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花篮     
推荐理由:女孩子们都爱玩的游戏,乐乐姐姐也不例外。道具:无人数:3人以上 游戏准备:大家先手拉手站成小圆圈。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其中一名同学将自己的一只腿倒钩着放在旁边两同学的手上单脚站立。然后,所有参加游戏的同学依次将自己的一条腿放在另外一名同学的臌垦上,所有同学将腿搭好后,最先那名同学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同学的腿上,“花篮”就算编好了。  相似文献   

2.
入冬不久,班内部分学生悄悄热上了“两包”:女生玩沙包,男生“砸”纸包。刚开始是在活动区———操场上,后来由于天气骤然变冷,风也很大,孩子们便将游戏转入了“地下”———教室内后面的空地,那里变成了争强斗胜的战场。无论是课间10分钟,还是中午,总有人在那里玩“两包”游戏。一天中午,校长听到教室内有人喧哗,便悄悄走了进去。孩子们玩得正在兴头上,竟没有发现校长站在旁边,被捉了个正着。又是背《小学生守则》,又是严厉批评,还把他们交给班主任———我处理。怎么处理?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为人师者怎能扼杀孩子们的天…  相似文献   

3.
与简单粗暴的罚站不同,陪伴老师安静地站立是有温度的,有力量的。为了保证安全,学校要求孩子们不得在楼道奔跑打闹,除了加强教育,还特别派值周老师进行巡查。值周上岗的第一个课间,小华就进入了我的视线。我走过去拦住了他,把他叫到一旁谈话。但他似乎并没有丝毫的触动,游离的目光依旧追随着四周游戏的同学。第二节课的课间,我早早地来到了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大班音乐观摩活动中,我和孩子们玩起了“锄草”的游戏。孩子们扮演的“苗儿”因游戏情节被“判死刑”后,就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于是,我按照预设的“吹仙气救死苗”的游戏方法暗示孩子们从地上站起来。可我吹了好几口“仙气”,趴在地上的孩子们依然一动不动。出现这种状况,我事先是没有想到的,但是活动不能就此停止,因此,我及时作了调整。我说:“可能是刚才老师吹的仙气不够,这次我用力吹,一定能救活你们的。”可我吹完后发现趴在地上的“苗儿”仍然一动不动。这是怎么回事?几百位教师正在看着我呢,怎么办?突然,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  相似文献   

5.
孩子们课间游戏时喜欢边游戏边唱儿歌。例如跳橡皮筋时,边跳边唱:“小皮球,香蕉梨,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玩者特别开心,听者也觉颇有韵味。看着孩子们倒背如流,投入忘我的情景,我萌发了引导孩子们编儿歌的想法。于是我找来一些儿歌书籍,指导孩子们阅读儿歌,形成一定积累,从中感悟儿歌的基本特点。儿童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引导孩子们开始创作。孩子们熟悉的跳跳鼠、呼啦圈,成了他们的抢手创作题材。有的孩子编写的跳跳鼠的儿歌:“单脚跳了双脚跳/再来比比松手跳/你跳跳,我跳跳/看谁技术高,看谁方法妙/看谁赛过袋鼠…  相似文献   

6.
阳光灿烂的九月。海滨城市。繁华喧嚣中的一处净土。我与我的53个小精灵相逢——握手——拥抱。刚刚成为小学生的小不点儿对学校的一切既感到好奇又感到陌生。宇恩每天哭着来上学,打了铃还站在门口默默地流眼泪;林滢一打下课铃就背着书包要回家;孙寅初一边上课一边咬手指头……为了让他们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我开始了“婆婆妈妈”的“啰啰嗦嗦”:一打上课铃就站在教室门口示意大家该安静了;一打下课铃就赶到教室通知小朋友上厕所(要不一上课就该想WC了);每天早晨看着孩子们把早餐吃好;课间时时叮嘱:做有“意义”的游戏,不要追跑,避免受伤;…  相似文献   

7.
学校图书室门口的树荫下,每逢课间常常围聚着一群孩子,他们伏在地上在玩玻璃弹珠的游戏。因此不论寒暑,这儿总比校园里的其他地方要热闹些。原本这个景象是我偶然发现的,也不曾往深处想,可有一次图书室尹老先生的一番话引起了我的深思,老先生说:“孩子们只剩下这一点泥土地了,所以一下课就来,我这倒是热闹得很。”望着窗外孩子们活跃的身影,我心里蓦然一动,“只剩下这一点泥土地”这具有禅意的暗示让我的思维活跃起来。环顾校园,留给孩子们的泥土地确实很少了,几轮“现代化”下来,几乎所有的地面都已经成为坚硬的“水泥土地”,孩子们远离泥…  相似文献   

8.
一亩心田     
午饭前和孩子们做手指游戏。突然,座位上安静的辰辰站起来走到我面前,指着我的手说:“老师,你的手怎么了?”我说:“我不小心烫着了!”  相似文献   

9.
课间,孩子们都喜欢打陀螺。有一天,莫运林拖着周申法来“告状”:“老师,他把我的鞭带扯断了,他不陪!”周申法很委屈地说:“又不是我故意的,是我们玩陀螺互撞的时候,两人的鞭带扭在一起,我一拉,他的就断了。”有的由于不注意鞭带抽打在别人脸上,引起了争吵。这些现象的发生都说明孩子们在游戏中缺乏团结友爱的精神。于是我就针对这件事建议他们举行一次“陀螺比赛”的活动。孩子们研究后,订出了抽陀螺的“小能手”的条件:抽的次数少  相似文献   

