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儿的偶像     
女儿在幼儿园上小班,她最高的理想是上中班和大班,常常说的句话是:“我饭吃得多了,长高了,就可以上中班大班了。”那天,我买来本《哈佛女孩刘亦婷》,粗略地向她介绍了封面人物后,女儿的理想一下子发生了大飞跃:“我也要做哈佛女孩。” 以往,我在看书写字的时候,女儿总要抢过我手中  相似文献   

2.
让我们从两个案例谈起。 案例一:一位教师家中采了几位客人,她请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数数今天家里来了几个人,算算吃饭时要加几双筷子和几个碗?”女儿摇头说:“不会!”妈妈奇怪地问:“哎?你们大班不是学过20以内的加减法吗?”女儿回答:“我只会我们老师那种。不会你这种。”  相似文献   

3.
女儿汀汀已升入大班,10以内的加减算得又快又准,一次,我出了一道答案超出10的加法题,女儿算错了,我对她说:“你再想一想。”女儿想了一会儿,抬起头慎重地对我说:“妈妈,我真的不会,我是很笨的。”听了女儿的话,我震惊了,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自卑,我马上安慰她说:“不是的,在妈妈心目中你是最聪明的。”为了鼓励她,我和她一起用实物操作演示,不一会儿,女儿终于算出了正确的答案。之后,我责问自己,什么原因导致女儿的自卑心理?经过反省,有以下原因:1.急于求成。女儿做错了题,我刚开始还比较有耐心,但几次讲解女儿还…  相似文献   

4.
心中有眼     
星期天我们一家3口去公园游玩。在去公园的路上,我们遇到一个女孩,大约20岁。她蹲在地上,长长的头发遮住了整个脸。女孩面前放着一张很大的白纸,上面说,自己是个大学生,在回家的路上不慎把钱包弄丢了,现在没法回家,而且还在饿肚子,请路上的好心人给她一些钱,让她可以坐火车回家。女儿认得一些字,她看了半天总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然后她对我说:“爸爸,这个阿姨真可怜,我们要帮助她。”我心里明白,这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前天的晚报还登了这事,提醒市民不要上当。我对女儿说:“这事我们别管了,抓紧时间去公园玩。”女儿听了我的话,显得特别委屈,不愿离开。这时候妻子迅速从包里拿出5元钱对女儿说:“快把钱给阿姨,她需要我们的帮助。”女儿连忙兴高采烈地把钱递给了那个女孩。  相似文献   

5.
善良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天,一位活泼可爱的幼儿园大班小女孩一脸严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可以剃光头吗?”这位母亲愕然,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女儿的额头,以为她发烧说胡话。她想象不出女儿为什么要剃光头。“妈妈,我们班的小亮重病住了院,头发都掉光了,我们决定把头发剪掉,到时候他见到我们和他一样没头发,他就不用那么担心了。”女孩天真地说。小女孩的母亲打听到小亮是得了白血病,化疗时头发都掉光了。望着稚气未脱而又极富同情心的懂事的女儿,这位母亲立即跑到市内最大的百货商店买了一堆漂亮的帽子回家。“妈妈…  相似文献   

6.
女儿的作业     
女儿上小学三年级之前,我从未为她作业的书写操过心——一来是深受“字如其人”古训的影响,从女儿拿笔开始,我就很注重对她进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二来从幼儿园中班起,女儿就参加了书法兴趣班,打下“幼学”的底子。  相似文献   

7.
女儿从小班到中班一直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同伴们都叫她小妹妹,什么事都让着她。在家里由于女儿体质弱,我们对她更是百般呵护。慢慢地,任性、胆小、依赖等各种坏毛病在女儿身上体现出来。一盘鸡肉端上桌,她就抢着鸡腿啃,她总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问她为什么,她就说“因为我最小”。到了大班,她还不肯一个人独睡,更不敢—个人在家独处。随着女儿的长大,她身上的问题越来越多。我开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我用讲道理等方式来帮助女儿改掉坏习惯,但始终见效不大。  相似文献   

8.
听来的故事     
《小学生》2007,(2):1-1
美国一位名叫伊迪丝的三岁女孩告诉她的妈妈:“我认识礼品盒上的O”,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以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她孩子的想像力。因为她认为在她的女儿认识O之前,可以把O想像成太阳、足球、鸡蛋之类的圆形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案例有位家长在网上向我们讲述了她的困惑:我是一个小学六年级女孩的妈妈。我女儿5岁上小学,上小学之前只上了幼儿园中班,连大班都没上就直接入了小学,没有经过学前教育。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拼音有困难,我就开始了家庭课堂的教学,孩子的困难顺利解决了,我也就从此踏上了漫长的“家课之路”。一年级的时候,和入学同步,在校外报名参加了电子琴班,半年后又报名参加了剑桥英语班。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几乎天天晚上陪着孩子练琴、学英语,有时也辅导一下功课……后来孩子年级升了,作业越来越多,晚上没有时间上“家课”了,但我们一直坚持至少在周六…  相似文献   

