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黄静 《幼儿教育》2004,(4):26-26
在孩子们观察记录萝卜生长过程的日子里,我通过观察他们的语言、行为以及同伴之间的互动,总结出孩子们观察记录的类型,思考了相应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爱吃萝卜     
刘霞 《幼儿教育》2003,(9):41-41
我们班的孩子挑食现象很严重,尤其是吃萝卜的时候,桌上、地下经常可见孩子偷偷扔掉的萝卜。“我不爱吃萝卜”“萝卜不好吃”是孩子们不吃萝卜的理由。针对这一问题,我想试着通过让孩子们亲自做萝卜菜、尝萝卜菜,进而了解萝卜的营养价值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让孩子愿意吃萝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校一(二)班赵雪燃同学用半个留有少部分根的萝卜种上大蒜,放在一块中间挖孔的泡沫上,搁置于实验室的窗户旁。以后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观察,适时浇水,长成了美丽的萝卜大蒜花篮。到拍片时该生有如下记录: 1994年3月1日种大蒜,5日萝卜长出绿叶8日大蒜发芽,10日萝卜弯着长出茎,24日茎长出26厘米,萝卜开花,4月1日  相似文献   

4.
“我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于1839年12月27日,从这一天起,我开始记录他的各种表情。”这是一位学者做父亲时的札记。他就是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达尔文工作很忙,但他并不因此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他对孩子们的成长作了详细的记录,包括第一颗牙什么时候长出等等。他同孩子“站在完全平等的地位”,孩子们都认为他“是一个最令人喜欢的游伴”。他经常抽时间给他们讲在贝格尔舰上航行的见  相似文献   

5.
进入大班后,为了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我常常给幼儿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如回家后填写一些调查表,或带一些废旧物品到幼儿园。但是,每次都只有寥寥几个孩子按时完成任务。尽管给完成任务的孩子贴小星星作为奖励,但成效不大。为了激发孩子们完成任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专门制作了一张"任务书"粘贴在班上。任务书上写有每一位幼儿的姓  相似文献   

6.
罗定 《辽宁教育》2013,(9):17-17
英美等欧美国家在教育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尤以小学教育为典型。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如英国圣玛格丽特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天活动,主要就是认识新同学和老师们;而校方在开学第一天往往会对陪孩子来学校的家长提一点要求,那就是“离孩子远一点”。因为孩子们一般会对第一天上学表现出兴奋和积极的态度,反而是他们的父母会因为担心孩子在学校不适应、遇到各种问题而焦虑不安。  相似文献   

7.
23日是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牧区寒假开始的第一天.在冰天雪地中,当地近期气温一直低于零下30摄氏度.为了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全回家,旗里组织18辆中巴车将孩子们送到离家最近的苏木.然后,再由苏木政府及分包嘎查的单位组织越野车将孩子们送到家门口.在中巴车、越野车、铲雪车的帮助下,当晚,2400多名中小学生都平安到家,开始了长达2个月的寒假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识字是小学第一二学段的重要学习任务,课标规定小学生在第一学段就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个任务量对刚上学一两年的小孩子来说,负担是比较重的。怎样帮孩子在最佳的时期轻松愉快而不是感到厌恶地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呢?兴趣是小学生识字学习的最好的老师,要帮助学生过好识字关,就要从培养识字兴趣入手。通过多年的识字教学实践,我创造出了孩子们喜欢的识字方法,能使孩子们在识字学习中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从而快乐成才。一、猜字谜识字低年级的孩子表现欲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用猜字  相似文献   

9.
刘华 《早期教育》2001,(13):26-27
科学领域活动分成两类,一类是短期的,如哪些磁铁能将哪些物品吸起来?如果将水和、油混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孩子们能在较短时间里完成并看到结果。另一类则是围绕某个主题的方案,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让孩子有充分的机会自由探索、实验才能完成。如记录天气或外出散步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等都是长期活动的例子。  相似文献   

10.
依恋     
马亚伟 《家长》2014,(2):70-71
浏览博客,看到一位博友上传的视频——《入园第一天》。她是幼儿园老师,用镜头记录了孩子们第一天进幼儿园的情景。小小的孩子,离开妈妈的怀抱,四下望望,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就像一只只离了巢的雏鸟,可怜孤单、委屈无助地大哭起来,仿佛被全世界都遗弃了。  相似文献   

11.
英美等欧美国家在教育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尤以小学教育为典型。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如英国圣玛格丽特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天活动,主要就是认识新同学和老师们;而校方在开学第一天往往会对陪孩子来学校的家长提一点要求,那就是"离孩子远一点"。因为孩子们一般会对第一天上学表  相似文献   

