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国内广为通行的《红楼梦》,主要有两种版本,一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五十年代出版的、以程乙本为底本的《红楼梦》百二十回本(以下简称“原通行本”);一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一九八二年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以庚辰本《石头记》为底本整理的《红楼梦》,即庚辰本接以程甲本后四十回的新校注本(以下简称“新校本”)。前者已成为广大读者爱不释手的藏书,后者为广大《红楼梦》研究工作者所珍爱。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对《红楼梦》作者、批者的长期研究,指出:《红楼梦》前80回的原始作者是“石头”曹硕,但更主要的伟大作者是曹雪芹,当以曹雪芹为代表;后40回是由高鹗与程伟元共同续补而成的,但高鹗出的力更多,应以高鹗为代表。  相似文献   

3.
我院中文系教授白盾先生应省社科院与黄山书社之邀,编校新版红楼梦告竣。新版红楼梦有两大特色:一是以程甲本为底本,兼收其他版本优良部分(流行本均以脂本为底本)。二是破天荒地加上另一续作者程伟元的名字。后四十回续书由程伟元主持,高鹗是“分任之”的参与者。此项续书乃程、高二人所创造,历来只书高鹗名,不书程伟元名,实是红楼梦史上的一大失误,新版郑重恢复历史真相,亦当大惬人心。现征得白盾先生的同意,将新版序言,先发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著名红学家俞平伯临终前曾留下遗言:“胡适、俞平伯是腰折《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  相似文献   

5.
周汝昌先生《骗人的高鹗》(见《北京晚报》1月13日22版《五色土·名家》)认为高鹗善于骗人。铁证之一是“高鹗在他给假‘全璧’《红楼梦》作序时公然伪称是他在‘鼓摊’上收得雪芹原著的残稿”,还特别解释了“鼓摊”的原意。事实上,给“全璧”《红楼梦》作序的有两人,一个即高鹗,另一人是程伟元。“鼓摊”原作“鼓担”,序言说从“鼓担”上收得雪芹原著残稿的是程伟元而不是高鹗。如果说这就是骗人的话,那在此骗人说谎话的也只能是程伟元而不是高鹗。恰恰相反,高鹗在序言中说他接受程伟元的邀请共同整理雪芹原稿付摆字印刷之前,他对雪芹原稿…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新版高中《语文》第六册中《抄检大观园》是小说节选,文下注释谓“节选自《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4回”。这里应特别说明,这部《红楼梦》是个颇为特殊的本子。它不是依据“程甲本”或“程乙本”排印的本子;而是由“脂本”和“程本”两个系统的本子拼合而成的一个“百衲本”。对“红学”稍有涉猎的人都知道,《红楼梦》的版本情况颇为复杂,大致可以分为抄本和印本两个系统。抄本出现较早,今存“甲戌”“己卯”“庚辰”诸本,其过录底本都是乾隆(1736~1795)前期的曹雪芹稿本。其共同特点是均未超…  相似文献   

7.
论新发现的《红楼梦》第三次程印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胡适于二十年代对程本进行研究,提出程伟元、高鹗两次用木活字排印了《红楼梦》。之后,并无人怀疑这个论断。一九六一年,台湾自号胡天猎叟的韩镜塘,以“青石山庄”的名义影印了一套“古本小说丛书”,其中包含了一部程刻本。由于这个被出版者题为《百廿回红楼梦》的本子被胡适鉴定为程乙本,但又与乙本有异同,有的研究者开始怀疑程本是否会有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排  相似文献   

8.
纪念高鹗,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认识他和程伟元整理的120本《红楼梦》;正确地向国内外和我们的子孙宣传、传承“国宝”程高本《红楼梦》.俞平伯晚年两次对自己研究《红楼梦》的反思,对学界正确认识程高本《红楼梦》极端重要.程伟元、高鹗整理《红楼梦》从目的到方法都是正确地,无可指责.程本前八十回和庚辰本的优劣与正确传承、保全《红楼梦》是两个完全不同层面的问题.用庚辰本替代和肢解程本《红楼梦》是不妥当的.应该重新组织专家力量注释、校对一部优秀的程本《红楼梦》以作普及、传世本《红楼梦》.  相似文献   

9.
程甲本《红楼梦》刊行二百周年了。这是中国出版史暨红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一个值得海内外红学同道共同纪念和庆祝的日子。二百年前,即公元1791年,古吴程伟元(小泉)和铁岭高鹗(兰墅)以合作之力,活字摆印了百二十回本《红楼梦》,世称程甲本或日辛亥本。②今天,当我们来自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红楼梦》爱好者、研究者,在曹雪芹的祖籍千山脚下的古城襄平③欢聚一堂,隆重“纪念程甲本《红楼梦》刊行二百周年”,并兴举行盛大的学术研讨会之际,我们的心情分外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今天的大会充分说明当代的红学研究者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艰难探索和争论之后,终于对程甲本《红楼梦》(包括程乙本或曰壬子本,以及它们的翻刻本)的价值、意义,以及程伟元、  相似文献   

