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僵尸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春风 《大学时代》2006,(2):66-67,29
本文通过对僵尸网络(botnet)的发展、网络结构、控制服务器构建、bot传播方式、危害等方面的分析,全面介绍了僵尸网络,并对企业和个人预防僵尸网络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80后”使用网络传播的社会条件以及网络传播“满足”了“80后”的“需要”,着重探讨了“80后”在使用网络传播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尝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网络世界浩瀚无比,其间有快乐,也有忧愁,当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时,也极有可能受到网络上存在不良用心者的监视或攻击,保证个人上网安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SteganosInternetAnonym可以帮你在网络上隐藏身份,消除上网痕迹,让你真正做到隐形冲浪,踏网无痕,保护你的冲浪安全。那么怎样才能很好的隐藏自己的IP呢?  相似文献   

4.
"JAVA程序设计"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过程中,如何开发网络课程等网上教学资源,搞好教学支持服务,作为一个子课题项目,被摆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开发“JAVA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的分析,提出了网络课程的特点以及网络课程开发要注意的问题,并介绍了“JAVA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技术以及初步运用,对网络课程的建设做了相应的探讨,为以后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网络培训以其便捷性、经济性、自主性、个性化等特点彰显出了传统培训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对培训方式的变革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跨时空的人机互动对话在硬件设施的可利用性上、教师投入培训的主动性上以及培训的有效性评价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导致了网络培训的失效.为此,必须寻找保持网络培训工作长盛不衰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网络的出现加剧了现代性进程中文化认同的复杂程度。网络既增加了现代性后发国家的文化认同焦虑,也影响民族国家内部文化认同机制的建构。网络改变了社群文化认同原有的区分机制,"男性/女性"、"成人/儿童"、"英雄/平民"这些对立项之间的区隔正在模糊。在个体文化认同中,网络虚拟性的多重文化认同将导致主体和身份的分裂。  相似文献   

7.
网络教学交互是为了创设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提高学习者参与网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学习的动机,从而提高网络教学的效果。本文根据网络教学中交互的"主客体"特性及其交互性提出了网络教学交互过程的模式,并对如何保障交互的质量做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我国高校“网络形象”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就良好“网络形象”的营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教学日益成为一种新兴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从应然和实然的角度看,理想的网络教学与现实中的网络教学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原有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限制、缺乏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制约。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设计和强化师资培训。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论述网络课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阐明了网络课件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在促进医学教育信息化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提出了网络课件在设计、开发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网络课件的开发和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网络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为中职生学习语文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它的方便、快捷、灵活,为中职语文教学拓展了新的领域.网络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协作精神.网络,让中职语文教学突破传统语文教学格局;网络,让中职语文教学"流光溢彩".中职语文教学因此"靓"起来.  相似文献   

12.
网络以传递信息的丰富性、多元性、快捷性、时效性,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当今世界的崭新窗口,他们借助网络可以自主地获取多方面的学习资源,这为拓展中小学生适应未来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创造了条件,而他们在网上冲浪的学习实践也掌握了一些网络技术,初步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也即网络社会的基本生存本领。也正是因为网络的这种神奇魅力,使得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追求时尚的中小学生对上网趋之若鹜。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虚拟性等特点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控制能力差。网络所表现出来的局限性以及中小学…  相似文献   

13.
《江西教育》2005,(19):34
什么是“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一种无限制的网络使用现象,命名为“网络成瘾”或“网络成瘾障碍”或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人们一般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愿望。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阿姆斯壮(Annostrong)曾对网络成瘾的概念做过详尽的阐述,他认为网络成瘾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可以分成以下几类:网络关系成瘾,指的是沉溺于经由网上聊天或色情网站结识的新朋友;网络色情成瘾,指着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或网络色情的图片、视频、音频、…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构建新一代网络教育平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是高校师生对现有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满意度不高.对此进行分析,总结其原因,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分析了现有网络教学平台在功能设计上的一些不足,并着重阐述如何使网络教育平台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
由于网络本身的特点,以致网络社会中的他律是相对缺失的,因此,网络和网络行为,特别是作为网络人的高职学生,更需要提高网络自律,培养和提高网络自律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大众传媒生存前景的忧思,网络独具魅力的传播特质使很多人认为传统大众传媒将逐渐失去生存空间,为网络所取代.本文选取了历史、技术和社会三个理论视角,对"网络取代论"进行反思.通过分析可知,"网络取代论"并不具有深厚的现实根基.  相似文献   

17.
在概括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对网络交流中的传受心理和语言进行了分析:网络人际传播是一种理想化的互动交流;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传播空间,语言就是身份。网络生活是一种真实的虚拟人生。  相似文献   

18.
网络远程教育能够一下子填补相当部分教育空缺,归功于网络远程教育长期以来被重视和认同.早在2000年10月,教育部就作出了加快全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决定,在那时候,北京市就在网络远程教育的硬件投入和师资培训方面,做了相当大的建设,并建成由骨干网、区县区域网和校园网三级网络构成的高速、宽带的北京教育信息网.这些正是网络远程教育能迅速大规模启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网络社会"概念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的概念及其中英文表述,仍然悬而未决。本文分析了“网络社会”概念未能界定的分歧所在.并提出解决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上有一些在艺术的名义下出现的女性在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中。她们或许根本不是什么艺术家,然而却成了网络世界里的名人。她们的出名引起了人们对于女性与网络关系的误解。而诸多对于她们出名原因的分析大都停留在表面上。本文试图从女性与网络关系的多样性、后现代语境下的网络文化两个层面对这种网络女名人现象进行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