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陀山是舟山古代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普陀山不仅是各国商船避风及候风候潮的港口,更是南来北往中外商客祈求航海平安,得以心灵慰藉的场所,是古代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心灵港湾。舟山与其他沿海城市港口相比,其在古代东亚"海上丝绸之路"地位及作用主要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2.
舟山作为古代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十分独特的作用。舟山拥有博大精深的海洋文化,普陀山佛教文化,至今已逾千年,逐渐演化为东南亚乃至世界观音信仰的中心。舟山作为中国东部重要海上门户,自然成为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前沿舞台,也是中外文化荟萃的重要窗口之一,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体系空间布局的演化机理,基于集散性分析理论和可视化分析软件深入分析长时间序列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体系集散趋势变化。结果表明:1979—2015年沿线港口体系经历了"分散—集聚—分散"的集散趋势演化过程和"两极主导—东亚-东南亚主导—中国主导"的空间布局演化过程,并合理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维持"分散"趋势和"中国主导"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古代朱家尖的地理环境、历史记载、文化遗存等多方面进行考证,提出古代朱家尖是浙东"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朱家尖、普陀山、沈家门构成浙东"海上丝绸之路"的"普陀金三角"。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决策我国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港口投资和航线开辟,基于海运网络结构特征分析沿线港口分布特点和港口失效后网络效率的变化趋势;通过对班轮运输连通指数的定量计算得到沿线各国的连通程度及其变化幅度;从海洋地理视角研究沿线各重要海峡对海运网络连通性的影响。研究显示:位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端及中间的中国、欧洲和新加坡的港口节点度较高,而其他区段的东南亚、非洲港口节点度较低;网络的连通性在面对蓄意攻击时十分脆弱;尽管中国及欧洲各国的连通指数较高,且增长较快,但沿线国家的连通指数普遍较低且增长缓慢;位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干线通道是影响连通性的软肋。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海上运输体系一体化建设,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简称港口)进行类型化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港口竞争力进行评价与排序。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港口进行分类。港口竞争力的排序结果表明,运用聚类分析对港口进行分类的结果是合理的。对各类港口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角色定位与内容分工进行规划,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气象学、航海学视角,深入研究和揭示东亚季风洋流与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利于科学认识和理解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形成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从历史学、考古科学的视角,考察和分析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的历史发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发展前景,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一个凸现舟山历史文化主要特点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新海上丝绸之路中将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舟山群岛与"海上丝绸之路"、舟山群岛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舟山群岛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海上丝绸之路对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历史借鉴意义等方面,对舟山群岛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了论说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北辛文化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青岛就已经开始融入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中了。青岛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过程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加快青岛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之中。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及港城关系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及港口城市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推动沿线国家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Google Earth和Landsat遥感数据及集装箱吞吐量统计数据,采用GIS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8个重要港口(不包括中国港口)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相对集中指数(RCI)进行改进(引入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城市发展的表征参量),评估沿线港口及港口城市的港城关系状况。研究发现: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港口面积区域化特征明显,港口面积整体呈"西部大东部小"的区域分布格局;2)港口面积变化(0.01~4.93 km2)及面积变化比例(0.01~5.07倍)分布情况均存在区域分异特征,各区域(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非洲)港口面积变化差异较小,港口面积变化比例差异较大;3)港城关系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化特征,欧洲地区港口对城市的作用关系相对较强(2017年平均RCI约为2.98),亚洲地区港口对城市的作用关系相对较弱(2017年平均RCI约为1.51)。研究结果可为海外港口及港口城市腹地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