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学习改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学改革,而教改与学改的先导是教学思想的发展、更新.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重教重学"观,遵循教师主导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原则,提倡"两位‘老师'教一位学生".在教育工作者中要纠正重教轻学观与轻视教学的工作态度,在学生中要防止、纠正重学轻教观与轻教偏学现象.学习素质(爱学善学)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是学习改革的思想基础.因此,要对学生普遍进行学习素质教育,这样,学改才能科学地进行,广大学生才能真正懂得如何优化自己的学习与发展,毕业后才能适应、促进学习型与创新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从建国初期至1978年间,我国从未有过真正的“学习改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方针将一些高教工作者从旧的习惯思维中解放出来,他们看到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潜力远没发挥出来,对旧教学思想进行了扬弃,创新教学思想,克服长期轻视“学生”与“学习”的片面性,对学生进行崭新、系统的学习指导、学习素质教育,提出了“学习改革”的命题和创建“大学学习科学”的理论使命。30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思想、学习思想,出现了崭新的学习指导、学习素质教育的丰富实践,出现了一批批重教重学、爱国爱生、敬业创新的高教工作者。这些学术思想、这些丰富实践、这些敬业创新者的精神,都可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林毓锜 《教学研究》2008,(6):471-479
从建国初期至1978年间,我国从未有过真正的“学习改革“.‘懈放思想,实事求是?方针将一些高教工作者从旧的习惯思维中解放出来,他们看到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潜力远没发挥出来,对旧教学思想进行了扬弃,创新教学思想,克服长期轻视“学生“与“学习“的片面性,对学生进行崭新、系统的学习指导、学习素质教育,提出了“学习改革“的命题和创建“大学学习科学“的理论使命.30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思想、学习思想,出现了崭新的学习指导、学习素质教育的丰富实践,出现了一批批重教重学、爱国爱生、敬业创新的高教工作者.这些学术思想、这些丰富实践,这些敬业创新者的精神,都可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明确提出"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思想,而且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将这一教学思想落到实处,用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践行这一思想,在教学中实现知识教学与知识实践的相结合。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使用"做、学、教"这一学习模式来践行"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强调教师的教,更强调学生的学,强调师生合作,即这种模式需要学生自己"做",师生一起"学",小组合作"教"。  相似文献   

5.
郑英英 《考试周刊》2014,(40):75-76
轻负高质,是指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教得活"到"学得活",使学生在学得好的同时不至于负担过重,真正卸去学生多余的负担,引领学生轻松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轻负高质"的主阵地、主渠道是课堂。数学教师只有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习"轻负高质",最终创建"学生喜欢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基于学科关键能力,构建了新的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教师树立与课程改革思想相适应的教学观:变"重教轻学"的教学观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学而教,因学论教"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7.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后教",是指在课堂上,在"先学"的基础上,在教师积极而有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之间进行的合作实践、探究、学习。"后教"的主体是每一个学生,是学生集体的互教、互研、互学。教师在"后教"中起科学"导教"作用。"后教"体现了中外优秀的教学思想,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过程中,"先教后学"教学思维是在强调班级授课制的大背景下,受到赫尔巴特等教育思想影响而形成的教学思维,这种教学思维提高了学生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益,但忽视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动性;"先学后教"教学思维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思维虽然引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要素,但没有实现课堂上学生的全面发展;"先学后导"教学思维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行动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来选择教学思维。  相似文献   

9.
顾萍 《快乐阅读》2012,(13):120
旧的教育观念,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满堂灌",让学生死记硬背,处于被动地位,由于题海战术,教师陷在作业堆里,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转变的核心是对"教"与"学"关系的处理,通俗地说就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从古至今,"教学"的意义在不断演变。从最初以学代教的"教学即学习"到以教代学的"教学即教授",直至前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提出的"教学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和我国陶行知主张的"教学即教学生学",才较好地诠释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如今,在人本思想的理念下,教学不能仅满足于"教学生学",还应是"教学生自己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