10.
孙小冬 《班主任》2010,(7):25-26
一天课间,我看到几个孩子在裁好的小纸片上认真地描画着“一元、两元、五元”等字样,便问他们在干什么。一个学生告诉我,班上正流行开茶馆、超市、书店的游戏,这些纸条代表钱,凭它可以去“喝茶、购物、买书”。看到孩子们兴致勃勃的样子,  相似文献   

11.
“石头—剪刀—布“是孩子们之间流行的一种游戏,我最近也好好地玩了一回。这个星期三下午的第一节课课间,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就听见门口有“报告“声。我抬头一看,是我班的朱权和周桐,拉扯着走进办公室,他们的脸上分明都写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时空》2010,(6):F0002-F0002
为了让大家能安全、快乐地度过课间十分钟,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八小学从2010年4月开始,开展了“我的游戏我做主”文明课间游戏征集活动,向广大师生征集健康、安全的新、老游戏。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设计出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健康、安全的各种游戏。  相似文献   

13.
走进心灵     
“找呀找呀找 ,找到一个好朋友……”整整玩了半节课 ,不曾有一个学生找我做“朋友” ,仿佛我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于是我问 :“为什么不找老师做朋友呢 ?”孩子们沉默了片刻 ,陆续发言 :“老师是大人 ,不喜欢跟小孩子做朋友。”“老师平时不跟我们玩。”“我学习不好 ,老师不会跟我做朋友。”……童言无忌 ,孩子们的坦率让我羞愧难当 ,好不自在。于是扪心自问 :课堂学习 ,我曾有几次与学生平起平坐地商讨问题 ?课间游戏 ,我曾有几次陪伴学生丢手绢 ,跳皮筋 ?开展活动 ,我曾几次给学生当过合作伙伴 ,当过配角 ?一味地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  相似文献   

14.
向孩子讨教     
每天户外活动前的排队成为我最头疼的一个环节。我发出的“站队”口令就像是混乱的导火索,有的孩子会连椅子都顾不上插好,就拥到我身边来,你推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他挤我”、“老师他是站我后边的”。我只能用更大的声音盖过他们,把队整好。我琢磨老这么乱可不是事儿,于是开始着手调查乱的原因。 游戏时,我分别和排队时最爱制造混乱的小淘气们聊天:“你们为什么排队时总爱挤?”“我想排第一个!”孩子们的回答很一致。这第一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我忍不住问:“站在第一个与站在最后一个有什么不同吗?”孩子们想了想,说:“没有什么不同。”“那为什么小朋友都争着站第一个呢?”没想到,我刚一问完,孩子们就迫不急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站在第一  相似文献   

15.
“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这个简单的模仿游戏在我上幼儿园时就会玩,直到现在,我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也常常组织孩子们一起玩这个游戏,自认为其乐无穷。可就在今天,这个游戏让我清醒了许多。吃饭前,我正带着孩子们玩这个游戏,文文(系化名)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想像你那样做。”我一听愣住了,马上停下来问她为什么。文文摇摇头说:“就是不想,我想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听完后,我想,如果强行拒绝文文,她一定会对游戏产生反感。于是,我灵机一动,说:“好,那文文就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吧。”游戏又开…  相似文献   

16.
课间,我站在教室里静静地看学生玩耍。忽然,从教室的后边传来一阵哈哈大笑声,好奇心驱使我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王小明和杨涛两个同学在玩“遮住眼睛画画”的游戏。只见遮着眼睛的王小明把一个头像的耳朵画到了嘴巴上,逗得杨  相似文献   

17.
课间环境     
好动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但在课间活动时,他们玩起来总是“好人追坏人”,追逐乱跑,活动量难以适度,结果往往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影响了接下来的课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创设课间活动的良好环境。和幼儿一起游戏。课间我常常加入幼儿游戏行列之中。有时我是一位指导者,教会游戏的玩法;有时我是一位参谋,为游戏的发展献计献策;有时我是一位平等的玩伴,小朋友可亲近的大姐姐。高兴时我和孩子  相似文献   

18.
猎人和狼     
游戏配图:游戏目标:练习投准和单脚跳。人呕\We入游戏准备:/历凶\/凶凶\小沙包、猎人头饰若干,小图片“狼”10只。D/I游戏方法:厂一刁让幼J[手持小沙包,投向放有图片‘喉”的格子中,然后单脚按数字顺序跳L一卞一卜\一J至6号格内,双脚站立,抬起沙包,再单脚按数字倒序跳回。教师记录每个幼儿卜二二叫每次投到的格子“狼”的数目,看哪个1人”打死的‘喉”最多。I/【注意事项:I/I1.提示幼儿不要跳错格子,按顺序跳。一二二一2.提示幼儿坚持单脚跳。注:@代表“狼”3若投到界线上不算分数。M代表“猎人”猎人和狼@马海英~~…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观察记录:自从我们班开设了小医院后,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一到区域活动时间或课间,就跑过去争当小医生。可是我发现,孩子们最初的兴趣只是在摆弄东西,并没有理解游戏的  相似文献   

20.
偶然发现一天早餐后,我准备组织孩子进行集体活动,孩子们却趣味盎然地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对我的指令似乎“听而不闻”。怎么办呢?无奈之下,我想起孩子们喜欢玩“开火车”的游戏,就大声念起了“开火车”游戏的儿歌。“小朋友,快快来,我们的火车就要开!”果然,孩子们听到儿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