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清洁发展机制的产生理论依据进行分析,并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研究。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的实践中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项目,所以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运用经济学及管理学方法理论分析清洁发展机制为中国带来的经济利益。最后在分析中国在运用此机制上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针对制约中国温室气体减排贸易的因素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结合《京都议定书》中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介绍了CDM带给中国的机遇和挑战,并由此提出CDM在中国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世界环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清洁发展机制作为唯一一种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实施的机制,在我国得到了优先发展。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清洁发展机制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及在我国的发展后;总结了目前我国CDM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提出了我国CDM发展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发展清洁能源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环境和存在的挑战,阐释了清洁能源的新概念和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实施路径及重点,并提出了保障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实施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清洁发展机制是根据《京都议定书》建立的一种创新型国际合作机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国际合作方式,发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既有助于推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也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江西具有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优势,应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实现"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6.
清洁能源技术国际转移是全球环境治理的关键内容。本文对中国风电制造产业国际技术转移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完善我国风电制造产业国际技术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危害不断显现,气候问题不断受到了全球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及其实施项目的主要内容,概括总结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基本实施条件,并结合国内外有关项目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所要面临的四大风险及其风险等级,最后聚焦风险的处理方法,对四大风险的防范化解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寻求和开发利用环保高效的清洁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美、英、日等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和推广应用的政策,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然而我国促进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的政策存在财政投入不足、税收优惠政策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依靠资金保障机制、税收促进机制、产业扶持机制、人才培育机制的支持,推动我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清洁行业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是产业发展必然趋势,文章就清洁行业的蜕变发展、国内外清洁产业的差异化对比、高科技发展需要理念先行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得出中国的清洁业正逐步向精细化、功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锦琦 《科技广场》2013,(8):126-134
本文根据我国清洁机制发展网发布的信息,对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CDM项目的开发、项目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归类统计,并且分析了项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潜力,提出项目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引入创新协同思维,在构建经济制度、技术创新与清廉政府建设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采用我国2000-2012年数据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清廉政府建设与经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耦合度不高,经济制度、技术创新协同依然处于低端水平。为此,提出构建基于经济制度与技术创新协同的清廉政府建设体系思路,以推动其实现长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宇  钱水土 《科研管理》2022,43(4):129-138
   本文将绿色金融纳入技术进步偏向理论框架,考察绿色金融影响环境技术进步偏向及产业结构清洁化的内在机理,并通过参数校准与数值模拟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技术进步偏向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绿色金融通过融资规模与融资成本手段影响两类研发厂商的相对利润、研发行为选择及环境技术进步偏向,进而通过直接生产率效应、间接价格效应与市场规模效应影响产业结构清洁化。只有当清洁研发部门融资规模占比或享受利率补贴超过一定临界值时,绿色金融才能成功诱导清洁型技术进步的发生,促进产业结构清洁化;而当清洁研发部门融资规模占比或享受利率补贴低于一定临界值时,绿色金融对清洁型产业产值的提升效应则被污染型技术进步效应所抵消,从而不利于产业结构清洁化。  相似文献   

13.
黄健柏  孙芳  宋益 《资源科学》2020,42(8):1477-1488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多种关键金属材料。本文选取15种清洁能源技术关键金属,从供应减少、需求增加、地缘政治和社会监管4个维度,构建10个评估指标,对清洁能源技术关键金属的供应风险进行定量评估,保障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研究结果表明:①清洁能源技术关键金属的供应风险均处于中风险以上等级,其中铟、镓、锗3种关键金属处于中高风险水平,锂、钴、镉、硒、钼、钯、铂、铜、铝、锌、铁、钛12种关键金属处于中风险等级。②供应减少风险维度中铟、铁、钼、锌、锗、镉6种关键金属属于中高风险,其中铟的风险最高;需求增加风险维度中铟、镓、锗3种关键金属的风险属于中高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维度中有9种关键金属属于中高风险,其中钴的风险最高;社会监管风险维度中有11种关键金属属于中高风险,其中铟的风险最高。因此,需尽快建立关键金属供应安全常态化风险分类管理机制和二次资源回收管理体系,增进与关键金属供应国间的合作,以缓解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的关键金属约束。  相似文献   

