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论王维诗歌的“神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到神韵诗,王维诗歌当首屈一指。然而,“神韵”二字在王维诗歌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起了何种作用?它赋予王维诗歌以哪些特征?是哪些因素,在什么情况下造就了王维诗歌的这种“神韵”?诸如此类的问题,尽管前人已有很多论述,恐怕还值得再费一番功夫。王维诗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其诗具有入画、通禅、协乐等特点,“诗中有画”、“字字入禅”、“宫商迭奏”等便是代表性的意见,至今仍有某种权威性。今人更对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大诗歌理论,王士祯(王渔洋)的神韵说历来众说纷纭。论文从神韵说的产生、含义、在诗中的体现及对此说的评价等四方面重新解读神韵说。与成说相反,认为将《秋柳》四首作为王士祯神韵诗的代表作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大诗歌理论,王士祯(王渔洋)的神韵说历来众说纷纭。论丈从神韵说的产生、含义、在诗中的体现及对此说的评价等四方面重新解读神韵说。与成说相反,认为将《秋柳))四首作为王士祯神韵诗的代表作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王士禛的诗歌以“神韵”说为指导,强调言外之意,含蓄蕴藉,深得诗之本旨和艺术创造的真缔,并与清初变化了的社会心理合拍,受到皇权的关注和眷遇。其神韵诗追求文外之美,冲和淡远,风致清新,继承王、孟一派的家数,含情绵渺而纡徐曲折,惨淡经营却不露斧凿痕迹,音节流利跌宕,词句明隽圆润,令人回味遐想,把我国诗歌的传统精神和古典审美特征张扬到极致,在诗歌史上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杜甫在诗中对“马”作了丰富多彩,形神毕肖的描绘,最能体现其“凌云健笔意纵横”诗歌神韵的要数“天马”意象。“天马”的劲健骨力和骁腾神采正体现了杜甫所追求的诗歌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6.
诗贵含蓄,含蓄是诗歌的一种属性,是诗歌艺术必备的艺术因素和美学特征,是我们民族善于节制内心感情的心理素质的反映,它体现了诗歌的神韵、格调、灵性、肌理。含蓄具有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因此,我们应从诗歌创作中重新超越它。  相似文献   

7.
清初王士祯是大家所推重的一代宗匠。他标举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意境,也就是要求诗歌要清澄蕴籍含蓄,不可直写无余。王士祯对于做诗,有其鲜明的主张,这就是“神韵说”。他把神情韵味作为诗的最高境界,以清澄妙远的神韵为宗。  相似文献   

8.
禅的兴起对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参禅在于炒悟,作诗也在于妙悟,妙悟沟通了禅与诗。禅对诗的渗透,促成了以禅喻诗,化禅境入山水,增加了诗的意境。禅开启了诗的神韵,将妙悟注入诗论,对文艺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歌是美国“深层意象”派领袖罗伯特·勃莱的创作源泉之一。他非常喜爱中国古典诗歌,并在创作时有意识地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结构、意象、意境、典故以及诗书画结合的多元整体艺术观等。勃莱的仿中国诗极富中国色彩,但是,由于中美文化的隔膜,这些诗歌并不真正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神韵。  相似文献   

10.
王士禛诗歌在神韵说指导下,追求言外之意,含蓄深婉,深得诗之本旨和艺术创造真谛,纠正了明七子貌袭而“神”遗之失,弥补反复古派强调个性之真而忽略诗“韵”的偏颇,与清初变化了的社会心理合拍,触及感伤的时代情绪和失落心态,也为传达志找到安全合宜的形式。而雅正清远的神韵之什,又是营造稳定、太平的“盛世元音”,被皇权着意选择,以之“振兴诗歌”,扶轮大雅,他也受到康熙帝的眷遇和擢拔,登上诗的“开国宗匠”之位。这除了个人的因素外,也是诗歌自身发展与历史、时代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王士祯为清初文坛盟主,晚年曾作《渔洋诗话》一书,记往年逸事,忆平生所见,评点得当,情感真挚。俞兆晟言诗话为先生"怀旧之深情",此言不虚。王士祯通过诗歌鉴赏,从所见诗作的形象美与意象美中找寻神韵之境的清真古澹。  相似文献   

