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美丽的秋天     
李明瑛 《今日教育》2006,(10):16-16
活动目标: 1、了解秋天主要季节特征,欣赏秋天美丽的自然景象。 2、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情感。  相似文献   

2.
活动一:综合活动《美丽的秋天》教材简解:大班幼儿对于季节变化已有了一定的了解,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孩子、大人都开心的季节。这个主题就是利用各种资源,让孩子的活动从活动室走向广阔的天地,开拓他们的视野,也丰富他们的生活感受。"捡落叶"、"去秋游"、"摘果子"等一切活动,都让幼儿在玩中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发现自然,使他们的感觉变得敏锐,思维变得活跃。积累了这些经验,让幼儿积极的畅想秋天的美丽!  相似文献   

3.
自然角是幼儿认识自然的窗口。为了充分发挥自然角的作用,我们根据科学教育的需要和四季的变化不断更新、充实自然角内容。秋天,我们是这样布置自然角的。一、果实和种子 1.丰收角。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让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收获劳动,把收获的果实放在自然角里展览。  相似文献   

4.
活动一:语言活动《秋天的画报》教材分析: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黄澄澄的梨、金灿灿的苹果……用多彩的颜色和好吃的水果来描述秋天,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秋天,又给人以视觉和味觉上的享受。我想,一首好的幼儿诗歌,不仅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还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案例背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万物生长成熟的季节,这个时候是与金色、丰收密不可分的。幼儿园因为它的来临也到处洋溢着秋天的气息。在大三班全体家长的协助下,我们创设了自然角。自然角中有孩子从家里带来的各种植物及饲养的金鱼、乌龟等。日益完善的自然角不仅将自然带入了幼儿园,使幼儿园更显生机,也为孩子创设了小自然空间,体验自然美。案例描述:在多日的观察和幼儿早起晚归中,有一天终于发现了线索。  相似文献   

6.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树的变化是秋天的一个显著特征,其中蕴含着很多的教育价值。因此,我园确立以“树”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活动。我们小班老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决定通过美术活动手指点画“树妈妈和树叶宝宝”让幼儿来感知树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季节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自然教育。现在提出季节教育这一说法,不是为标新立异,而是想用季节教育将分散的幼儿园自然教育串起来,化笼统的自然教育为具体的自然教育,让自然教育变得可操作,让幼儿园现有的关于春天、秋天等的教育不再零碎随意。  相似文献   

8.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喜欢花草树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各种植物以及琳琅满目的果实总是非常感兴趣。幼儿愿意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根据幼儿的需求及兴趣,我设计了“秋收乐”这一主题系列活动,意在让幼儿观察生活、熟悉生活、尝试生活,激发幼儿探索秋天奥秘的兴趣,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李安峰  卢巍 《山东教育》2009,(11):41-42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在我们开展的“秋天”主题活动中,通过采摘、收获、品尝、造型,幼儿充分认识了秋天的各种蔬菜、水果。为了让幼儿更真切地感受秋天的美好,我们把秋天收获的果实巧妙地设计、制作成了美观又好玩的布制玩具,并借助“BALABALA舞”这种轻松欢乐的表现形式,引导幼儿探索与果实玩具一起玩的各种方法,让孩子在充满动感的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是多彩的季节,为了让学生在这个多彩的季节中去发现、去探索、去感知、去欣赏秋天的美丽和馈赠,同时激发和培养他们探究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10月16日,温岭市大溪小学组织开展了以“寻秋天足迹·享秋意时光”为主题的秋季研学活动,针对低、中、高年级学生分别设计了不同类别的活动课程,让孩子们充分与自然亲密接触、乐享美好的秋意时光。  相似文献   

11.
秋天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秋天是一个让人充满想象的季节。你看,下面两位小朋友笔下的秋天多美啊!你家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拿出彩笔画一画,拿出铅笔写一写吧!  相似文献   

12.
秋雨     
5月1日 星期一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秋天是一个有雨的季节。  相似文献   

13.
张家娣 《新课程研究》2009,(11):28-28,36
《秋天在哪里》是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主题之一。本课旨在通过观察秋天的天气、动植物等的变化,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欣赏秋天的美,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秋天在哪里》是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主题之一。本课旨在通过观察秋天的天气、动植物等的变化,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欣赏秋天的美,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一、冬天的世界幼儿需要几年时间来理解季节的交替。冬天到来了,但幼儿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了解周围环境发生的变化。即使在南方少雪或无雪的地区,也应让他们了解季节的交替。常绿树和落叶树●冬天里,要让幼儿探究一下哪些是常绿树,哪些是落叶树,并尽可能让他们的视觉、触觉和嗅觉共同参与。要求幼儿指出常绿树的针叶与他们秋天收集到的树叶有什么不同,向幼儿解释常绿树一年到头不  相似文献   

16.
教材简解:幼儿天生就具有和自然亲近的本能,能够以自身的感受体验自然的喜怒哀乐。但是幼儿所能学到的关于自然界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然界是充满美好和神奇的。于是,我们就在班上组织幼儿展开讨论--秋天的事物在变化吗?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呢?发动师生共同收集事物变化的材料,由此而产生了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发现秋天的变化,引发幼儿有良好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秋天在哪里》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一个主题。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生活,我设计了“秋天的发现”、“秋天的描述”、“秋天的对话”三个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学会用各种方式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学会在描述、赞美秋天的活动中感受秋天的美,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学会在观察、探究自然的活动中保护自然,从而让孩子们真正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18.
秋天是一个美丽、多彩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我们应多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带幼儿外出游玩,地点的选择很重要。过去,我们总喜欢选择儿童乐园、游艺场、动物园等大公园。那里游客很多,幼儿注意易分散。为了孩子的安全,老师还得不断地提醒幼儿搀好手、别掉队,因此无法引导幼儿较好地进行观察、感受。最后,老师疲惫不堪,幼儿也玩不尽兴。现在,我们常常到那些人少的小公园去游玩,这样就不必担心孩子走失。幼儿呢,也不再受排队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设计思考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让幼儿亲近自然,发现自然中的许多现象,从而培养幼儿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能力。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都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植物与动物都有了很明显的变化,而孩子们被这些变化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也渴望通过观察在大自然中寻找答案。于是,我设计了本次主题活动《春天来了》,希望通过本次主题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20.
愉快的秋游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秋天,我和伙伴们一起去秋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