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领导近日向新闻界提出破解新闻报道四个难题:破解正面报道难,在增强宣传的影响力上下工夫;破解树立典型难,在增强典型的感召力上下工夫;破解舆论监督难,在增强监督的公信力上下工夫;破解新闻创新难,在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上下工夫。应当说,这四个难题是目前国内新闻界普遍存在的难题,也长期为受众所诟病。要有效予以破解,需要新闻界自身的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但这四个难题之所以成为老大难,关键似乎并不在新闻界,而在新闻界外头,尤其在掌握着主要行政资源的“上头”。因为中国的现实国情是,在很多时候,媒体用什么稿、怎么用并不是自身能…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11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会新闻界迎新春茶话会上提出,要努力破解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的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这"四难"。其中提到破解舆论监督难时,他指出:"破解舆论监督难就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问题。舆论监督实际上也是正面报道.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舆论监督有利于我们发现不足、提升认识、改进工作。”舆论监督也是正面报道,这就为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舆论监督的功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难”,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共同体会。记者采访受阻,有时遭到围攻或殴打,加之法律救济相对滞后,从事舆论监督工作的记者、编辑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有如履薄冰之感。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不仅要敢于监督,还要善于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就必须要讲究报道策略。 舆论监督报道策略是记者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为达到报道目的而采取的合法手段及方法。从我国舆论监督的基本情况来看,有效的舆论监督报道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准确定位。定位策略是舆论监督策略中最…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努力破解“四难”,即正面报道难、典型报道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破解新闻宣传“四难”,贵在创新,重在实践。为此,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动员,大力改进文风作风,努力钻研业务,实践新闻创新,集中从“短、深、贴、实”四个方面入手求得突破。  相似文献   

5.
从事报纸舆论监督工作的人都知道,舆论监督有“四难”即选题难、采访难、见报难、处理难。如何破解这“四难”?1996年以来,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采写和编发了大量有穿透力和冲击力的报道,其中有七篇报道获全省、全国地市报好新闻奖。  相似文献   

6.
(一)舆论监督,身处“叫好”与“犯难”之间,好不尴尬。党和政府历来强调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人民群众对之更是拍手称快。然而,谁都不能否认舆论监督之难。连连发生的血腥报复案件,将之说得明明白白。“叫好”与“犯难”,实际上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舆论监督的备受重视与不可或缺。那么,舆论监督究竟难在何处?  相似文献   

7.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具有告知、启迪、监督三大社会功能,承担着“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三大重任,有人通俗地称之为“解渴、解惑、解气”。开展舆论监督既是党和政府赋予媒体的使命,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但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舆论监督经常会陷入“稿件采访难”、“谢绝人情难”、“摆脱纠缠难”、“应付官司难”的“四难”境地,遭遇一些尴尬。[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10年2月,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对河南省新闻界提出:要努力破解新闻宣传中普遍存在的“四难”,即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破解“四难”的提出可以说是我省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拐点。经过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年来的积极探索和钻研业务、改进文风、勇于创新的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监督报道在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上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党报必须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一篇好的监督报道不仅要准确反映百姓诉求,更要借助相关政策机制、联合各职能部门共同解决难题,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形成同类问题解决的长效机制。党报的监督报道栏目不能做民生问题的旁观者,而是要将栏目当做解决民生难题的一环来看待。“民生调查”是北京日报专门承担舆论监督报道的民生新闻专栏。  相似文献   

10.
许哲平 《新闻实践》2001,(12):49-50
新闻媒体要正确地行使舆论监督,方法、策略、尺度十分重要。 (一) 有关资料表明,自1987年上海出现建国以来第一起新闻官司后,全国新闻官司已有2000多起。从事批评报道的记者、编辑顾虑重重。究其原因,除了外界的压力和阻力,也有新闻界自身的问题,包括方法问题,无形中束缚了自己的手脚。舆论监督与一般新闻报道相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这不奇怪。从当前来看,批评报道面对的主要有“五难”:采访对象配合难,部门领导支持难,报道的分寸把握难,说情之风抵挡难,批评报道刊出之后难题多。  相似文献   

