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国际、国内时事要闻是报纸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新华社播发时事要闻稿件与报纸出版流程之间时差较短,不允许编辑在标题制作上花费过多时间;因此,在不少报纸版面上时事新闻标题与地方新闻标题比较,显得呆板、枯燥,标题中长句多、陈述句多,读来乏善可陈。如何让时事要闻标题更具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经贸合作的日益扩大,国内读者也越来越迫切地希望了解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满足读者对国际时事的需求,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报纸开始加大了国际时事报道的比重。这是笔者去年在新华社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地方报时事报道年会上得到的突出印象。要搞好国际时事报道,首要条件是给国际时事提供较多的版面。对此,地方报的老总们在考虑整张报纸的版面设置时,应予以充分重视。没有适当的版面,再多再好的国际新闻没有地方登,时事编辑们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种情况也正是目前大  相似文献   

3.
王大任 《新闻窗》2008,(1):52-53
时事编辑是报纸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新华电讯稿为主要来源,从事国内国际时事报道工作的编辑。面对浩如烟海的新闻稿源,时事编辑如何从中取舍稿件,如何呈现在读者面前,既不遗漏重要的内容又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是对时事编辑素质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要实现与读者思想和心理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时事报道的作用.时事编辑每天要从新华社播发的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大量稿件中进行挑选,如何利用有限的版面,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需求,就成为时事报道中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拉近时事报道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增强时事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努力.一是抓住求知心理,及时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地方报纸的时事报道,首要任务是报道好国内重大新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参政议政意识日益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重大新闻的求知欲也更加强烈.如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会议、活动等以及国内各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些新闻与他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影响读者心理和行为的调整.由于一般地区当日见不到中央和省级报纸,这就需要地市党报时事编辑对重大新闻作出及时选择和编辑处理.今年4月24日,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关于转发农业部《关于我国乡镇企业情况和今后改革与发展意见的报告》一文,提出有关政策和新的措施.我们分析,孝感市的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迅猛发展,形成孝感经济的半壁江山,有关乡镇企业的政策和举措,必然引起广大乡镇企业从业者的关注.为此我们及时改版,  相似文献   

5.
报纸的国际新闻是报纸整个版面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使这个版面以独特的风格和形式进一步成为广泛联系群众的有力纽带.再好地为极围许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乌鲁木齐晚报国际新闻版,四年多来在突出重点报道,加强深度报道,体现地方特色方面作了一些探索。笔者谈点不成熟的看法,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突出重点报道。新华社每天发稿量很大,平均每天发稿百余篇,约几万字。稿件多,版面有限,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有些稿件不删改,一个版发不了几篇文章,势必造成大量稿件积压。如何办好时事版,我们采取的做法是:报道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时事版面是地方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时事版出彩,奉献给读者精美丰足的精神食粮?笔者认为,时事编辑既要有扎实的文字处理能力,擅长处理突发新闻的深度报道、国内国际的焦点热点透视、国家新出台的重大政策的解读和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的分析,又要有熟练的版面设计能力和图片鉴赏眼光.有了这些专业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编排时事版面.  相似文献   

7.
提供各类经济信息,让社会各界从中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跳动的脉搏,是报纸时事版应肩负的使命,时事版面的经济服务功能,就是指报纸这种提供经济信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国内区域性报纸时事版面经济新闻的最主要来源是新华社稿件。作为时事编辑,每天要从数百条各类新华社稿中捕捉适合本区域读者阅读的经济新闻,需练就快速发现经济新闻价值.的“慧眼”。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指出:要充分发挥新华社正确引导舆论的主干作用。强化时事舆论主干作用,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服务架桥,是时事编辑在新的时期新闻宣传中的主要任务。一、强化主干作用,要唱好时事新闻宣传主角戏。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和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崛起,在报业界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打破传统的办报方式,让时事新闻唱主角。有的报社增版、扩版,加大国际国内时事新闻的报道量;有的要办开放型的要闻版,让国际国内大事上要闻版、上头条;有的提出报纸不应以地方新闻为主,时事新闻要大于地方新闻;还有  相似文献   

