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4 0年代初期 ,一门以创造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索创造机理、总结创造规律、研究创造方法、开发创造能力的综合性新学科———创造学在美国兴起。这一学科随后传到欧洲各国和日本 ,并于 80年代初期传入中国。近 2 0年来 ,创造学已经在我国企业产品开发、技术革新、教育改革和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创造学被引进教育事业后 ,形成了创造教育这一崭新领域。“创造教育是通过传授创造学知识 ,或者运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 ,致力于开发受教育者创造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原则和教育方…  相似文献   

2.
关于国内外中小学创造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造学是研究人类在创造活动过程中,主体的创造意识、精神、品格,客体的创造成果规律,以及创造哲学、创造心理学、创造教育学、创造人才学、创造环境、创造技法的一门新型学科。一什么是创造教育这门学科诞生迄今已有61年历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根据创造学的原理,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生理学、未来学、行为科学等有关学科,通过探索与实践而发展起来的,创造教育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家庭教学、社会教学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和人们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坚定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创造教育的形式创造教育的具体开展,一般通过以下三种形式:(1)课程式,即开设创造学的课程,专门讲授创造学原理,训练创造的技法,这种方式在大、中、小学都有。(2)渗透式,即不开设创造学课程,而是将创造教育的原理、原则、方法渗透、贯串到各门学科、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创造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模式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造学学科建设与创造教育的模式构建问题是创造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人们对创造学学科性质认识上的模糊及创造教育缺乏系统性,极大地影响了创造教育的实施。当前应当进一步完善普通创造学,重点加强学科创造学的建设,实施一体两翼三结合的立体化创造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创造学与我国高校创造教育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学和高校创造教育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挑战.创造学面临学科地位、研究力量、创新方法、创造工具等方面的挑战,今后创造学研究要朝着加强创造文化、团队建设,深化理论创新,建设特色学派方向发展.高校要承担起大学职能,加强创造教育课程开设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加强"三创"教育,推进TRIZ在高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谈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培华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7):27-27,32
创新教育是在创新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针对传统教育而提出的,是教育过程中实现“传递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统一。人类的创造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加以提高的。物理学教育作为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内容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为了改  相似文献   

7.
构建面向21世纪中小学创造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下)王信倍三、广泛吸收创造学等学科优秀成果现代创造学起始于心理学的研究。现代心理学、脑生理科学、教育学以及研究创造力的创造学为中小学创造教育提供了广泛的科学成果。吸收创造学等现代科学的这些成果,是建立创造...  相似文献   

8.
创造学的学科结构和科学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造学作为以创造力、创造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20世纪30至40年代萌生于美国,60至70年代兴盛于日本,80年代被引人中国并获得重要发展。创造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和尚处在孕育、萌生过程的数十门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可以相对地区分为普通创造学、理论创造学科、边缘创造学科、应用创造学科、分域创造学科、隶属创造学科等六个学科群组。创造学应当整体性地归类于介于哲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  相似文献   

9.
“创造”是一种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活动,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主渠道仍然是学校教育.创造教育是依据创造学原理、运用现代教育观念,采用科学的艺术创造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启迪学生创造思维,塑造学生创造品格的新型教育,是新时代的呼唤.科学的教学模式是创造教育的载体,只有通过课堂教育的创新才能真正实施创造教育,才能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创造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上个世纪3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其创始人是美国的创造之父奥斯本(A.F.Osom)。创造教育学也是首先创立在美国,大约是40年代末,它是教育学与创造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那么,创造教育学究竟是什么时候在中国产生的呢?有人说,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由国外传入  相似文献   

11.
中学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根据创造学的原理 ,有机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生理学、未来学、行为科学等有关学科而发展起来的。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家庭教学和社会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 ,培养创造精神 ,坚定创造志向 ,发展创造性思维 ,从而开发人潜在的创造能力。本人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摸索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创造教育的本质和类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创造学的推广普及.创造教育也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蓬勃开展起来。然而,人们对于创造教育本质的理解尚有差异,对于创造教育类型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在综述前人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展开讨论,逐步统一认识。一、关于创造教育的本质什么是创造教育?如何表述创造教育的概念?它有哪些内涵和本质属性?对于上述问题,国内外研究者有不同看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1.“创造学教育”现有人认为,创造教育就是创造学教育、即将创造学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加以传授一或者以讲座、报告等形式传播普及创造学…  相似文献   

13.
一、创造教育的概念及特点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研究的成果。现代创造教育是根据创造学揭示的有关“创造”的理论和方法,把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等有关学科的一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教学活动的一种新的教育。创造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考核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强调知识的纵横交叉,强调创造活动所需要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控制能力、预测能力和评价能  相似文献   

14.
创造教育学     
创造教育学是以创造教育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本世纪四十年代始,出现了一门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创造学,这是一门以创造活动、创造过程、人类的创造性、创造成果、创造环境、创造人格、创造过程中人的能力、人格和实践经验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而将创造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教育活动,就产生了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创造教育     
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创造个性为目标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范型,这种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狭义的创造教育,是指把创造学的原理与方法教给学生的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内容,即创造学教育。创造教...  相似文献   

16.
从本世纪40年代开始,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创造学兴起。它是研究人们的科学和艺术的创造活动,探索创造过程、创造特点、创造环境、创造人格及其发展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根据创造学的原理,结合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行为科学等众多的有关学科发展起来的。它注重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创造思维,增长创造能力。创造教育的诞生,是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的产物,它一出现就普遍引起人们极大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如何运用物理专业的创造教育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创造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学.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8.
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对中学物理创造教育和创造力的培养.谈一些初步认识.一、物理创造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物理教学中的创造教育,就是按照创造学的要求,依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物理知识的传授,对学生通过一定的创造教育、训练和学习指  相似文献   

19.
在电磁学教学中渗透创造教育刘树本“创造”一词在“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的意义下多少年来被广泛地使用着,但专门研究“创造”而形成一门学科——创造学,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由于创造学在多方面的运用中产生了可观的实际效果,将创造学引入到教育中来而出现的“创...  相似文献   

20.
一、创造教育和创新教育创造是人的本质特性,也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恩格斯曾指出,科学是研究未知的东西,科学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创造教育是指根据创造学原理,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开发教育者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