗正声》、李攀龙《唐诗选》,而勒成体现唐汝询自身选录眼光的诗歌选本,在唐诗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的唐诗研究著述以《元白诗笺证稿》为代表。他在研究唐诗时所运用的诗史互证法、比较研究法、历史文化法及考核阐义法 ,不仅使他取得了许多卓异的成果 ,并且对现代学术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明代嘉靖、隆庆年间,谢榛、李攀龙、王世贞等人结社,文坛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复古高潮,同时,尊崇盛唐诗歌也又一次掀起了热浪。后七子的唐诗观并不完全一致,论诗主张也大有径庭。但总体上仍然可以看出两条清晰的发展线索:一条是承前七子旧说严格遵循传统格调派唐诗观的途径;另一条是对传统格调派唐诗观的修正和改良。因此,从唐诗批评史上看,后七子的唐诗观仍应算作明代格调派唐诗观发展时期的后一阶段。这一阶段孕育着格调派唐诗观的蜕变。(参阅拙作《明代格调派唐诗观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注重对传统文化整理的时代,对唐诗的整理笺注尤其热闹。明末清初徽州人黄生在他自己的唐诗选集《唐诗摘抄》中表现出其对唐诗别具一格的审美取向。黄生注重中晚唐的近体诗,注重从字法、句法方面把握唐诗的艺术魅力。黄生的论诗理论为后世确立了学习唐诗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植物。天下那么多花花草草,不是每一样都可以幸运入诗的。你看《唐诗植物图鉴》,五万首唐诗,其中经常露脸的植物不过七八十种。究竟哪几种植物,能成为大诗人们的最爱,不惜亲自给它写诗、代言?我认为最猛的有四种。它们天生丽质,色艺双绝,成为了唐诗中的耀眼巨星。一我们从排行榜上的第四名说起。今天,它的名字世人皆知。但在唐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并不太出名,只是西北地区的一种花花。  相似文献   

12.
施蛰存对20世界的中国文学史来讲,可谓举足轻重,一本《唐诗百话》,更是他沉寂50年后,向文坛掷出的又一力作。基于对唐汝询《唐诗解》等其他诸多唐诗文选著作的把握,施蛰存可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生发出唐诗解读的新意来。施蛰存在《唐诗百话》中,对唐汝询《唐诗解》中的讹误多有考证与辨伪,不仅有助增进对原诗的理解,更是对《唐诗解》作了一次文献学方面的考辨。本文将对此进行分类解读,以期对其二者的研究都能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3.
照君 《科技文萃》2001,1(6):139
新世纪的第一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就对世界文化作出了新贡献,出版了中国文化精品《唐诗三百首》的汉英对照——《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译者为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  相似文献   

14.
在《纪晓岚批点唐诗》中,可以梳理出纪晓岚唐诗文艺观。主要体现为:指出唐诗"气韵天成、兴象天然",对盛唐气象标举、敬仰;认为唐诗"雄浑开阔、深妙圆融",对唐诗意境首肯、探索;"论诗以世",对唐诗发展、诗风流变把握评价;"不压于盛名",对唐诗进行实事求是的批评。梳理纪晓岚唐诗文艺观,对纪晓岚研究、唐诗研究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观念影响下,唐诗的经典化在明代达到巅峰,明人整理及编选唐诗的热情空前高涨。周汝登的《类选唐诗助道微机》在众多的唐诗选本中有其独特性。本文试从《唐诗助道》的材料来源、类目设置及周汝登心学三方面,谈该选本在明人选唐诗通代性选本上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唐诗有着丰富的情蕴和奇异的魅力,一直是文学研究的热点。叶萌《唐诗的解读》着重从文化传统与汉语言特点来论析唐诗,另辟蹊径。本文对《唐诗的解读》一书,作了全面而中肯的评介。认为,此书以绪说、内涵、韵律、语言、风格、意境六个部分,集中而全面地读解唐诗,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命题,并做了比较好的探讨,启人思考。读其书,好似找到了一把开启唐诗大门的钥匙,得以见其园林之美、亭台楼阁之多姿、结构之精巧,进而登堂入室,感味古人生动的诗篇,体会其生命的精彩和壮丽,走进唐诗瑰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明末瞽人唐汝询选解唐诗,勒为一书,是为《唐诗解》。其选诗受高棅《唐诗品汇》《唐诗正声》及李攀龙《唐诗选》的影响,表现出崇尚盛唐的取向。其注、解诗方法灵活多样,将自身的不幸遭遇与文人失意融合,颇具真知灼见,字里行间渗透出一种生命精神,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疵病。  相似文献   

18.
《唐诗纪事》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文纪事”体的唐诗研究专著,对后世的“纪事”体之作产生了深刻地影响。本文通过对是书文本的解读,探析《唐诗纪事》的编辑体例。  相似文献   

19.
唐诗新解     
陶渊明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在中国古代文学遗产中,诗词独领风骚,因此对其研究、鉴赏自是热闹非凡。自古诗无达诂已成定律,随着时代发展,观念更新,方法改进,对古典诗词的诠释也新见迭出。笔者在对唐诗的研究、教学中,在旧注、传统评价和结论里发现了一些问题,偶有所得,现整理几财,呈于唐诗爱好者,以作芹曝之献。  相似文献   

20.
唐诗人卢贞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唐诗》卷四六三有卢贞,小传云:“卢贞,字子蒙。官河南尹。开成中,为大理卿,终福建观察使。诗二首。”所录二首诗为:《和白尚书赋永丰柳》、《和刘梦得岁夜怀友》。《全唐诗》所收二诗及卢贞事迹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九。《和白尚书赋永丰柳》一诗,《唐诗纪事》作《杨柳枝词》,《乐府诗集》卷八一作《杨柳枝》;白尚书即白居易,此诗又附见《白氏长庆集》卷三七。《唐诗纪事》载其事迹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