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贫农下中农所提出的问题,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并涉及到我们历史教学进行改革的方向和如何改进方法的问题.我们必须倾听他们的意见,认真地向他们学习,改造自己,坚决站在贫农下中农一边,从他们的需要出发,把他们的意见看成是对自己的要求,怀着无产阶级的阶级感情进行教学改革.能不能倾听贫农下中农的意见,这是阶级立场与阶级感情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历史教学》组织这一方面的讨论,是十分适时和必要的.对照贫农下中农和农村知识青年的意见来检查,感到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很大.首先是学习毛主席著作问题.耿长锁同志谈培养接班人时说:"要做革命接班人,必须努力学好毛主席著作.学是为了用,要边学边用,活学活  相似文献   

2.
读完《历史教学》五月号发表的"贫农下中农、农村知识青年谈培养革命接班人"这一组文章之后感觉到: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要想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出坚强的革命后代,就要学习贫农下中农的那种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耿长锁、王国藩、戎冠秀等农业战线上的老英雄,王培珍、邢燕子等勇敢投入农业战线的新战士的语言代表了我国亿万贫农下中农的心声.他们除了日日夜夜在农业生产战线上披荆斩棘奋发劳动外,还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祖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关心着如何把我国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他们自己身体力行,正在给新的一代做出光辉榜样,同时,也对我们担任教师工作的同志寄以厚望.戎妈妈说:"学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五月号发表了《贫农下中农、农村知识青年谈培养革命接班人》的文章,我反复地阅读了这些谈话,觉得特别亲切、朴实和令人感动.他们对于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高度责任心,对于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和以身作则的严格要求,对于学校老师的热情信任和期待,对于党和毛主席的无比热爱,对于旧社会的刻骨仇恨,他们一个心眼为革命的精神,都给了我极为深刻的教育和启发,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读着他们的谈话,听听他们的声音,我感到作为一个革命教师肩上责任的重大,也更加体会到党的教育方针的英明正确,对于教育教学革命更加心中有数,满怀信心.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生中是否能够和怎样进行阶级教育?汉沽第一小学的经验是一次很成功的探索。该校根据实际情况和儿童特点,采取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循序前进的方法,以阶级教育为纲,逐步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些经验虽然还是初步的,还需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摸索,继续加以发展提高,但已经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值得我们重视和学习。除了对工农子女要进行阶级教育外,对剝削阶级子女也要抓住具体事实进行耐心的正面教育,使他们懂得剝削人、压迫人的可耻,鼓励和帮助他们克服剝削阶级思想影响,站到工人和贫农、下中农方面来,立志做革命的接班人。不要因为他们出身于剝削阶级家庭就歧视他们。进行阶级教育时应该加强领导,不能简单从事。这些方面的经验,还希望大家进一步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我们要促使青年革命化,培养青年永远当革命派,就要在少年儿童时期开始扎正根子,打好基础。引导少年儿童从小走革命道路,使他们成长为坚强的革命后代,这是关系到保证我们的接班人永不变质,永远革命,使革命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大战略任务。近两年来,我们突出地加强了对少年儿童的阶级教育,开展了“向雷锋叔叔学习”,运用村史、社史、厂史、家史进行教育等活动。校外教育工作也有很大发展。少年儿童不仅在学校里、在少先队组织里接受共产主义教育,而且有千千万万革命的家长,担任着子女的革命向导。有成千上万的老工人、老贫农和下中农、革命战士,自觉地担负起教育少年儿童的工作。在沈阳、武汉、西安等六个城市,就有十五万教育少年儿童的积极分子。河南鲁山县有两万多贫农、下中农,广泛向少  相似文献   

6.
本刊自本期起,开辟"千万不要忘记阶级仇"的专栏,刊登反映广大劳动人民在旧社会遭受的各种剥削压迫及他们反剥削反压迫英勇斗争的图片,以激发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过去的阶级仇,不要忘记被推翻的阶级敌人始终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不要忘记阶级和阶级斗争.我们要化过去的血泪仇为力量,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红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奋发图强,永远前进.  相似文献   

7.
本刊自1964年11-12期合刊起,举办了"为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而努力"的笔谈,已发表了一些中学历史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经验.如何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坚强的革命后代,多听听工人、贫下中农的意见,听听参加了工、农业生产劳动的知识青年的意见,对我们将一起会有很大启发.下面发表的是今年3月11-20日,参加了河北省召开的贫农下中农、农业先进生产者、先进单位代表会议的部分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的谈话.今后还准备发表一些工人对培养接班人问题的意见.希望教师们读后,能结合自己的体会参加笔谈.  相似文献   

