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二语习得与磨蚀的关键阈值是指外语学习存在一个熟练水平,为防止外语磨蚀,外语教学的目标应该达到或超过这一目标水平。本文通过介绍二语习得的阈值水平和外语磨蚀的关键阈值水平的确立过程,对比分析了我国外语教学要求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我国外语学习者的水平必须达到或超过关键阈值水平,并加强听说训练才能保持学习者的外语能力。  相似文献   

2.
沿着外语教学法发展的轨迹和Ellis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系统总结,分析了外语教学法与二语习得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二语习得理论引领下的外语教学研究成果对中国外语教学实践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旨在分析Krashen的二语习得假说与我国外语教学的不适合性。从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学习外语的特殊性:1、外语教学不具备大量丰富、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2、外语学习不具备第二语言学习的明确的归附型学习动机;3、外语学习过程是“有意识的”过程,并非“下意识的”“拾遗”过程;4、我国外语学习起步太迟,年龄偏大。由此得出结论:我国的外语教学不能完全照搬第二语言习得假说,而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逐步摸索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外语教学路子。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国内外先后出现了各种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其研究是一个多面的复杂现象,文章旨在通过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并联系我国的外语教学实际,简述二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区别,将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因地制宜地应用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二语习得的概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成为经常研究、探讨的课题。在二语习得理论中,外语和二语、学得和习得经常可以互换,表示其内涵几乎一致,但实际上外语被包含在二语之中,仍以习得为主,学得被边缘化。本文探讨了该理论中的这两组概念,并对Krashen学得/习得假说提出质疑,之后指出“学得是有意识行为,习得是无意识行为”的说法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难以界定;在外语教学条件下,外语和二语、学得和习得概念应明确区分;无意识习得不可能成为主流学法,而主动的外语学得思想才是我国外语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罗娟娟 《考试周刊》2015,(17):94-95
二语习得理论是描述二语习得过程、解释二语习得特征的理论,把语言学习分为自然习得(acquisition)和后天学习(learning)。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主要基于习得——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监察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五种假说,在外语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行为具有相应的借鉴意义,能够指导外语教师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起始年龄和家庭语言环境为参数给出了一语习得、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具有区别意义的定义,概括性地描述了一语、二语、外语三者间在基本特征上的异同.从服务于外语教学的角度整理出一些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概念和对外语教学有较强应用价值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研究与二语习得研究关系密切。经过近40年的发展和演变,二语习得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外语教学注入了许多新的理念。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语言习得自身的规律,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二语习得研究与外语教学研究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外语和二语的区别;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二语习得中的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因素是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中的重要因素。本文以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为理论依据,结合英语教学实践,分析了影响二语习得的情感因素;探讨了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调动学习者自主学习外语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的概念及相关研究,指出关键期假设对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的影响并不确定,在中国外语学习并非越早越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我国小学开设英语课的问题与可行性,并提出了针对我国外语教学实际且符合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小学外语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旨在把二语习得理论运用于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并试图探索一条解决我国外语教学中“费时低效”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课堂内和课堂外创造外语语言习得环境。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语言习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交叉学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本文在回顾二语习得研究发展里程的基础上,介绍国外二语习得的研究。同时本文对20余年来中国二语习得的研究状况也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促进二语习得研究与我国外语教学实践的结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慧颖 《海外英语》2012,(4):133-134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SLA) with a great theoretical support on language teaching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language leaning.From the brief overview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of SLA theories interacted with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related to SLA theories,which help teachers appropriately utilize the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setting of China’s language learning.  相似文献   

14.
班级活力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第二语言习得、教育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班级作为语言学习的基本组织单位,与情感因素密切相关,班级活力在外语学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受第二语言教学的传统理论影响,华语教学仍重纯语言教学而轻文化能力的培养,形成重语言而轻文化的现状。其实,语言教学担负着文化传播的使命,华语教学也不例外。华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华语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二语习得有其自身的规律,对二语习得过程的充分了解有助于外语教学。将二语习得理论运用到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有助于培养新时代所需的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从教学方法的研究转向学习过程的研究,对学习者的个人情感因素中关键变量之一的外语课堂焦虑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外语课堂焦虑作为一种情感过滤因素,极大地影响着英语学习.为此,首先对外语课堂焦虑研究进行了回顾,继而分析了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外语课堂焦虑的来源,最后提出从改革教学评价体系、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元认知策略、利用网络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等方面来减轻和控制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外语课堂焦虑,从而促进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外语课堂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8.
二语是指除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而二语习得就是习得除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根据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母语只对外语学习具有负迁移(干扰)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观点逐渐变得片面化,不能反映出语言学习的本质。基于此,以语言普遍性理论、早期二语习得研究理论和学生自身学习经验为基础,全面介绍语言迁移以及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以期促进业界充分认识母语对二语学习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并通过积极地开展母语与外语的双语教学,发挥出母语最大限度的正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小学英语教育已在我国广泛开展。从理论上讲,外语学习开始得越早,成果越明显。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外语条件下,小学英语教育要取得成功,英语教育者必须解决好诸如师资问题、教学重点、班级规模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角度讨论了这些问题对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