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在对陕西省耕地数量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科技和社会三个方面选取九项因子,构建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因素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耕地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影响陕西省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因素、产业发展因素、科技因素和社会系统压力因素。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耕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数据包络方法(DEA)引入耕地利用效率分析,测算2003-2012年四川省耕地利用效率,并将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进行分析,结合数据包络分析中的Mailquist指数将全省耕地利用效率划分为高、中、低三等.最后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耕地利用效率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2003-2012年四川省整体耕地利用效率较高,但是在2011年后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南充市、绵阳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耕地利用投入产出效率相对较低,影响耕地利用效率因素有很多,按照影响程度大小排序分别是: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3.
根据绵阳市1980—2010年相关统计资料,在耕地总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绵阳市耕地资源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模型。结果表明:1980—2010年绵阳市耕地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人均耕地面积也逐年下降。总人口、城市化水平、地区总产值、财政收入、第三产业产值以及人均GDP是影响绵阳市耕地资源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北省1985-2008年耕地面积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区域内耕地的时空变化趋势,并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河北省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性显著,耕地总量及人均量均呈逐年减少趋势;经济发展、人口和农业科技进步是耕地数量变化的三类主要驱动因素;从保护耕地资源的角度,应关注经济发展对耕地的占用问题,降低经济发展的耕地消耗强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政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耕地变化受到诸如经济、人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但在中国,政策影响的痕迹更为明显。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耕地的变化完全取决于中央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同时,领导决策、个人意志以及特殊政治事件等对耕地变化也有非常明显的改变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走入市场经济时代,耕地表象上是受经济利益驱动向收益高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事实上,是国家制定的区域发展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和城市发展政策,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进而决定和推动着耕地改变的方向及速度。同时,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国家通过一些保护性的法律或法规维持耕地不被过度改变。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耕地非农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近年来耕地非农化问题日趋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造成耕地非农化的原因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次研究利用成都市20022011年耕地资源变化数据,借助SPSS 13.0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造成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因素与农业发展因素是造成成都市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关于缓解成都市耕地非农化压力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协调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内江市东兴区2002-2010年间的耕地资源数据以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内江市东兴区耕地资源的时空动态变化情况;同时,通过对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多重驱动因子相关性分析,揭示了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驱动因子与耕地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研究区制定耕地资源保护措施提供较强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陕西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基础上,通过计算各部门间的关联程度构建了旅游业与相关行业的共16个部门的新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表的产品价格模型,对陕西省2007年的旅游产品价格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得出:其他部门价格的变化对陕西旅游产品价格与社会纯收入具有较大的影响,利润、税收、折旧和工资等因素的变化对陕西旅游产品的价格也有显著影响,但是陕西旅游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并没有主动地去适应这种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辽宁省建昌县为研究对象,对2000—2010年建昌县建设用地的变化和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选取建设用地和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建立相关关系模型,分析相关系数并得出结论:与全国土地利用变化态势一致,建昌县建设用地逐年增长;促使其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口、GDP、城镇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总体上这与大多数城市类似;今后几年建昌县建设用地总量仍然会持续增长,土地供需矛盾将日益加剧,这给耕地保护任务带来了巨大压力,有效协调县域土地利用中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耕地保护的关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收集整理相关统计数据,阐述了2009-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和粮食总产量的整体变化趋势;分析了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粮食生产的相关性;进而剖析了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并阐明了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10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总体上保持了增长态势,同时耕地面积也主要呈平稳增加趋势。(2)粮食生产水平不仅受到耕地资源总量与人均耕地占有量的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耕地数量变化对于粮食安全和区域承载力具有重大影响.以湖北省17个市(州)2000-2011年间的耕地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通过GIS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湖北省近12a的耕地数量变化、空间分异和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的耕地数量在2000-2003年期间呈递减态势,2004年后耕地数量逐年缓慢增长,全省范围内耕地数量变化表现出西部减少、东部增多的空间分异;人口、经济科技进步和政策导向是全省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旨在为湖北省耕地保护和协调区域人地关系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分析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化和集中化趋势,并着重通过构建土地类型之间的转移矩阵和农地利用变化强度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研究了江西省上饶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的影响,上饶县土地利用的空间差异性明显。区内不同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和集中性程度高低不同。(2)上饶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总体上具有农业型特点。由于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单位土地面积的收益差距明显增大,导致农业内部耕地、园地、林地和水域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由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衣用地,使得衣用地尤其是耕地(水田)面积不断减少,农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3)上饶县衣地利用变化的波动性。衣地利用变化总的来说是迅速的,但在不同的阶段其变化强度也是不同的,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这主要是受到区内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据此,作者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省郴州市为例,对耕地这一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采用动态度、相对变化率等模型计算其数量变化。运用相关性分析耕地面积与地区生产总值、总人口数、城市化率等区域经济驱动因子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呈高度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村人口数高度正相关。针对郴州市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耕地保护利用、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与生态安全协调的土地资源利用体系等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耕地资源安全内涵与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资源安全不同于粮食安全、土地安全等,具有独特的内涵和构成,耕地资源安全具有社会、环境、经济的属性,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布局安全四个有机构成,任何一部分存在脆弱性都会妨碍耕地资源安全的实现。在当前耕地资源快速非农化导致耕地资源安全威胁加剧的情况下,研究为耕地资源安全保障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以吉林省乾安县为例,利用地形图和卫星遥感数据,结合GIS技术,定量分析近50年来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林地、湖库、盐碱地、城镇、村屯和耕地面积逐渐增加,而草地、河流和沼泽地的面积逐渐减少.土地利用变化与本区的人口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湖北省2000-2008年间耕地、人口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有关统计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指标,分析了湖北省自2000年以来耕地资源和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同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其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建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通过对土地变更调查及乐清市历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和社会机制是主要驱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8.
当前,安徽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仅是国家“十二五”的主线,也是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的紧迫任务。国际产业分工的“微笑曲线”理论,对安徽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基于“微笑曲线”理论角度,对安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策的探索,可以为加速安徽崛起,实现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