11.
搞舆论监督不能不考虑到“度”的问题。“度”有态度、力度、密度、速度与准确度之分。 首先是态度问题。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要本着扶正祛邪、治病救人的态度,要注意社会影响与效果,力争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工作。党政部门对批评报道要“开、好、管”.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积极支持舆论监督,并学会运用舆论监督指导和推动工作。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检查、推动工作,加强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纪检、监察等部门同新闻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有利于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取得广大干部和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强化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闻监督报道受众不满意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舆论监督研究”课题组,抽取全国9个省(直辖市)作为调查地区,对新闻从业者和广大受众进行抽样调查(见《新闻与传播》2003年第5期《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中有3点应引起重视:1、普遍反映舆论监督对象的层次偏低,批评最多的是“行业不正之风”,舆论监督最多的是“一般干部”。2、舆论监督报道一般化,监督力度不够。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舆论监督报道“不敢碰硬”、“批小不批大”、“只打‘死老虎’不打‘活老虎’”等。3、新闻从业人员普遍反映舆论监督难。  相似文献   

13.
“监督难”,“难监督”,这是媒体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何使舆论监督性节目走出这个怪圈,保持长盛不衰。下面谈谈我们办舆论监督性栏目创新和探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孙克勤 《青年记者》2006,(12):65-65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使命,也是新闻记者的光荣职责。但在实施过程中,记者普遍反映舆论监督比较难,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一些单位和个人总是不愿意被监督,不愿意听逆耳之言,因此客观上对舆论监督报道的写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选题要准舆论监督的内容要选择那些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是我们党和国家民主监督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但是与中央、省级媒体相比,舆论监督一直是地市党报的薄弱环节,表现为畏难情绪大、监督声音弱、社会效果差,处于“难监督、监督难”的窘境。舆论监督如何才能做到“帮忙而不添乱”,真正发挥  相似文献   

16.
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监督社会,特别是关注可能导致社会发生恶性运行的“坏人坏事”或“好人错事”,对此所进行的揭露、批评和报道就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因此,批评报道是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但作批评报道难是学界和业界所共知的,地市报由于所处的人缘、地缘因素使其所作批评报道更是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7.
所谓“分寸”,就是“界限”、“尺度”、“深浅”。批评报道是大众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党和政府运用媒体在施政工作中进行新闻舆论监督不可缺少的重要依靠力量。但是,批评报道也是把“双刃剑”,做好了,有利于改进工作,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做不好。也会添乱,也会损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如何消除批评报道所容易引发的负面效应,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正面效果,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实行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重要使命,我们不但要敢于监督,而且要善于监督,讲究监督的策略和艺术,把握好分寸,使舆论监督产生最佳效果,这样才能做到批评的现象是消极的,所起的作用却是积极的。那么,怎样做好批评报道“分寸”的把握呢?  相似文献   

18.
刘旭 《新闻界》2001,(5):56-56
新闻舆论监督难,地方党报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更难。难就难在新闻舆论监督是一柄威力巨大的“双刃剑”,操作难度很大。那么,地方党报就放弃这一重要阵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地方党报面向基层、贴近实际、接近群众,处在舆论监督的前沿阵地,更应该不辱使命,肩负起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重任,迎难而上,积极探索有效的运作方法,力求有所突破。把握时…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难易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难不难?难又不难。说它难是因为舆论监督不是表扬、不是歌颂,是批评、是监督。有些同志看到针对自己的批评报道,能闻过则喜、闻过则改。然而却有少数人,看到对自己或单位的舆论监督及批评报道,闻过则怒、闻过则跳。比如,河南省泌阳县县委副书记李海洲在全县...  相似文献   

20.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广电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要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坚持新闻舆论监督的“三度”不减,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把舆论监督的重点放在民生领域,掌握对外与对内的尺度,加强稿件把关和记者监管,做到四个“有利于”,确保导向正确,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