12.
伟大诗人杜甫具有善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即使在其为数不多的七言绝句中也体现得比较充分。其对七言绝句题材的开拓主要是以联篇绝句反映重大政治题材和以绝句论诗;对抒写个人感兴等传统题材的新变主要是以描述等手法具体细致地摹写景物以表达其闲适之情,此与传统七绝力求浑然悠远的风格以及主要抒发送别、宫(闺)怨等情怀有所不同,显示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在杜甫以后历代论诗绝句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以看出在后人心目中的杜甫是什么样子的。先说一个小插曲,据唐人孟棨《本事诗》记载,李白有《戏赠杜甫》一诗,曰:“饭颗山前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为问因何太瘦生,总为从来作诗苦。”清人仇兆鳌曰:“此诗,唐人谓讥其太愁肝肾也。今按《李集》不载,洪容斋谓是好事者为之耳。李杜文章知己,心相推服,断无此语,且诗词庸俗,一望而知为赝作也。”或许洪、仇的看法是正确的,但这首诗写出了杜甫作诗  相似文献   

14.
苏轼知密州时期创作成绩斐然。为怀念前妻王弗所作的《江城子·十年生死》虽然在悼亡词形式上有所继承,但于内容上则为开拓,当为第一首格高千古、影响后世的悼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集苏轼多年词风探索成果于一身,厚积薄发,终于成为开启词史上豪放一派的壮词;苏轼修葺而为千年名胜的超然台在当时已是名满天下,苏轼登台而作的《望江南·超然台作》用诗语描绘了北方小城的美丽春景,又富有哲理,堪称景妙论高、千年未解的的超然词;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仅为中秋绝唱,又以诗词形式集中国中秋文化之大成,对中国传统中秋节的赏月、美食与团圆的文化内容以诗词的形式进行了固定化,成为中秋文化的典型代表诗词、中秋诗词当之无愧千古佳作。此四首作于密州的佳作,应当誉之为"密州四曲"。  相似文献   

15.
边贡是"前七子"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弘治四杰"的中流砥柱。虽然其影响不足与李东阳、何景明相抗衡,诗学理论也不足与谢榛相左,其在有明一代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他那沉稳飘逸的诗风取向对同乡后辈王士禛的诗歌尤其是他的神韵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他对王士禛创作的影响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创作风貌如何被后代诗人继承发展的,而且可以看到明清诗歌之间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6.
李白的山水诗境界开阔,飘逸流转.这种审美特征的形成,离不开李白独特的取象方式.借鉴影视镜头理论来看,李白的山水诗常常使用"移动镜头"和"长镜头"取象,因而山水景物富于动感、完整连贯,并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我"为主而山水为从,无限风景眼前流过;"以我观群动,以动开万境".王世贞所言"太白佳境"恰是运用"长镜头"和"移动镜头"取象法所产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的一代诗豪.他的诗歌创作道路可分为四个时期.他的诗歌的思想内容可分为学习民歌诗、政治抒情诗、怀古咏史诗和山水闲适诗四个方面.他的诗歌艺术特色是取境优美、精练含蓄、韵律自然,直接继承并发扬了盛唐诗歌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的且颇具特色和影响的一位诗人,其诗借助于心象与物象的融合,借助于繁丽意境的创设,把丰富、深邃、多义的内蕴充分地表现出来,使读者体味到诗人丰富复杂的心理与情绪,具有不可言传的意蕴美,也因之形成了李商隐不同于他人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9.
The Road Not Taken is one of the beautiful poems written by Robert Frost,a famous American poet. The conception of the poem is very skillful,though its language is simple and natural. The poet enjoys applying ordinary content,concise and modest lines to display his profound thought and philosophy,which is his most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 The thesis will try to analyze the theme of the poem by explaining the content and reveal the poet's implication toward l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