12.
二、科学领域活动 科学领域活动分成两类,一类是短期的,如哪些磁铁能将哪些物品吸起来?如果将水和油混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孩子们能在较短时间里完成并看到结果。另一类则是围绕某个主题的方案,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让孩子有充分的机会自由探索、实验才能完成。如记录天气或外出散步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等都是长期活动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一、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热放热型在解答这类计算题时 ,常遇到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了多少摄氏度及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到多少摄氏度的问题。这类题目往往由于一字之差使得不少同学由于“了”和“到”不分而出现错误 ,所以 ,切实理解“了”和“到”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到多少摄氏度指的是物体后来的温度即末温 ,它是一个状态量 ,用“t”来表示。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了多少摄氏度指的是物体的温度改变了多少摄氏度 ,也就是物体温度的变化量 ,它是一个过程量 ,用“△t”表示。此类题可用公式Q吸 =cm…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在一所幼儿园里,教师正在给孩子们布置任务:用游戏区里的积木搭建一座大桥。孩子们一边兴奋地谈论着昨日参观的大桥,一边开始用五彩缤纷的积木专心致志地搭建起心中的大桥来。到了该结束游戏的时候,孩子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成果:有的大桥线条流畅,有的大桥气势磅礴,有的大桥色彩和谐,但也有些大桥摇摇欲坠,有的大桥还在建设之中。完成任务的孩子每人得到一颗糖作为奖励。为了表示鼓励,在幼儿园参观的一位客人也特别地给了一个未完成任务的孩子一颗糖。可是,这个孩子接过糖以后,显得很伤心,以致没有参加接下来的户外活动。前苏联儿童心理学家列昂节夫观察到了这个孩子的表现,认为糖并未起到安慰孩子和鼓励孩子的作用,相反地,这一举动反而使孩子为自己没有完成任务而感到伤心,从而产生一种羞愧心理,仿佛手里拿着的是一颗“苦味”糖。  相似文献   

15.
沈晓莺 《云南教育》2005,(16):43-43
我们班有个孩子生了病,却很高兴。因为妈妈每天陪他了。有些家长,把带孩子当作一种任务。从周一到周四他们认为自己有义务照管,于是每天接送不亦忙乎。但周五晚上,孩子们便到了外婆、奶奶家,由老人去带了。于是到了星期一。孩子们的作业常常没有完成。有些孩子干脆打了两天游戏机。家长们跟我聊起这些事。一致认为老人们溺爱孩子。其实,原因还是在自己。毕竟老人没有义务照管、教育你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未完的故事     
外面下着毛毛雨,教室里只有十几个孩子。我不禁叹了一口气。尽管我三番五次地鼓励我的孩子们要做勇敢、不怕困难的人,但是每逢这类坏天气,比如刮风、下雨、下雪或是气温稍低一些,孩子们就不愿意来幼儿园,有的孩子甚至宁愿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天不出门。待天气转好,孩子们很快就到  相似文献   

17.
分阶段学习     
“认识规律”不是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幼儿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探索,才能真正感知和理解。从这个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似乎缺少自主的观察和探索。其实,教师可充分利用日常生活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探索周围环境中蕴含的规律。我建议分几个阶段完成这个任务。第一阶段寻找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排列规律找准契机,自然导入任务。如:一天,某幼儿穿了一条漂亮裙子,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我乘机说:“某某的裙子真漂亮,上面的花纹好像许多星星在闪烁。你们看出这些花纹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然后引导幼儿互相找一找小朋友身上还有什…  相似文献   

18.
当孩子第一天迈进学校的大门时,做父母的就又增加了一项任务——"家长签字"。"家长签字"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尤其是小学生自觉性较差,需要家长的督促,何况有些作业又必须让家长配合才能完成。如低年  相似文献   

19.
拥有一本“近乎完美”的观察记录本会带给孩子们什么呢?是良好的观察习惯,严谨的记录要求,持续观察的科学态度。老师把孩子们的观察记录集中起来,做成一本“我们的观察记录本后记”,就会时时给孩子一个无声的提醒:观察就在身边,观察就在此时。这是引导孩子们步入科学观察轨道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做好环保小事喜欢与小动物相伴是儿童的天性,爱护小动物便成了德国孩子接受环境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蹒跚学步时,许多父母就为他们饲养了各种小动物,让孩子在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生命。幼儿园和小学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值日,精心喂养。与此同时,老师还要他们观察小动物的发育和生活习性,必要时还要做好观察记录。在潜移默化中,孩子有了爱心,成了一个热爱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