8.
赵耘同志原是天津市第十三中学的学生.1957年他在初中毕业后,下乡走上了农业战线,现在是天津市东郊区军粮城公社苗街大队党支部书记.今年3月,他在出席河北省贫农下中农、农业先进生产者、先进单位代表会议期间,回到他的母校十三中做了这个报告.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现在,大批知识青年按照党和毛主席的教导,已经和正在源源不断地奔赴农业战线.知识青年要在农业战线上实现劳动化和革命化并作出贡献,就要认真学习贫农下中农的坚定立场和深厚的阶级感情,积极劳动,努力改造自己.赵耘同志的这篇文章,在这方面给我们以不少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如何对待工人、贫农下中农子女的问题,是关系到为谁办学,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也是检验一个学校是否贯彻党的阶级路线,一个教师是否具有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的重要标准。榆次县寿安里小学的一些教师能够自觉地检查这一问题,并且决心改正,这是值得欢迎的。我们欢迎教师自我教育、自我革命的文章。目前,在教师队伍中,有那么一些人,由于资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没有得到改造,他们吃着农民种的粮,穿着工人做的衣,但却看不起工农劳动人民,厌恶劳动人民子女。他们反对贯彻党的阶级路线,采取种种办法歧视和打击工人、贫农下中农子女,或者把他们关在学校门外,或者在学校里对他们进行精神摧残。暗藏的阶级敌人,还趁机进行阶级报复。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学校党支部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重视通过劳动实践,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劳动安排上,坚持了定点劳动、集中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三种形式,逐步做到了劳动经常化、制度化。坚持定点劳动,作到经常和工人、贫农下中农相结合。上学期以来,为了使劳动经常化,以及经常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我们实行了定点定人。提出学习工农群众的优秀品质,学习实际生产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全校九百多名师生,共定了八个点,其中初三以上学生分别安排在一○九户贫农下中农家里和六个机械车间,于每周星期四的下午,分别下乡、下厂,同工人、贫农下中农一道  相似文献   

11.
贫,下中农是农村中的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依靠力量,他们的历史地位决定了他们具有彻底革命的要求。为了培养下一代,特别是把贫、下中农子女培养成为坚强的革命接班人,必须教育他们学习和发扬贫、下中农的革命精神。由于社会上旧思想的  相似文献   

12.
本刊这一期向大家介绍了方菊香、官淑芳、纪治花、张瑾瑶等四位优秀教师的事迹。这几位教师都是在偏僻的山区和农村工作。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坚定地为贫农、下中农服务,在工作中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受到了贫农、下中农的称赞。他们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四位教师的特点,首先表现在他们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强烈的无产阶级感情,全心全意为贫农、下中农服务,在农村教育工作中坚决贯彻了党的阶级路线。  相似文献   

13.
定远县池河初中是一所农村全日制中学。去年以来,全体师生学习了刘少奇主席关于推行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认识到大办半工(农)半读学校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端正了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办学方向;同的又深入社队了解贫农下中农的意见和要求,不少贫农下中农反映:上全日制中学,学生不能回家参加劳动,收费又较多,他们负但不起。  相似文献   

14.
经过最近一系列的学习,逐步认识到改革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必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决不是主观主义地做一些方法上的改进.思想上不革命,只从方法上的变化那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必然要失败.做教师就是干革命,是参加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我们不是把青年一代争夺过来,成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那就会被资产阶级抢夺过去,作为他们的继承人.所以我们要时刻不忘以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来教育年轻的一代.对每个青年学生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认为那些只对功课学习认真的就是好学生,而那些性格比较倔强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教师对待每个学生,应时时注意他们的活思想,因势利导,启发  相似文献   

15.
我现在教的是初三(3)班英语。在去年接受这个班的教学任务以后,发现不少同学学好英语的信心不足。班上大多数同学是贫、下中农子女。我出身于贫农家庭,是在党的辛勤培养教导下成长的,没有党和毛主席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不能忘本,我不能忘记这些阶级兄弟。我相信,翻了身的劳动人民子女,一定要掌握文化,而且一定能掌握文化。一些贫、下中农子女学习不好,主要是由于教师未尽到自己  相似文献   

16.
依靠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现在在初中学习的学生,都是在新社会里成长起来的,对旧社会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没有切身的感受,缺乏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和阶级感情。我们觉得要向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必须先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让他们了解老一辈在旧社会里遭受到的深重苦难和流血牺牲、艰苦斗争的经历。进行这样的教育活动,我们又觉得要依靠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和有革命斗争经历的干部,他俩在旧社会里饱受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有着一肚子的苦水,有的出生入死,为缔造新中国流过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六八年以来,我们大队先后迎来了四十六名下乡知识青年。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基本上做到了安置落实,生活自给。青年的成长进步也较快,已有一人入党,九人入团。大队党支部站在路线斗争的高度,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反修防修,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出发,自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以来,紧密结合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组织下乡知识青年利用业余时间,学政治、学文化、学科学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要不要组织下乡知识青年学习?原来大队领导班子的认识并不一致。有的说:“他们在城市已念过书,到农村来主要是劳动锻炼,接受再教育,用不着学习”;有的说:“再学也是扒田沟,没有文化也照样种田”。针对以上思想,党支部组织大家学习了毛主席有关培养无产阶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下半年来,各地小学重视了对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与劳动教育,获得了显着的成绩。许多小学开学后即以粮食统购统销为中心,结合进行合作化和反右派斗争的教育。他们让贫农下中农子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庭在土改前后、合作化后、粮食统购统销后的生活变化情况,掌握突出的显着的事例现身说法,这对所有儿童的教育很大。尤其通过国庆节与十月革命节的教育,培养了孩子们爱  相似文献   

19.
官淑芳向志怀着无产阶级的感情耐心教育贫下中农子女的革命精神,对我启发教育很大。过去,我由于思想改造差,阶级感情薄弱,对工人、贫下中农子女不十分关心,不是处处从培养坚强革命接班人着想。对学校中有些老师歧视、厌弃工人和贫下中农子女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六四年以来,在三大革命运动深入开展和工农业生产新高涨的形势推动下,全省各地坚决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半农半读教育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多种形式的耕读小学遍布平原和山区,学龄儿童入学率、特別是贫农下中农子女入学率大幅度提高;农业中学迅速发展壮大;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