14.
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构建外部因素影响农户清洁能源初次应用行为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江西省612个农户调查数据研究外部因素影响农户清洁能源初次应用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经济激励、清洁能源产品属性、感知因素(感知应用清洁能源的有用性与易用性)、环境问题认知对农户清洁能源初次应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激励、自愿活动和清洁能源产品属性对农户感知因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激励、自愿活动对农户环境问题认知也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还发现,对农户清洁能源初次应用行为影响最大是经济激励政策;对农户环境问题认知、感知因素影响最大的都是农户的自愿活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CDM项目的碳排放交易价格明显低于国际碳交易价格,重点研究清洁发展机制下碳排放定价和碳排放现货便利收益。由于碳排放的定价权、询价权及CDM项目的决策权是以碳排放量买方主导,买方利用两个不同碳交易市场信息不对称实现套利行为,买方因持有碳排放现货获得便利收益。  相似文献   

16.
香港素有廉洁之都的美誉,廉洁的氛围为香港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此外,香港高校特别重视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把廉政建设的内容有意识地具体地贯彻在高校德育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之中,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该文从外部条件、运行机制、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对香港高校廉政建设的形式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为加强内地高校廉政建设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潜力及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进步,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缓解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对清洁能源潜力进行量化评估,有助于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决策。本文基于模型模拟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青海省水电势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5种主要清洁能源的发电潜力及价值进行评估,得到了青海省主要清洁能源发电潜力的时空分布格局和数量统计特征。结果表明:①从时间上看,2000—2018年清洁能源发电潜力呈逐年增加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发电潜力较稳定。从空间上看,青海省西部清洁能源发电潜力相对较高,东部较低;州(市)尺度上,玉树州、海西州处于清洁能源发电潜力高值区,西宁市处于低值区;生态功能区尺度上,三江源地区处于清洁能源发电潜力高值区,祁连山地区处于低值区。②从清洁能源结构来看,青海省水电资源潜力最为丰富,2000—2018年水电势能平均发电潜力达到2338.41亿kW·h,其次是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且在实际应用中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渐增大。③2000—2018年青海省清洁能源潜力平均价值为1887.75亿元,未来可获得的清洁能源的经济价值将随着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增长。本文为青海省相关部门了解省内清洁能源的现状和未来开发利用前景,制定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晋荣荣  李世平  南灵 《资源科学》2022,44(4):809-819
农户清洁取暖采纳行为是实现农村散煤长效治理和能源结构可持续变迁的关键。为系统阐释农户清洁取暖采纳行为机理,本文基于汾渭平原农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Probit和OLS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资本禀赋、感知价值与政府补贴对农户清洁取暖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作为一组结构性要素资源,资本禀赋反映了农户“能力大小”;作为一套感知评价系统,感知价值反映了农户“有心程度”;当农户“既有心又有力”时,采纳清洁取暖的行为趋向性更明显。②作为清洁取暖采纳的实际行动者,农户的主体性作用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资本禀赋等结构性要素资源的支撑,农户大概率不会实施清洁取暖;同时,如果没有农民自发自觉地实施收益要求与成本风险规避考量形成的感知价值判断,结构提供的资源也难以转化为清洁取暖的具体行动,即感知价值在资本禀赋与农户清洁取暖采纳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存在。③作为一项激励机制,政府补贴可以通过强化农户清洁取暖利益感知、缓解农户清洁取暖成本与风险压力感知,进而正向调节感知价值与农户清洁取暖采纳行为间的影响关系。据此,本文提出了促使农户资本禀赋积累、提升农户清洁取暖感知价值以及落实政府补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邹乐乐  陈佩佩  吴怡  王毅 《科学学研究》2019,37(9):1702-1711
加快推动清洁技术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路径之一。清洁技术的发展,与研发主体和创新过程密切相关,然而现有文献大多集中于清洁技术的创新过程和结果分析,缺乏对创新源头--研发主体引导作用的探究。本文以产学研的研发主体为对象,基于专利网络的视角,进行中国清洁技术的研发主体特征及演化分析。本文根据2009-2014年间清洁技术领域公开的中国专利样本数据构建网络,通过网络结构分析探讨我国清洁技术领域的研发主体合作模式,并根据主路径分析方法探究我国产学研合作在清洁技术创新中的演进规律。研究发现:在研发主体共现网络中,网络规模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产学研合作的类型逐步均衡;在空间上以北京为核心、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为两翼形成辐射带,且其影响力逐年扩大;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以竞争状态为主,政府需要在现有技术研发态势的基础上强化技术诱导和政策指引。在产学研演进网络中,合作模式逐渐从高校-民营企业为主向研究院所和国企主体转移,发挥研究院所和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影响力成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