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题新闻是信息社会迅速简约传递信息要求下的产物,既蕴含受众的身心接受需求,也体现在信息竞争激烈环境下新闻形式创新发展的要求。然而,理论界对于标题新闻概念内涵的理解与当前实务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误区,也由此带来了与之相关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运用中的模糊甚至错误的倾向。基于此,本文综观前贤对标题新闻概念内涵的论述,提出标题新闻的新的内涵定位,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处理时事稿件时,经常采用“标题新闻”这一报道样式。为什么要选择这一报道样式?概括起来,标题新闻的报道优势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报道更简洁。由于标题新闻省去了一些次要新闻要素,所传达出的信息十分突出,如: 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 2010年人口不能超过14亿 这条新闻省略了WHEN(何时)、WHY(何因)等要素,但WHAT(何事)却表达得相当完整、醒目。 二是传播更快捷。一方面,唯其简洁,读者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获知一条完整独立的信息,加上标题新闻的字号比较大,更容易在版面中“抢眼…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处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每天都需要获取多方面的信息,这也就要求新闻媒介提高传播信息的时效和密度。“标题新闻”正是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而兴起的一种新闻形式。什么是“标题新闻”?简言之,就是以标题形式发布的新闻。其主要特点是简洁凝练,概括性强,在简短的文字中容纳较多的新闻信息,报道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迅速而一目了然。由于它有上述特点,近年来已为各类报纸广泛采用。如《中国青年报》第一版开辟了“标题新闻”专栏;《人民日报》的“一句话快讯”也属“标题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现代新闻实践的发展使新闻传播的样式发生很大变化,突破了传统新闻学范畴所涵盖的内容和形式。标题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表现样式正在日益兴起。无论是全国性报纸、综合日报,还是地方报纸、专业报都在不同程度地尝试这一新样式,并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这里笔者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标题新闻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作一探讨,以利标题新闻更好、更成熟地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好几家报纸相继出现了一种新的新闻文体,名曰《标题新闻》,它的诞生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标题新闻》,按我的理解就是用标题的形式来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这就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一则《标题新闻》不但要具备新闻的五个要素,而且要求文字精练,排版引人注目。然而,从目前报纸上刊登的一些《标题新闻》来看,却有很多名不副实。一是文字长。有一家晚报每期刊登的《标题新闻》字数都在百字左右,有一则长达199个字。所谓“标题”,是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好几家报纸相继出现了一种新的新闻文体,名曰《标题新闻》,它的诞生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标题新闻》,按我的理解就是用标题的形式来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这就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一则《标题新闻》不但要具备新闻的五个要素,而且要求文字精练,排版引入注目。然而,从目前报纸上刊登的一些《标题新闻》来看,却有很多名不副实。一是文字长。有一家晚报每期刊登的《标题新闻》字数都在百字左右,有一则长达199个宇。所谓“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精髓,这样长的《标题新闻》能算高度概括嘛!!一则《标题新闻》究竟多少字为宜,目前,行家们没有定论,我个人之见,控制在50字以内,最多不能超过百字。否则,便失去了特色。二是版面  相似文献   

7.
新闻要短、要活,这既是编辑、记者的事,也是广大读者的普遍要求。笔者认为,标题新闻是符合“短”、“新”要求的,应予重视和提倡。《文汇报》3月24日4版上刊登的一则标题新闻,颇使读者感到新鲜,很受读者的欢迎。这则标题新闻的主题内容是:8000多名中青年通过中专自学考试;副题内容是:首批毕业生昨喜领证书。整个新闻不到30个字,便将一件很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传播给读者。当今世界,人们惜时如金,不可能花费很多时间读报。因此,报社要多为读者着想,尽量多登短新闻、短文章,使读者用不多的时间,甚至是利用上下班乘公共车辆的时间,便能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党的政策和多种多样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标题新闻就是用标题作新闻的载体,通过标题告诉读者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倘若说,标题是新闻的龙眼,那么,标题新闻就是龙眼珠的突现,标题新闻专栏则是龙眼的集纳了。它不同于编篡式的题目,也不同于文学性的书目,更不同于科技类的篇目。它一出现,就能使人捕捉到或感受到真实的  相似文献   

9.
“标题新闻”,是1985年上半年在我国新闻改革中产生的一朵新花。她率先出现在贵州省《黔南报》上。“标题新闻”,就是以标题的形式,而不用文字的交待,简明扼要地报道出一条新闻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写法: ①凡是新闻内容分量一般,但是又新鲜,且有信息性,人们都想知道,却不一定非得用文字详细说明的题材,可以写成“标题新闻”。②“标题新闻”的写作,要把新闻内容的主题核心,高度集中,准确概括地表示出来。比如:“国家对延安老区的扶贫工作进行了改  相似文献   

