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将2014级护理本科生共6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课程开始前及课程结束后应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问卷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评价课程效果。课程开始前,人文关怀能力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课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本科人文关怀能力,结果显示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实验组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发现,普遍对妇科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探讨路径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106名护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3名)和对照组(53名),实验组护生采取路径教学法进行教学管理,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考核结果,评价路径教学法实际效果。结果所有护生经过3个月外科实习带教后,实验组护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属于全新标准化教学方法和模式,它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主观随意性,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护理技能教学考核方式。方法:从我院2017级本科护理专业选取学生100人,随机分成2大组(各50人)作为研究对象。第一阶段:由一名护理专任教师对两个组学生培训2项护理操作,即从常用临床护理技能8项中选择头皮针静脉输液术和中心吸氧术。研究组采用组长式考核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练习。第二阶段,由另一名护理专任教师完成考核,学生考核序号随机抽取。结果:将2组两个阶段后的数据合并后分析显示,研究组考核成绩分别为94.5306±2.37775,93.6373±3.38251,对照组考核成绩分别为81.8163±13.04421,91.3333±3.16872,研究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满意度调查显示,在练习积极性,操作能力,沟通能力,人文关怀,团队协作能力,研究组分别是48例,49例,45例,43例,36例,而对照组分别是30例,22例,21例,12例,18例。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用组长式考核能有效提高护生技能操作能力和练习满意度,且有效提高组长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将同伴教育模式应用到实习护生临床护理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成都大学医护学院2009级本科护理2班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该组学生被随机分为实验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将同伴教育模式应用于实验组学生临床护理过程中。结果:实验组护理技能、表达能力和临床知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同伴教育模式应用于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中具有可行性;与传统教学相比,同伴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同伴教育也有利于促进医学教育的公平及拓宽实习护生的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5.
林锋 《成才之路》2023,(24):117-120
目的: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在护理综合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级高职护理班119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成立SSP俱乐部,招募26名护理及助产专业在校生,进行系统培训后,将其应用于护理综合实训教学中。采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研究对象的临床沟通能力各维度得分与总分在研究前后对比均有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与总分在研究前后对比也有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综合实训中,采用SSP辅助教学能有效提高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标准化病人在高职院校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校2018届高职助产专业学生5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纳传统教学法,实验组25例在教学中引入标准化病人,对比两组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学生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患沟通能力、师生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满意度(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病人应用于高职健康评估教学中,可显著提高学生考核成绩以及综合能力,且学生接受度较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高职护生护理教学中应用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方法将91名高职护生随机分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采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护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理论测试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技能操作、临床护理能力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实验在护理教学中应用能提高护生的训练效果,增强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智能型高级综合模拟人(ECS)模拟教学在护生临床实习岗前培训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106名专科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2名采用ECS进行岗前培训,对照组54名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岗前培训。结果:实验组护生临床实习前理论考核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ECS模拟教学用于护生临床实习岗前培训能显著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在高职高专护生中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教学,探讨在高职院校护生中“情景模拟”法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09级涉外护理二年级2个班共100名学生,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00个学生分成2组,以母婴护理教学为实验科目,对照组50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单一模型法教学,观察组50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2组学生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的结果.[结果]试验组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反馈问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沟通能力,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在高职院校医学护理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40名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理实一体方式教学;随机选取4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针对两组学生1学年的技能考核成绩和静脉输液技术的随机操作考核成绩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静脉输液单项技能考核成绩,观察组实施过程、实施后处理与效果总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SSP教学法的评价,设定的评价项目总体满意度在90%。因此,将学生标准化病人方法应用于"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情境的体验度,又提升了其人文关怀能力和课程学习效率,同时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引入临床路径理念 提高护生实习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临床路径理念引入实习教学工作中,提高护生实习质量。方法:将120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根据临床路径理念制定的实习路径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两组护生实习满意度和考核成绩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实习路径能显著提高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基于微课的作业模式在健康评估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我们随机将学院2017级护理专业本科护生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纸张作业,实验组采用微课的作业模式。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因此,基于微课的作业模式运用于健康评估实践教学中可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实践技能的巩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教育对实习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40名本科护理实习学生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周采用自传体记忆、患者病痛叙事、反思等叙事教育方法进行一次人文关怀辅导课.对照组每周进行一次医院组织的常规人文关怀讲座.结果:辅导前,两组学生关怀能力总分相仿[(127.96±24.04)分VS.(128.05±22.17)分](P0.05).实习2个月后,实验组护生关怀能力和共情能力测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71.92±16.69)分VS.(139.1±21.71)分和(63.44±11.07)分VS.(55.82±12.11)分](P0.05).结论:人文关怀教育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强护生人文教育,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护理人才,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医院领导宏观调控,软性人文环境的熏陶,精心挑选带教老师,并制定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策略。结果:实施人文教育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培养护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施人文教育,能更好的为病人提供人文关怀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礼仪培训在模拟病区训练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级护理三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04人为实验组,在模拟病区训练中贯穿护理礼仪培训;96人为对照组,实行传统的技能训练。结果:实验组100%的护生认为有必要在护理技能培训中贯穿护理礼仪培训,93.54%的护生对护理礼仪培训感到满意,81.35%的护生认为护理技术操作各项能力有明显提高,84.34%的护生对护患关系的处理有了更多了解,79.83%的护生对护理工作更有信心,78.40%的护生认为其人际沟通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实验组各方面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模拟病区训练中贯穿护理礼仪培训可提高护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整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护理技能实训作为教学策略,对护生实习初期焦虑和学习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学院2020级100名全日制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的护理技能实训,观察组给予整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护理技能实训。通过基本资料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焦虑自评量表、交往焦虑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带教老师评价护生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自评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估,观察组中高水平段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对护生临床实习初期评价比较,观察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比传统教学策略,在护理技能实训中整合虚拟现实技术,有效减轻护生实习初期的焦虑情绪,并且改善学习效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高护生护理理论和操作水平,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将1042名2005级和1021名2006级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护生未直接进入临床实习,实验组护生在实习前增加模拟教学后进入临床实习.实践证明,实验组实习护理差错的发生明显降低,理论和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模拟教学的运用可减少实习护理差错,是可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将来我科实习的6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带教,对照组采取传统"跟班学习"的方法进行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临床教学效果,得出结论:实施临床路径教学组的学生临床技能和理论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对护生就业率的影响,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将2009~2010年护生设为对照组,2011~2012年护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未把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渗透在护理教学中,实验组把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渗透在护理教学中,结果表明:护生进入临床实习,较快适应临床实习要求,表现突出,就业率逐年增高,其中在省区级单位就业的护生明显增多(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护生综合素质提高,赢得招聘单位的青睐,提高就业率,值得在护理院校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在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224名实习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采用传统呈现法教学)和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各112名。结果观察组的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观之,PBL教学法应用于儿科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护生临床思维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