10.
读幼儿园中班的女儿,总是热衷于描述班里的种种事情,比如老师怎么表扬她,她怎么教训其他小孩……反正不管什么事,主角都是她自己。可是最近,在女儿的例行汇报中经常出现一个叫"可可"的女孩。女儿总是在说可可怎样对她不友好:"可可踩了我的鞋子,她没有说对不起。""我要和她做好朋友,她也不理我。""可可真小气,阿姨要她把发夹给小妹妹,她也不愿意。"听得多了,我不禁对这个女孩多了几分关注。  相似文献   

11.
那天晚上,上中班的女儿用笔在白纸上画画,她先画了一个梨的形状,说: “爸爸,你看这是梨。” “真像!” “这样就更像了。”女儿在“梨”上面又点了许多点儿。 “太对了。”我称赞道。 接着,女儿又在白纸上画了一个椭  相似文献   

12.
炫耀     
罗西 《课外阅读》2010,(11):64-64
我女儿三岁时,遇见一个同龄女孩对她肆意显摆。女儿一气之下,也炫耀:“我爸爸会给我买裙子,有好多花的!”对方更胜一筹:“那有什么,我有两个爸爸!”原来,她妈妈是二婚。女儿气得哭着回来……  相似文献   

13.
某学在北欧访问期间,到当地一位教授家中做客。问候之后,看到了教授五岁的小女儿。学带去了中国礼物,小女孩有礼貌地微笑道谢。学抚摸着女孩的头说:“你真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教授等女儿退走之后,严肃地对学说:“你伤害了我女儿,你要向她道歉。”学大惊说:“我一番好意,送了她礼物,还  相似文献   

14.
陈丽英 《今日教育》2007,(12):35-35
常常看见家长面对无理耍赖的孩子赔着笑脸;看到妈妈束手无策地端着饭碗追赶在孩子的身后:看到上中班甚至大班的孩子还要父母喂饭、要爷爷奶奶背着上幼儿园。工作以来,目睹了太多这样心力交瘁的父母,和一群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我决心以此为戒。女儿降临后,我就开始实施我的“育儿计划”,虽然过程在一般人眼中可谓“狠心”,但随着女儿逐渐长大,果然比一般的孩子省心不少,也算小有成果,让我倍感欣慰。  相似文献   

15.
“Daddy,”saidfive-year-olddaughter,“doyouthinkmummyknowsmuchaboutbringingupchildren?”“Whatmakesyouaskthat?”askedherfather.“Well,”repliedthedaughter.“shemakesmegotobedwhenIamwideawakeandshemakesmegetupwhenIamawfullysleepy.”带孩子一个五岁的女孩问:“爸爸,你知道妈妈怎么带孩子吗?”她爸爸问道:“你为什么这样问呢?”女儿答道:“是这样的,当我很清醒时,她却叫我睡觉,而当我困得要命时,她却叫我起床。”Bringing up Children@小非…  相似文献   

16.
桔子的心事     
<正>去年,我作为插班老师来到了大班,开学第一天,孩子们陆续上交了假期准备的摄影和绘画作品。突然,一个小姑娘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我刚想上前查看情况,她就拎着椅子冲进杂物间,把自己关了起来。我吓坏了,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班上的老师朝我尴尬地笑了笑:“没事,你不用理桔子,她一会就没事了。”过了三四分钟,门打开了,桔子搬着椅子回到了座位上,再无声响。在进一步了解后,班级老师表示桔子在小班、中班时就有类似的行为,小班、中班的老师年纪比较大了,对她的问题缺乏关注,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放风筝     
今天是双休日,上中班的女儿又要我给她买个风筝。前两年她看到小朋友放风筝时,就要我给她买一个,我总是说:“你还小,不会玩,等你长大了,爸爸再给你买。”今天,望着眼前已经长大的女儿,我不用再担心她跑路不小心会跌倒,我也不能再对她说,你还小这样的话了。女儿提出的这个要求并不高,我没有理由再让她失望。  相似文献   

18.
范风华 《早期教育》2001,(14):36-36
女儿是个可爱的小精灵,已经上中班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说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常有人问我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我的秘诀就是给女儿找了一个好朋友——录音机。  相似文献   

19.
不见雁南飞     
秋天到了,我问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现在是什么季节。女儿脱口而出:“是秋天。”我又追问:“秋天和夏天相比,有哪些变化?”女儿眨着大眼睛说:“秋天是黄色的,天不热了,树叶子往下落了。”我心中窃喜,女儿竟然知道这么多。我乘势补充说:“还有大雁向南飞。”女儿愣在那儿,在记忆里搜索了半天,不解地说:“大雁是什么样子呀?我怎么没有见过大雁往南飞呀?”  相似文献   

20.
那天上完课走在回家的路上,学生科科长叫住我:“黄老师,请等一下。”她递给我一封信:“这是你班李婷的父亲寄给学生科的,你看一下。”我快速浏览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我一大跳。信中,李婷的父亲说,我这个班主任不关心他女儿,对他女儿不公平,对她造成了一定伤害。他还言之凿凿地讲了一件我的不公平事。这无疑是一封告状信,一封一直以来我认为最放心的学生的家长告我的信。其实,我不单对其他学生,对李婷也是关心和爱护的。李婷是个文静秀气的女孩。她不爱讲话,一讲话也是细声细气的,她是那种招人爱的好学生。我很喜欢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