9.
时事报道是党报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时事报道不仅是党报满足读者关注形势、了解世界的应尽责任,也是提升报纸品位、增强报纸竞争力不可缺少的板块之一。党报时事报道的稿件来源基本一致,但由于时事编辑对形势的把握、观察、分析和理解不尽相同,往往取舍各异,重点有别,时事报道质量有明显的高下之分。搞好时事报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历来重视国际时事宣传。1957年7月,中央曾召开会议,并发布文件,强调报纸要伽强国际时事宣传,规定国际时事宣传的版面不低于整张报纸版面的八分之一。1985年5月南宁国际时事宣传座谈会后,中央又一再重申在新时期加强国际时事宣传。 加强国际时事宣传,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是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的需要,也是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需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加强国际时事宣传,是报纸的一项经常的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新华社通稿是地方报纸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新华社发出的通稿基本成型,消息常用流行的倒金字塔模式。这虽然有利于各地媒体灵活采用,但也使地方报纸的时事编辑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然而,在从事时事新闻编辑工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新华社通稿特别是社会新闻的标题并非都是精品,时事编辑完全可以精耕细作,体现地方报纸的个性特征。首先,地方报纸和时事编辑要高度重视时事报道中社会新闻的标题制作。提起时事新闻,总会令人不由自主地联想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广东报纸的时事报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时事报道的篇幅大幅度增加。时事新闻,对地方报纸来说,主要指外地新闻。1992年以前,广东各大报的时事版都只有一个,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合编在一起。时事新闻和地方新闻所占篇幅的比例约为3∶7。1992年广州日报扩大为12版,首次把时事版分为国内新闻版、国际新闻版、港澳台新闻版。以后随着版数增加,时事报道的篇幅不断增加。现在广州日报在正常情况下每天都有两个国内新闻版、两个国际新闻版、一个港澳台新闻版;每天刊出的财经…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记者到基层采访,冷不丁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新华社是干什么的?弄得我们的记者非得尴尬地解释半天不可。也是,新华社对许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天天在广播电视里听到新华社消息,陌生的是她又不象报纸有自己的版面。新华社是依赖报纸的版面和电台、电视台的声音而生存的,报纸刊登新华社稿件的版面叫时事版,编辑新华社稿件的编辑叫时事编辑,和新华社打交道的编辑部门叫时事部。无疑,新华社播发的稿件就叫时事新闻了。时事新闻是和行业新闻、地方新闻相对而言的。但奇怪的是,新闻教科书和新闻理论书里面,却很少论及“时事新闻”。  相似文献   

14.
时事版是整个报纸版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事稿件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报道国内外的重大事件都具有重要作用,时事版新闻是其它新闻所替代不了的。这就客观上要求在选择时事稿件时要把握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外交往的需求增大,时事报道越发受到人们关注。要想做好时事报道存在一定难度,原因在于新闻资源具有通用性,稿件的供应渠道具备一致性。简单来说,如果将报纸的时事报道当做一顿大餐的话,时事编辑们拥有基本一样的原材料,乃是撮米在同一口缸内,摘菜于同一块地中,至于最终上桌的饭菜是赏心悦目还是惨不忍睹,全看编辑本身的创新能力。本文主要对时事报道的稿件组合方式进行探析与讨论,以期能对报纸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如何才能当好一名地方报纸的时事编辑?笔者以为,必须具备以下四方面素质: 一、很强的政治敏感性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教育群众、宣传群众、鼓舞群众、团结群众,为完成党在各个时期内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有力武器。时事编辑每天处理的稿件主要是国内外大事,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时事编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时事编辑必须要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 时事编辑接触的都是新华社的稿件,诚然此类稿件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但由于受版面限制,也不是新华社发什么稿子,时事编辑就照登什么稿子。时事编辑对新华社稿件必须进行细选删节、精编加工。在这个过程中,该用哪些稿,不用哪些稿;哪些报道对本地的工作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哪些稿子要重点处理;删节稿  相似文献   

17.
向受众提供既多又新的信息.这是所有传媒的共同追求,报纸当然也不例外. 不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与其它传媒相比,报纸的时事版应有一些下同的处理方法,这也是由报纸时事版信息来源与版面大小所决定的一般而言,地方报纸时事版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新华社每天播发的100多条、近15万字的稿件,有些报纸还另辟其它的信息渠道;时事版编辑的日常工作便是将各种渠道的稿件通过加工,以版面的形式体现出来,对开报纸的一个整版扣除标题与照片位置,每版充其量只能发7千到8千字的文字,因此时事版难免产生一个矛盾:信息来源远远大于信息载体,更何况,一般而言,时事版少有整版的天地,俗话说:无米之炊、巧妇难为. 其实,米多锅小,同样棘手,笔者依照自己编辑时事版的经验,认为如要化解这一矛盾,不妨采用下几项方法.第一、选稿时要将党性原则与读者需求原则结合起来办报首先要讲党性、这是新闻宣传时时要遵循的基本前提.这一点在时事版编辑过程中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大事不能遗漏, 所谓大事,主要包括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政治活动大政方针的出台,影响较大的国际国内突发性事件等等,由于这些“大事”反映了国内与国妹政治的基本走向,所以应强化处理.但不同地方的报纸又毕竟拥有不同的读者群,因此,在遵盾“大事不漏”这一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报刊事业也出现了空前旺盛时期。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许多报纸纷纷改版、扩版和增刊。报纸扩版后,怎样进一步做好时事报道工作,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成为时事新闻界探讨的中心问题。 去年七月,《宁波日报》由对开四版扩为对开八个版。扩版后,如何加强和搞好时事报道,我们从时事报道的业务工作、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并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9.
时事报道政治性强、新闻信息广.新闻价值高,作为党的舆论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读者了解国际国内信息的重要窗口,它在一张地方党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党报的党性原则决定党报必须讲政治,这一根本宗旨和性质决定了党报时事报道的严肃性:即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报纸的党性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  相似文献   

20.
时事报道离不开时事专栏.不少报社都在把精办时事专栏作为提高时事版可读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大多数报纸的时事报道主要依靠新华社电讯稿,时事编辑在办专栏时,往往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无法自己为专栏组织稿件,栏目常常闹“稿荒”.于是,为了让专栏不至因临时缺粮而中断,有些时事编辑便想出个“万全之策”:给专栏定一个涵盖面宽的栏名,让选稿范围变得宽泛一些.这样,在一些报纸的时事版上便开设了诸如“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