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年了!过年了! 如果不是10岁的儿子在鞭炮声中快乐地呐喊,我似乎感觉不到要过年了。过了40个年头,“年”的概念更模糊了,特别是爹娘过世后,年好像越来越远,年味越来越淡.因为我一直觉得有爹娘在才像过年。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们一起回家过年 春运、回家、过年,年末的这个时候.这些词总是牵扯着亿万人的心。据报道,仅广东一省,2010年春运的预计人次就达1.38亿。是什么让国人如此热衷于过年?这其中不仅有传统文化心理的继承和延续.也有国人心中浓烈的思乡之情和团圆梦想的牵引。儿女的深情呼喊.父母的引颈期待.过年的团团圆圆……勾着长年漂泊的打工一族的心,回家过年是他们积聚了一年的期盼。  相似文献   

3.
断爱近涅粲     
有人说过年是“年关”.年纪愈长.愈觉得过年是一个关卡:它仿佛是两岸峭壁.中间只有一条小小的缝,下面则水流湍急.顺着那岁月的河流往前推移.旧的一年就在那湍急的水势中没顶了。  相似文献   

4.
村庄的春节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小孩子人人都盼着过年。父亲常会打趣地在临近过年时对我们说道。只是后来改了:大人盼赚钱,小孩盼过年。临近过年,也许是辛苦一年,没有张罗到什么钱,过年也自然紧巴巴的,才会那么叹叹气地说出来。那会子也没懂是什么意思。过年有新衣穿,过年有好吃的,过年还可以拿压岁钱,只知道这些。  相似文献   

5.
《中文自修》2010,(4):50-50
以“过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爆竹声中一岁除。一年又一年,同学们在“过年”中,逐渐成长,在辞旧迎新中感受生活。这其中浸润着中华民族习俗,有我们对新的生活懂憬和喜悦,也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相似文献   

6.
叶军 《小火炬》2012,(1):75-77
过年喽!过年喽!噼里啪啦放鞭炮.锣鼓喧天耍龙灯!  相似文献   

7.
开心一刻     
《今日教育》2013,(3):69-69
年货有话 年画:俺是个临时工.一到过年时俺最忙,而且提供上门服务。俺的工作表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8.
过年记事     
赵凯宁 《作文》2023,(2):42-45
<正>进入腊月,过年便成了中国人挂在嘴边的话题。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计划,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打算。过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时光。可也有让他们头疼的事儿——语文老师很可能让写“过年记事”的作文。看清楚,“过年记事”,写记叙文,那你知道怎么写吗?有个小孩子很可爱,他连珠炮似的问我:什么是“过年”?年该怎么过才好?“过年”这个词是名词还是动词?……这,还真需要解释一下。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我是在乡下姥姥家过的,每年过年,姥姥都会给我穿上她一针一线缝制的新衣服。我穿着新衣在镜子前臭美,心里别提多高兴!所以,总是盼过年,因为过年就有新衣服穿,还有肉丸子吃。过年的时候,姥姥、姥爷给我们每人分一份炒得香喷喷的花生、瓜子,还有甜甜的糖块,吃在嘴里,香甜香甜的。过年那几天,是我们最幸福的日子。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我是在乡下姥姥家长大的,每年过年,姥姥都会给我穿上她一针一线缝制的新衣服。我穿着新衣在镜子前照来照去地臭美。心里别提多高兴啦!所以,那时总是盼过年,因为过年就有新衣服穿,还有肉丸子吃。  相似文献   

11.
过年     
小时候,过年,有新做的衣服穿;过年,有大块的肉解馋;过年,有父母长辈给的压岁钱;过年,有噼噼啪啪的鞭炮来点燃……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学习》2011,(10):26-29
一、命题作文 1.心花 2.生活在高科技时代 3.过年的味道 4.闪亮的一刻  相似文献   

13.
气球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过年、过节、庆典、剪彩都离不开它.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它的用途也很大.  相似文献   

14.
如今农职中校长怕过年责任编辑于志晶“欢欢喜喜过大年”.是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的传统。过个好年.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将和和美美事业发达,所以这句话还包含着美好的憧憬和善良的期盼。可是,四川省邻水县合流职中的刘国荣校长却没有这种心境,他来信说.如今他怕过年…...  相似文献   

15.
过年,是守着“空巢”的父母们最热切盼望的日子。为了享受这段全家团圆、儿孙绕膝的美好时光,长辈们精心准备着、期盼着。然而,小辈们的过年意识却在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过年不回家了,他们想利用这段时间去外地旅游或躲在一个地方休息;他们不再精心准备礼品.而是仅仅寄钱回家,权作对父母期盼了一年的安慰。  相似文献   

16.
李剑红 《家长》2015,(2):52
小时候我是在乡下姥姥家长大的,每年过年,姥姥都会给我穿上她一针一线缝制的新衣服。我穿着新衣在镜子前照来照去地臭美,心里别提多高兴啦!所以,总是盼过年,因为过年就有新衣服穿,还有肉丸子吃。过年的时候,姥姥、姥爷给我们每人分一份炒得香喷喷的花生、瓜子还有甜甜的糖块,吃在嘴里,香甜香甜的。过年那几天,是我们小孩子们最幸福的几天。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回到市里爸爸妈妈身边上  相似文献   

17.
张学友张学友每年新年都会买一双红袜子过年。他说:“从小到大都是穿新袜子过年,价钱便宜,只要是红色就可以了,因为红色有贺年气氛嘛。”在学友的影响下,连罗美薇也习惯过年要穿红袜子  相似文献   

18.
春节又叫大年,是中国民间最大的节日.小的时候一提过年,早早就盼上了。那时觉得过年真有意思。现在想来,春节如此有吸引力,当时确是发挥了几个功能:如提高消费、改善生活;精神聚乐,合家团聚;充实休闲,丰富生活;敬老爱幼,祭祀上苍;欢呼春天,祈祷丰收等。可是,最近几年来,人们普遍觉得过年没意思,而且也越来越不会过年了,出门走在街上,寡活得很,和平常似乎没啥两样。究其原因:一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平素消费与年节没什么质的差别,春节失去了往昔*集中消费”的意义;二是受市场经济影响,人都越来越忙,人情味日趋淡薄,…  相似文献   

19.
老古 《初中生》2013,(4):16-17
悦读提示:现在过年,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那是寻常事儿。古时候,一没有电视机,二没有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就更无从说起了。那么,在没有春节联欢晚会的古代,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呢?那些古代的名人们,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过年方式呢?  相似文献   

20.
老舍过年     
我这里所说的老舍过年是指老舍先生50岁以后的过年。过年之前,腊月是最忙的,有严格的日程。最早的准备是"腊八蒜"。喝腊八粥那一天,要开始泡腊八蒜。北方人吃饺子要蘸醋,就蒜瓣。而泡腊八蒜可以一举两得,得到有蒜味的醋和有醋味的蒜,都是佐食饺子的好配料。腊八蒜泡到过年时,蒜瓣的颜色会由白色变成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