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教育》2006,(8X):8-19
有人说:“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这句话并非指孩子让我们成为问题父母,或是孩子一定会造成问题,而是意味着伴随孩子的成长,父母必定会面临孩子的各种形形色色的问题,教养孩子,你是否仍然用奖赏,惩罚,训诫,贿赂,威胁等教育方式?这些手段是否依然有效?本期,我们和父母一起反思自己的教育效果,并学做效能父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坏孩子”的定义究竟是什么?自己的孩子真的是一个“坏孩子”吗?许多父母对此感到困惑。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坏孩子”,但是在现实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某些不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恶性循环,导致了所谓“坏孩子”的产生,使得某些原来本质不错的孩子被父母和学校误解、轻视、放弃,最终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  相似文献   

3.
赵翔 《家长》2012,(12):37-37
每个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都竭尽所能地培养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错误,许多孩子没有似锦的前程,有的甚至走向歧途。我们不禁要问:"教孩子真的这么困难吗?我们真不会教孩子吗?"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请认真阅读《别以为你会教孩子》一书,该书将告诉你怎样爱孩子才不算溺爱,怎样教孩子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地接受。  相似文献   

4.
关颖 《家庭教育》2011,(10):10-10
不少父母面对一天天长大的孩子,时常感到孩子越来越不拿自己当回事了。人们深有体会,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没有权威,很难对他进行教育,哪怕是面对很小的孩子。那么什么是父母的权威,这种权威怎么建立起来呢?  相似文献   

5.
《少年儿童研究》2010,(9):61-61
如何帮助并指导孩子理财?如何让孩子自己懂得理财?这些不仅是对父母的一大挑战,也是即将为人父母者必须关注的事情。哪怕将来孩子不能成为家庭的资产,最起码都不要让孩子成为社会的负债。为下一代着想,我们也需要以身作则,做个理财的好模范。  相似文献   

6.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四体不勤的“小公主”、“小皇帝”,父母们开始重视孩子的自立教育,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处理自已的事情,不依赖他人,长大后能够独立生活,不必父母担心。初衷是对的,但是,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足够了吗?这似乎是很多父母没有充分考虑过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戴晓云 《山东教育》2005,(15):43-43
经常遇到这样的父母,他们告诉我对自己的孩子已经无能为力,他们整天为孩子操劳,孩子的问题是他们的心病,但是他们已经没有了信心,其中最主要的是对自己的教育能力没有信心。然后他们对自己的话进行论证,他们说:“你看我们俩都没上过大学,都不是知识分子,家里没有高知家庭的文化氛围,我们读书少,知识也少,自然能教给孩子的就少;同时我们也不是社会精英,  相似文献   

8.
教育博士说:善与人交,岁寒无易。独生子女本身就意味着孤独。父母只能是孩子的养育者、教育者。即使有的父母以乎等的态度视孩子为朋友,也不可能成为孩子的伙伴。因为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父母置身于群体社会的网络里,更多地关注自己与整个社会的物质联系和利益关系;而孩子的生活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更多的时间用来游戏,并通过游戏伙伴来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品尝各种欢乐和痛苦。通过在  相似文献   

9.
父母都深爱着他们的孩子,父母都会认为自己非常尊重孩子,自己辛辛苦苦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孩子好。爱孩子是父母的本性,关心、热爱孩子,一切为孩子着想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前提下,是不是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孩子都能接受呢?是不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引导都科学、合理,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呢?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特别需要教育双方的互动,需要教育者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否则,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也不容易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面对自己的孩子,父母们往往宠爱有加。对于孩子的行为以及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父母们更是千依百顺,从来不会拒绝。因此,我们的身边才会有了小皇帝、小太阳。然而,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容易使孩子形成娇生惯养、任性的习惯。一个不曾经受失望和拒绝的孩子,他  相似文献   

11.
雨舟 《家庭教育》2007,(2S):12-13
宁波读小田来电问:“我们发现孩子对人对事缺乏感恩的心,似乎什么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我们应该怎样教育他理解父母,理解他人,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对待他人和社会呢?”[编按]  相似文献   

12.
杨来仓 《教师》2008,(24):22-22
子女成长与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子女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要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父母要赏识孩子的行为习惯,激发孩子的各种兴趣,创造环境让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要时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最终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之才。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张爱珍 《河北教育》2006,(11):44-44
我们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去教育孩子,当很多父母在感叹自己严厉的惩罚对于孩子却好似搔痒时,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把惩罚变得美丽一些,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哪些方法可以让惩罚美丽些呢?  相似文献   

14.
张晶煜 《时代教育》2010,(9):232-232
每到放假,孩子们总是兴奋不已,因为他们终于从高负荷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了,可以尽情享受自己的个人空间了。而家长呢?往往叫苦不迭,觉得孩子不听话,不知道利用假期的时间来丰富、提升自己。面对这"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场面,笔者想到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处处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与楷模;时时不忘教育与引领,让孩子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做教育的有心人,就能培育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优秀公民。  相似文献   

15.
家庭,在中国人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但在亲子互动中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事例却是屡见不鲜的。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与他们和睦相处,避免给他们带来亲源性心理创伤?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人父母.身为教师,我们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育孩子用什么样的方法效果好?怎样才能和孩子好好沟通?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2005,(5):F0002-F0002,3
“今天,父母应该给孩子什么?”这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扪心自问的一个问题,如今的教育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也是一门课程,是不可替代的课程。为人父母者都面临着观念更新、角色转换和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我们需要透彻想明白一个看似很绕的道理:即未来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怎样的教育;这样的教育需要怎样的家长。  相似文献   

18.
杨洪泗 《海南教育》2008,(12):18-18
为人父母.身为教师,我们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育孩子用什么样的方法效果好?怎样才能和孩子好好沟通?  相似文献   

19.
我女儿平时比较活泼,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乐于交往和团结小朋友。我们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依据具体教育环境的不同,应用并设计情境教育孩子,感觉效果很好。对孩子进行什么教育,取决于家长的教育目标;对孩子怎么进行教育,取决于家长的教育理念。我们在确立教育目标时,没有将孩子定位于向名人、名家去奋斗,而是首先把她培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设计并利用各种情境,对孩子进行教育。把家庭设计为教育课堂,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是孩子的课外老师,家庭是孩子的课外课堂,我们不仅将家庭作为生活的重要场…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13,(11):20-20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我们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原创,而不是父母的“复印件”!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如何把孩子温柔地推开?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必读杂志特邀知名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V和大家分享“把孩子温柔地推开”微访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