10.
“旧红学”的“抉微”和“索隐”《红楼梦》经程伟元和高鹗订补刊行之后,象插上了翅膀一样,很快“遍于海内”,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众所周知,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研究《红楼梦》就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从《红楼梦》问世到“五四”运动这一个半世纪中,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对《红楼梦》从不同角度作出种种评论。人们把“五四”前的这一个半世纪中的《红楼梦》研究统称为“旧红学”。旧红学家,有案可稽者不下二百。他们或谓《红楼梦》为“经书”、“情书”,或谓《红楼梦》是“传己”、“传人”,各执一词,聚讼纷纭,从而形成种种派别。先是评点派苦心孤诣,要抉剔出作品的“微言大义”和“千里伏线”;而后,索隐派广征博引,想从作品中求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120回本《红楼梦》的前80回为曹芹所作,后40回为高鹗所续。本文从世传几种不同抄本《红楼梦》、从《红楼梦》部分情节的本意,从程伟元和高鹗的自述,论辩了高鹗续书是不可信的。120回本《红楼梦》系曹雪芹一个所作。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04,(9)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曹雪芹。该书通过对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从盛到衰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程伟元和高鹗改《石头记》为《红楼梦》。“红楼”即“朱门”,是古代王侯贵族住宅的代称。这样给书命名,不仅体现出原书的内容,而且更能揭示朱门贵族的显赫最终无非是一场春梦。《红楼梦》名称由来  相似文献   

13.
1994年1月8日,《文艺报》登载了王家惠先生《曹渊即曹颜——曹寅曾过继曹鈖之子》和刘润为先生《曹渊:<红楼>的原始作者》。3月9日《中国文化报》继之登载了史学家杨向奎先生《关于<红楼梦>作者研究的新进展》,赞颂王文和刘文是“画龙点睛的著作”:“王家惠画龙,而刘润为点睛。有此一点,全龙活了,而《红楼梦》一书原始作者的找出,使七十年来的悬案至此解决。”三篇文章、关系紧密,合若符契,发表不久,即又引起一场争鸣①。 《红楼梦》作者是不是曹雪芹,此问题最早提出,可以上溯到二百年以前。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刷印此书所作《红楼梦序》曰: 《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什者相传不一,究不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 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这不是最早提出疑问的,然此文对后世影响甚大。王梦阮《红楼梦索隐提要》曰: 是书成于悼红轩中,曹雪芹先生增删五次,此书所明言者。……意者此书但经雪芹修改,当初创造,另自有人。 如果说程伟元对曹雪芹的著作权,仅仅持怀疑的态度,至王梦阮,则由怀疑发展到否定。 批评王梦阮《红楼梦索隐》的胡适先生《红楼梦考证》,在作者问题上下过一番大力,他明确说:  相似文献   

14.
程伟元、高鹗是《红楼梦》的整理修订者和第一个印行者。对如何收集整理《红楼梦》一事,他们曾有过具体述说(然而从未说过“续作”之类的话);但是,与高鹗续作后四十回说出现之同时,程、高二人所作的、其中有与“高续”说相枘凿的“序说”,以及主要修订人程伟元本人,均遭到了不洁的非议和否定,而且变成了高续说的“佐证”。今天,高续说的一些主要根据,已为多数《红楼梦》研究者所否定;但高续说尚推而未倒!究其所以,这同对高续说的产生,特别是程、高当时修订《红楼梦》的条件与可能,没  相似文献   

15.
一乾隆辛亥(1791)萃文书屋本(程甲本)是《红楼梦》真本的问题,本来是并不存在的。一百多年来,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各种《红楼梦》版本,都是以程甲本为底本的。1911年,上海有正书局以“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的名目石印了一部80回的《石头记》,第一次公开提出了《红楼梦》“原本”为80回的观念,但并未产生大的影响。直到胡适等“新红学”家出来,宣扬《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作品,是“曹雪芹的自叙传”,“后四十回与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长期来人们普遍认为曹)芹只写了《红楼梦》的前80回,后40回则是高鹗写的,但数学统计进入文学领域后,这个结论受到了质疑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陈炳藻讲师借助计算机对《红楼梦》进行了研究,结论轰动了红学界他从字、词出现的频率入手,对“后40回是高鹗所作”这一流行说法提出异议,认为120回全部为曹)芹所作他利用计算机计算《红楼梦》平均词长和平均句长,对作者使用的字、词、句的频率进行统计研究,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这被称之为计算风格学),从而得出了引起人们重视的结论《爱德华三…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最初以80回抄本形式在社会上流传,现行《红楼梦》为120回本,后40回为高鹗所补。《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空前绝后的一部旷世杰作,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8.
<正> 自从一九八○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红楼梦》学术讨论会上有人用电脑测验《红楼梦》得出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同为一人所作的结论后,国内推定程、高续书所根据的确系曹雪芹原稿的论者渐渐多起来。他们都认为程伟元、高鹗是根据“搜求”到的曹雪芹的佚散稿件或接近原作的传抄散稿“修辑”起来的。确系如此的话,那么《红楼梦》未成“全璧”的千古遗憾,也就可得补偿了,那将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然而,我们也不能将愿望当事实。——关于电脑是否已发达到可以研究《红楼梦》中的问题,笔者浅学少知,不敢妄断。不过,无论电脑如何推断,或有若干资料可作佐证,均必须解释这样一个事实:即程、高续书和脂评中提及  相似文献   

19.
朝鲜文人李海应《蓟山纪程》记录其在沈阳拜访程伟元的全过程,并保存有程伟元一首诗,该诗也是迄今所见程伟元惟一诗作。李海应日记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极大地丰富了程伟元的家世生平资料。朝鲜李朝时代流传下来了大量用汉文记录的"燕行日记",从中可寻觅与《红楼梦》相关的资料,并取得突破性的新发现,为新世纪中国红学研究作出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花朝后一日(1792年春),程伟元和高鹗在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本的基础上,修订重刊了一部《绣像红楼梦》,并增加“小泉茼墅又识”的《红楼梦引言》。20世纪初,胡适将萃文书屋刊行的这两版木活字本《红楼梦》简称为程甲本、程乙本。刊行226年来,存世的程乙本现知20馀部,但保存完好者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