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今日,硬笔临习文征明74岁小楷作品《琴赋》有感。此帖为文征明成熟时期小楷精品,法度严谨纯熟,结体稳健,善于留白。我在临习时着重对字形结构解读与内化。临习前先读帖,解读字形的向背关系,笔画的松紧避让关系,同时读懂文章内容。开始临帖时,我选择看手机图片的方式临习,可以把字调整到合适的大小,近距离临习,另一方面也方便对个别字放大解读。此帖中反复出现的某个字,初临时感觉并无很大区别,但细细比对,在结体与用笔  相似文献   

2.
去年,学校开始鼓励教师临习书法.我在大学时,曾临习过几个月,但终未能坚持下去.这事竟投影在心中,成为隐隐约约的一个遗憾.当我再次操起笔杆,离师范毕业已七年有余,那种熟悉的感觉让人心头一颤,不免发出"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嗟叹!  相似文献   

3.
正记得那是一九八六年的一天,我在朋友的引见下,拜访了获得一九八五年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的殷农先生。欣赏了殷农先生的钢笔书法作品,聆听了殷农先生的学书经历,我既敬佩殷农先生漂亮的钢笔书法作品,更为殷农先生追求书法艺术的执著精神所折服,从此我便走上了追求书法艺术的道路。在殷农先生的指点下,我楷书临习了王羲之的《黄庭经》、钟绍京的《灵飞经》,行书临习了《圣教序》《蜀素帖》,日夕观读,细  相似文献   

4.
认识老年书法教学的特殊性,是做好老年书法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为使老年人更好地学习书法,我以自身几十年学书体会,自编教材《怎样临习王羲之兰亭序》、《怎样学隶书》、《怎样临习集王书圣教序》等。按  相似文献   

5.
学习《圣教序》,临摹好比是一块敲门砖。书写工具的选择尤为重要;《圣教序》是由楷、行、草间隔组成,临习中须全面地掌握楷、行、草写法与规律;在临习时,必须立足于把每一个单独的字写好,写标准,然后总结造型规律以及它们的各种变化。临习中应避免:结构不准;用笔迟滞;虚实不分;作抄书对待。意临要建立在实临的基础上,脱开帖而自己去写,实际上是背临,给予一些个性发挥的余地。  相似文献   

6.
临帖观念在书家临习到自我风格的转化生成中都极为重要。作为继高凤翰之后的又一左笔书家,费新我生前亦留下较多的临摹作品。我们研究费新我的临摹作品,能进一步体会到费老的书法学习理念。这些理念能启发我们以后的书法学习。同样,作为受印人的费新我,一生留下260多枚印章(含两面印),其中不乏大家之作。从这些印章中,我们看到了费新我在书画方面的交友面,以及费新我对特定风格印章的喜爱程度。文章试图从费新我临习的传统法帖及自身使用的印章两大方面,阐释费新我的书艺成就。  相似文献   

7.
我敬佩苏东坡的人品和才华,曾多次到河南的三苏园和海南的五公祠、东坡书院去瞻拜;我欣赏苏东坡的尚意书法,不仅数十春秋常读、临习,而且还常把苏东坡的《寒食帖》、《赤壁怀古》帖用于书法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临习是中国画学习中必不可缺的训练课目,要学好临习这门课,就必须注意处理好数量向质量的转变,物象向笔墨的转变,局部向整幅的转变,临习向临创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正字法即结字之法,它以协调、自然、多变为根本要求,以疏密、错落、穿插、收放、开合等等为基本法则。《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无处不包含着行书结字的基本规律,既灵活多变,又合乎法则,是学习行书的最好范本之一。又因其结构完美、变化无常、刻工精良,临习时必须心平气和,细致周到。为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字法的学习要点,供大家在临习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临摹,对于书法学习来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正如钢琴中的练习曲、油画中的素描。临习,是为创作打基础。同时,临习本身也是一门艺术,一项高超的技能。临习到什么水平,相对个人的书法创作便到什么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在高师书法教育中采取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课堂传授与课后辅导相结合,尊重教材与临习经典相结合,考核达标与激励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使大学书法教育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书法初学者都倾向于从临摹入手,《敬史君碑》是北朝中期东魏时代的代表作品,浑然天成,在魏碑各名品中一枝独秀,值得现代书法家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之上进行更深更广的探索。临习此碑时有诸多细节需要着力,如临习计划、字形特点等。习者师之,必有所获。  相似文献   

13.
书法初学者都倾向于从临摹入手,《敬史君碑》是北朝中期东魏时代的代表作品,浑然天成,在魏碑各名品中一枝独秀,值得现代书法家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之上进行更深更广的探索。临习此碑时有诸多细节需要着力,如临习计划、字形特点等。习者师之,必有所获。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篆书的入门途径入手,针对当今书坛石鼓文临习者路线不清、盲目趋从的实际,从时代背景、线条取向、结构能力三个方面阐释了石鼓文的书法借鉴.指明了石鼓文临习的思维重点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徐州市小学书法教育有以下优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书法课程;继承古代书法教育传统,以颜体楷书作为开始临习的最佳范本;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小学书法教育体制不完善、教育目的不明确,导致了徐州市小学书法教育发展的良莠不齐。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建立健全书法教育体系,明确小学书法教育教学目的,提高小学书法教师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书法史上,《峄山刻石》是秦篆的代表作之一,风格上圆润流畅、精细圆整,颇逮古意,被历代习篆者视为上佳的临习范本,倍受习篆者推崇,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峄山刻石》的临习应注意用笔、结字和章法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学书十七载,先生在第一次教我拿毛笔的时候就讲到了"传统"这个词,伴随多少年的临帖、创作,"传统"这个词在我心中越来越占据位置,研习古法的过程中,我发现历史上的每-位书家无不是在精研"传统"上下功夫,尤为值得一提的当属清代的书家王铎.可能源出于十年来不辍临习王铎书法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18.
正我在福清市老年大学任教已有20年。国画班课程于2015年通过省级精品课的认定,由原来的一个班发展到现在的素描班、国画基础班和研修班三个班,学员数量逐年增多,课程内容逐渐丰满。对于老年学员如何入门与提高,我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素描班以临习素描作品  相似文献   

19.
习书苦与乐     
我从小就学习用毛笔写字。上小学时,日记、作文都须用毛笔誊写。大仿,日课三五十字,老师检查,尚能敷衍;父亲看管,不敢稍懈。每日清晨起来,便铺纸、研墨,临写《玄秘塔》。有位教书的远房叔叔写得一手好字,每隔三五日,必来指导。那时我觉得写字很难,却又不能不写。就这样坚持了几年,总算写出个模样来,这为我以后学习书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无锡书法艺专函授班较系统地学习了书法理论,广泛临习了一些书体,对书法的认识深入了一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扩大教育规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写字教学还停留在机械临习方法上,就会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写字教学过程的优化.使教育能够抓住课题的主要内容,提炼出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成分,因势利导地教给学生最本质的东西,训练学生掌握最重要的学习技能,是当前教育者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