10.
标题新闻能轻捷、明快的传递信息,因而受到读者的垂青。怎样使它更好地担负起传递信息的重任,本文就如何构置内容、艺术表现两方面谈谈其写作技巧。一、构置内容的技巧一条标题新闻往往一句话、几十个字,在这样短的篇幅内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新闻事实,这就要求在标题新闻的内容构置上抓住两个要点: (一)、在取材上,高度深缩,选取最有价值的事实。如果作者截取的只是事实中的一般价值,那这则标题新闻就不会引起读者注意,例如《湖北日报》  相似文献   

11.
《新闻战线》第2期载刘广金《“标题新闻”要名副其实》一稿,针对“标题新闻”提出了三点意见。前两点,我深表赞同,但对第三点,我则不敢苟同了.刘广金认为:“《标题新闻》是新闻的一种,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 W)不能少,从目前情况来看,新闻要素不全是一大通病,有些新闻时间、地点不清,使读者难以推测。”如果按这个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大报如何更活泼一点 ,小报如何更规范一点。”这是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新年对新闻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新当选福建省省长的卢展工在座谈会上要求 ,对领导的报道要减少 ,电视报道画面要活跃一些 ,要多让基层干部群众上电视。记者注意到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 ,有关福建省领导的一般活动在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上 ,多次以“标题新闻”的形式出现福建党政领导支持新闻改革 领导人一般活动只发标题新闻  相似文献   

13.
《新闻战线》第2期载刘广金《“标题新闻”要名副其实》一稿,针对“标题新闻”提出了三点意见。前两点,我深表赞同,但对第三点,我则不敢苟同了。刘广金认为:“《标题新闻》是新闻的一种,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W)不能少,从目前情况来看,新闻要素不全是一大通病,有些新闻时间、地点不清,使读者难以推测。”如果按这个要求,标题新闻只有五个W(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也不成,还应该有一个H(什么结果)。五个W和一个H加在一起,才是完整意义的新闻要  相似文献   

14.
“标题新闻”是何时兴起的,我没有注意到.现在许多报纸都刊登“标题新闻”,才引起了我的疑问:“标题新闻”是新闻吗?或者问:什么样的标题才能构成新闻?  相似文献   

15.
近来看报,有时看到只有标题,找不到正文。我原以为是漏排了的。后经内行指点,说这叫做“标题新闻”,是个新品种。哦,难怪只有标题。大概是人们要求增加信息量的一种措施吧。和“一句话新闻”一样,也是客观的需要。读者看报,一般是先看标题。如果标题吸引人,引起对内容的兴趣,就接着看正文。为什么有时候只需几分钟就可看完一份报纸呢?因为看了标题就不想再往下看了。“标题新闻”应运而生,是不奇怪的。读者看报,想多获得一些信息,喜简短,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新媒体产业也快速发展,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影响下,如何创新新闻报道机制,打造新的新闻传播模式成为了当前新闻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以网络信息平台为核心的信息媒介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新闻传播模式,更是创新了新闻信息的采编方式和报道形式,能够让新闻信息进行多元化的传播和传递,满足大众的新闻共享需求。鉴于此,本文就媒介融合状态下的新闻报道形式创新展开详细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思路,以供广大新闻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7.
蒋颖 《新闻界》2003,(6):59-60
“文好题一半”这句老话的意义在当今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分量日益加重。新闻标题既是新闻信息的浓缩,更是新闻的门户和眼睛。为了快速抓住读者眼球,为了更多地提供信息,编辑不仅突出标题来强化新闻信息,而且大量地直接运用标题新闻的形式。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量大且流动疾速,读者更注重阅读标题快速寻找自己需要的新闻,更倾向于快餐式的信息消费,这就从形式上预示着“读题时代”的到来。传媒竞争日趋激烈,新闻标题越来越凸显特定报纸的独有形象,并由此影响着读者对特定报纸的偏好和忠诚度,因此,报纸编辑们也越来越注重新闻标题的创新。一…  相似文献   

18.
《经济日报》增加“标题新闻”专栏以来,这每条长不足百字的新闻,以崭新的面貌和内容,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读者,笔者就是其中的一个. 别看这些短短三五十字的“标题新闻”,由于它报道的都是人们想知而又不得而知的要闻,所以极易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 《经济日报》的编辑们,深知广大读者的时间是宝贵的,不愿意让他们浪费那些宝贵的时间,设身处地的为大家着想,  相似文献   

19.
近来看报,有时看到只有标题,找不到正文。我原以为是漏排了的。后经内行指点,说这叫做“标题新闻”,是个新品种。哦,难怪只有标题。大概是人们要求增加信息量的一种措施吧。和“一句话新闻”一样,也是客观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刘闻通等同志点将了,我不得不来说几句。读了刘闻通等同志的来信,感到他们这种注意新闻工作中的新生事物、认真研究新闻业务的好学上进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坚持下去,必有收获。近年来在一些报纸上出现的“标题新闻”,确为新闻武器库中增添了一个新式品种,我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