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个老师都会按照学习成绩把班级中的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对优等生、后进生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中等生几乎被老师忽略了. 所谓中等生是指学习成绩一般,纪律、活动、能力等都居于中游的学生.每一个班级中等生的比例是最高的,他们成绩的好坏对班级的影响最大.按常规,教师带好一个班级的习惯做法是“抓两头,促中间”.但两头用的精力过多,中间的这部分也就容易被忽略.  相似文献   

2.
某校有位教师,在一次考试评分时,把分数压得很低,然后排名次张榜公布,借此促进学生“更上一层楼”。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全班中“知耻而后勇”的不多,破罐破摔者却大有人在。这位教师的动机是好的,但他忽视了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研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目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主要是以考分来确定的。学习心理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取决于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的强度,又与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评分为主体的评价始终起着一种调节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评分中不但要讲究科学性,还有讲究艺术性。一般地说,学生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作出公正的评价。如果老师的评价低于他们的实际成绩,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怨恨。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对待后进生上。有这么一件事,某校的一名后进生在一次考试中,做对了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做对的试题。奇怪的是,老师给打了错号。这名学生找到老师,老师  相似文献   

3.
陈玉凤 《考试周刊》2014,(22):165-165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一些学生贪玩、懒惰、爱说谎、不认真学习、学习成绩差、不尊重老师、违反校规……这些学生被称为"后进生"。其实绝大多数后进生都是求上进的,并且常常为学好做出不小的努力,只是他们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意志不坚定。对后进生来说,其最大的缺点是自卑,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或者觉得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不被集体重视,达不到老师、家长的要求。后进生还处在一个不利于成长的环境之中,经常受到老师、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个别老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更"另类"、"与众不同",从而迷失成长方向、自暴自弃。对这些学生,"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本文就如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纪律散漫,学习成绩较差,对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存有抵触情绪的学生。后进生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到这部分学生的成长和前途,而且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几天,我在某中学三个班抽了50名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50名学生中有47名学生不愿接受“双差生”或“后进生”这个名字,占被调查人数的94%。这充分说明“双差生”或“后进生”这个概念的使用,严重伤害了一大批学生的自尊心,影响着许多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所谓的“双差生”或“后进生”只不过平时比较顽皮、淘气,不大听家长和老师的话,有时甚至产生与家长和老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这正是他们个性的反映,其中有可能蕴藏着创造潜力。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关系,学习成绩差的也并不一定没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雷天鹏 《成才之路》2020,(10):142-143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后进生现象一直困扰着数学教师,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提高数学成绩是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文章从数学后进生的概念及成因入手,探究提高数学后进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对策,希望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1.只看成绩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总是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平日总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对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却放任自流,对那些后进生更是弃之不顾.这样的爱,是种不公正的爱、歧视性的爱.既容易引发多数学生和后进生对教师的反感,导致自暴自弃,又容易引发教师只重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 :“十个手指有长短。”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 ,来自不同的家庭 ,他们个性有差异 ,智商有高低 ,能力有大小。学生差距较大 ,水平参差 ,对教育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何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呢 ?特别是对学习上的后进生 ,我们老师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在教学实践中 ,我采取以下几点做法 :  一、教师要特别关心、重视后进生  以往 ,很多老师都认为我们的精力应该放在那些五十几分的学生身上 ,因为他们努力一下就能及格 ,能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而对那些二三十分甚至十几分的学生 ,有些教师往往认为他们没有希望 ,无可救药 ,对他们…  相似文献   

9.
一个班里很难避免有那么几个学生,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思想品质和遵守纪律方面,表现也很差.人们常把这样的学生称为"后进生",后进生真令很多班主任老师头痛.如何转化这些学生呢,我想,班主任教师不妨做到: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常把那些胸无大志、纪律松散、思想品质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称之为后进生。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提起后进生,许多老师对他们的教育感到棘手,有时感到束手无策。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深切地体会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更难。对此,我们应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发扬其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学业成绩。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我们要高度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那么,怎样转化后进生呢?  相似文献   

1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每位教师努力的目标,我国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令人担忧,后进生在各级各类中小学中普遍存在,新的教育法规定不准体罚学生,教师如何既能不体罚或少体罚小学生又能较有效地提高小学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这是摆在每个小学老师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智力因素和生理方面并无缺陷,但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很多,大体上可分为家庭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及社会原因。在此,就学校教育原因做初步的探讨。一、教师对后进生缺乏安心。由于后进生在学习和品行上存在着不足,有的教师对其非常讨厌。认为后进生是班级的累赘,给自己的班集体抹黑,给自己的工作添了麻烦,因而对后进生横挑鼻子竖挑眼,动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批评,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也不让参加。在教室中,后进生的座位往往被安排在“被老师遗忘的角落”里,或是…  相似文献   

13.
后进生是学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因种种原因导致成绩滞后、行为不端,被贴上了后进生问题学生难教学生差生的标签,成为老师心里的死结。但我们老师了解他们吗?后进生与优等生的学习能力的有差异,教师对后进生与优等生的态度也有差异,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差异,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一谈到“后进生”,很多老师就会想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后进生的转化理所当然的就是要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提高这些学生的考试成绩。诚然,这种方法能使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一点,但无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甚至会更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但细想一下,这种后进生的观念对吗?难道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了吗?  相似文献   

15.
刘文贵 《职教论坛》2002,(10):54-54
大家知道,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先进、中等、后进几类学生,老师往往把优等生视为“掌上明珠”,而对于那些思想表现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总是不太喜欢,甚至简单训斥或奚落。其实后进生同样是可以教育转化的。笔者就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转化后进生的一些方法,谈一点体会。一、树立权威性,增加亲切感中学生已初步具备自我意识,他们不再对每个老师都言听计从。因此,要想让后进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教师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以广博的学识、公平处事的作风、善解人意的诚心来树立起威望。同时,教师注意在语言、举止、表情上,甚至穿着上给学生以亲…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改革目标提出,要“以学生为本”。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是我们的崇高使命,老师必须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在一班学生中,有一部分后进生学习成绩差,思想表现不那么好,最令班主任伤脑筋。如果教育不当,将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但是如果班主任换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他们,重新认识他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非智力因素,发挥他们的潜能,那么,后进生也会学好,也会发出金子般的亮光。如何转化后进生,笔者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一、会理解、宽容、尊重后进生虽然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差,纪律散漫,接受能力不…  相似文献   

17.
陈柳蓉 《考试周刊》2013,(63):125-125
<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会碰到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常常被称为后进生。怎样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因此,转化后进生已经成为摆在每个英语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就在我对这些后进生束手无策时,偶然发现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让我懂得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待后进生。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参加教育工作的最初时刻起,就有一个解不开的谜始终折磨着我: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优等生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常常得到老师的钟爱;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太差,常常受到冷落甚至歧视,老师很少为他们着想。这样就使得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愈来愈严重。这是违背《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要求的。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所有小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改进使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目前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情况稳中提升,但是仍有一部分后进生因学习上无法进步而苦恼着,一些学校中,教师因各种排名而刻意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是否达标,往往忽略了对后进生的指导,使后进生的学习成绩逐渐下滑,这一点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悖,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全面分析后进生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方法,让班级不再有后进生。  相似文献   

20.
后进生不论在班级的建设中,还是在班级成绩的取得中,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后进生的主要特征是学习成绩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后进生的心理,分阶段地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其学习成绩。预习阶段很多后进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差、能力低,在预习阶段看不懂、学不会,不如干脆等着教师讲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教会他们预习的方法,降低对其预习的要求,指导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列出学习提纲和新的知识点,把不懂的知识点记下来。教师要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专门解答,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问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