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婚姻法》与原《婚姻法》相比 ,无论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作出了重大修改。但修改后的《婚姻法》并不是像有些人说得那样只是保护妇女权益 ,相反 ,新《婚姻法》兼顾婚姻家庭中男女两性主体的利益 ,平等地对他们 (她们 )的权利予以保护。实际上 ,新《婚姻法》是婚姻家庭关系中所有弱者的保护法。婚姻家庭关系的主体不受性别影响 ,平等地享有《婚姻法》赋予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相似文献   

2.
修改后的《婚姻法》是根据我国现实社会婚姻家庭关系的发展变化形势,结合国外婚姻家庭法律的立法实践,针对婚姻家庭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的修改和补充。特别是在该法第46条增加了离婚损害赔偿的规定,即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它体现了对婚姻家庭关系中弱者和无过错方的法律保护,是我国婚姻法立法的一个突破。  相似文献   

3.
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以宪法为依据,加大对重婚等违反一夫一妻制行为遏制力度,保护离婚中无过错方的权益,确立了离婚的过错赔偿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从来没有哪一部法律的修改偈婚姻法的修改这样广泛地牵动国民的心。本文就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谈了新《婚姻法》出台的必要性在于现行婚姻法的两大缺陷;现代婚姻家庭关系的日益法制化;社会中的道德失落现象蔓延到婚姻家庭领域;婚姻家庭及其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之为调整对象的婚姻法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从而突显出新《婚姻法》出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婚姻法》修正案在道德上具有倡导性,在法律上具有宣言性,在倡导幸福家庭新风尚、完善夫妻财产制度、禁止家庭暴力等方面作出修改和补充,对培养公民良好的婚姻家庭道德情操,扭转错误的婚姻家庭观念,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司法界定划清了与重婚、通奸的界限;“禁止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法律规定,表现出了我国在婚姻家庭立法上的实事求是和应有的理性;但“禁止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表述有进一步斟酌之必要,建议在《婚姻法》中使用“违法同居”和“违法同居关系”概念。  相似文献   

7.
重婚罪是刑法明确规定的犯罪行为,它危及着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度,违背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影响了家庭稳定.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应当从法律上和实践中正确认识重婚罪。实践中认定重婚罪时应该注意几个问题,即正确认识重婚罪与事实婚姻的关系、重婚罪与“包二奶”行为、重婚罪与通奸、姘居等婚外情的关系、重婚罪与一般重婚行为的关系。重婚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及民事责任,特别是民事上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确立给重婚者以有力的制裁。目前关于重婚罪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对重婚罪的认定标准存在灰色地带、调查取证较难、量刑过轻等。同时,司法机关及执法者应当转变观念,切实维护婚姻家庭中弱势群体的利益。重婚罪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应当从法律和道德等多方面对重婚行为进行严惩,以维护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重婚现象日益增多,这是对多年来形成的以一夫一妻制为核心的婚姻家庭制度的一种强烈冲击,这些现象严重的影响到了家庭的稳固,给社会也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都没有严格界定出重婚的含义,在立法上以及程序上存在的不足导致了重婚罪在现实中的尴尬。文章建议对我国刑法规定的重婚罪作出司法解释,放宽重婚标准,同时实行重婚罪的公诉制度,加大对重婚罪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9.
(一)名词解释 1.婚姻家庭制度 2.血缘群婚制婚制 3.亚血缘群 4.对偶婚制 5.家庭 6.重婚 7.亲属 8.姻亲 9.拟制血亲 10.直系血亲 11.旁系血亲 12.涉外婚姻  相似文献   

10.
《婚姻家庭法》属于教育部规定的法学14门核心课程"民法学"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民法的组成部分,但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婚姻家庭法》属于身份法,它与民法中的财产法一样,都是民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家庭关系作为一种亲属间的身份关系,与社会道德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通过对《婚姻家庭法》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婚姻家庭观,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对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有助于正确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有助于促进婚  相似文献   

11.
完善我国探视权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婚姻法》根据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些制度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探视权制度。此规定填补了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空白 ,在实践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 ,近年来 ,夫妻离婚后探视子女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 ,修改后的《婚姻法》在探视权制度的规定上显现出一些缺陷 ,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存在很多困难。因此 ,就探视权纠份案件出现的一些问题 ,应借鉴外国立法经验 ,进一步完善我国婚姻家庭中探视权制度的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12.
从《法律适用法》与《民法通则》中关于婚姻家庭关系的相关规定进行对比来评析《法律适用法》中对于婚姻家庭关系规定的目的与进步。  相似文献   

13.
现行《婚姻法》及相关诉讼法中均未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对婚姻家庭问题进行监督的具体内容,缺乏法律监督,尤其是检察监督,使《婚姻法》在贯彻执行中的弊端日益明显。建议进一步完善立法,建立健全民事检察监督机制,对《婚姻法》的民事检察监督要引进适合中国国情的、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成功经验,修改《婚姻法》时,在“结婚制度”一章中增补婚姻公告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成人教育中,宣传和普及《婚姻法》知识是非常必要的。2001年4月28日公布施行的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新《婚姻法》)在“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一章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将“赔偿”引入法条,是本次《婚姻法》修改的重大举措。此举不仅强化了婚姻法精神,完善了婚姻法的立法体例,而且也终于赋予了当事人明确的可寻求救济的法律依据。新《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离婚损害…  相似文献   

15.
新《婚姻法》及两个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颁布以来,为规范我国婚姻家庭关系起到较大积极推进作用,然而,法律规范与现实生活总会存在着一定差距。本文拟从找出现实问题与法律规范差距的角度,对婚姻法中的某些条款进行分析、思考,从而找出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现行法律规范的差距,同时提出修改现行婚姻法律规范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关于房屋权属的规定,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随着解释的实施,人们的择偶观、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了变化。应当正确看待《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效力、实施与作用,司法解释的适用应建立在正确、全面把握《婚姻法》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的基础上。最为重要的是,婚姻当事人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约束,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认真、严肃地对待婚姻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元杂剧中,婚姻家庭戏占有显著的位置。科举又常常是导致打破婚姻恋爱关系中的平衡,构成戏剧冲突,从而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动因。通过科举戏中的夫妻离合与科举之间的关联,来考察婚姻家庭关系变故中的法律问题。《墙头马上》、《潇湘雨》和《渔樵记》三部元杂剧均涉及到科举和夫妻分离与破镜重圆,超出了单纯的爱情剧的范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家庭及其相关的社会、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1年4月修改的《婚姻法》增设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强化了对违反婚姻家庭义务的法律制裁。填补了婚姻立法上的空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从该制度确立的必要性、赔偿范围、构成要件三方面进行了相应阐述,并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个人慈见。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我国的重要法律,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新《婚姻法》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形势、新要求,更好地保护了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了尊重个性、尊重人权及意思自治原则,弘扬了良好的道德价值,强化了对违法犯罪的惩治,必将加强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推动我国社会和婚姻家庭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刑法》对重婚罪规定,存在诸如对“结婚”、“配偶”、“事实婚姻”等方面规定欠严谨等问题。鉴于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惩罚事实婚的重婚犯罪,应当对重婚罪的客观方面作出更为明确、严谨的规定,从而就事实重婚行为可构成重婚罪的问题,制定出新的,比较完善的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