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技图书所涉及的国家标准最多,各种插图、表格、量和单位的符号及名称、数字用法、外文字符、公式、参考文献著录等都有一定的书写规则,都有各自的国家标准。如何使科技图书符合出版要求是编辑加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拟就自己在科技图书原稿审读中发现的一些常见问题作一粗浅分析,与同行探讨。 1.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不规范 (1)使用国际、国家已弃用的量、单位的  相似文献   

2.
科技图书编辑工作规范化问题综述周燕尽管科技图书门类繁多,各具特色,然而还是有其共同特点─—大量应用公式以及各种量和单位的符号。于是产生了科技图书编辑工作规范化的问题:除了各须贯彻与其本门学科相关的标准外,还必须共同严格执行有关量和单位的一系列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孟楠 《采.写.编》2023,(9):112-114
科技的发展与国家兴盛有直接关联,科技类图书作为承载科技知识的载体,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图书编辑加工作为图书出版的主要内容,编辑加工质量决定着科技图书的质量。由于科技图书内容与编辑手法与其他类型图书有较大区别,因此需对科技图书编辑加工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从科技图书的符号、插图处理、物理量标识等方面着手,对科技图书编辑加工要点及流程进行解析,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图书在社会上的作用就是普及知识、传播文明,科技图书大多涉及一些科学知识与科技文明,所以专业性要求更高,而科技图书编辑作为书稿质量第一负责人,其在加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质量管理,确保编辑加工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科技图书的价值。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这一点,本文对科技图书编辑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科技图书编辑的知识结构与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图书所反映的是多学科、高层次的科研成果,涉及诸多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因而科技图书的编辑除了要具备较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适应科技图书编辑工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科技图书就是些精确缜密的定理公式和翔实赘述的数据统计,进而认为科技图书的读者都是些严正刻板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只会注意和理解图书的科学内容,而不会去讲究和欣赏图书的形式与美。久而久之,科学与艺术在思维方式上的内在联系,对科技图书的美学上的要求便被人们忽略,甚至形成这样一种观点:科技图书无美。其实不然。科技图书有美,所以科技图书编辑也应将美学思想贯穿在自己的编辑工作中。编辑工作的核心是选择与评价。在科技图书的编辑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美学要求是:1.天工人巧日争新——内容新奇之美科学研究的使命在于创造。新奇被视为科学理论的美的重要品质之一。从审美心理上说,科学美感所带给人的最初体验是好奇心的满足或科学悬念的解决。这就给科学理论提出了新奇性和独  相似文献   

7.
科技图书校样整理应注意的问题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刘全龙在全书终校结束后,责任校对应对校样进行从头到尾的整理,做进一步的检查、统一工作。该项工作是校对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图书校对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图书由于图、表、公式、注释、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8.
科技书稿中计算公式经常出现的问题化学工业出版社任文斗科技书稿中的计算公式在由非法定计量单位向法定计量单位的转换过程中,很多作者所用的方法是不正确的,使公式变得不伦不类,难以理解。下面把我编辑加工《机械设计手册》和《化工厂机械手册》等大型科技图书中发现...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选题组稿、稿件加工、出版印制、宣传推广几方面提出了出版行业快速发展环境下科技图书编辑日常工作中对"快"与"慢"的思考,给出科技图书出版过程中内容品质和出版速度并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孟楠 《采.写.编》2023,(3):154-156
图书的功能在于科普知识、传播科学和文明。科技类图书的编辑加工质量能够对图书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对科技图书的特点进行阐述,对科技图书编辑加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的科技类图书编辑加工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科技图书承担着传播科技文明与知识的重任,相较于其他图书而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然而科技图书来稿质量参差不齐,责任编辑在审读与编辑加工中需要做一些专业的处理,方能达到出版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科技图书知识载体的价值,本文对科技图书审读与编辑加工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科技书刊中外文符号的字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科技书刊中,外文符号用得非常普遍。对科技书刊中量、单位符号的字体,无论国际标准还是国家标准均作了原则上的建议和规定,此外还作了许多具体规定。但是,某些书刊对这些规定似乎重视不够。尽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编辑在加工稿件的过程中,不参照执行,势必造成外文符号字体用法上的混乱。同时,既影响了书刊的总体质量,也会给读者造成不应有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科技论文引用文献中的数理公式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论文作者引用的文献中的数理公式不规范的情况,指出编辑应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对其进行修改.主要包括:以汉字作为运算的公式应改为以量符号表示;应使用规范的量符号及单位;注意公式转行规则的变化;公式的编排应以美观、节约版面为原则;居中排的公式末应加点号;正确书写反三角函数;等等.  相似文献   

14.
科技图书外文字母正斜体的正确批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梅 《现代出版》2001,(1):54-55
在科技图书中,使用外文字母 (主要是英文、拉丁文和希腊文 )的情况是非常多的。我国在 1982年国家标准总局参照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的标准,制定了一系统国家标准 (GB)。这些标准为编辑加工批注科技书刊中的外文字母的正斜体提供了法定的依据。为什么对外文字母的正斜体要作如此严格的规定呢 ?这是因为在科技书刊中的量、单位、符号等的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都具有严格的特定的含义,不能混淆,也不能弄错,否则势必会造成混乱,从而产生歧义。例如,斜体 t是时间量的符号,而正体 t则是计量单位吨 的符号;斜体 V是体…  相似文献   

15.
英语科技图书中数和量的概念非常多 ,翻译成中文时 ,由于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经常会出现差错 ,导致有关内容不准确。若依错误译文的数与量运用于实践 ,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因此 ,科技图书编辑在审读加工翻译图书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谨慎 ,应仔细核实确认原著与译著中所出现的数与量。下面就本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对中英文出版物中数与量的用法进行如下归纳 :  一、单位众所周知 ,英语中有“几”、“十几”、“几十”、“百”和“千”等单位 ,汉语中的“万”在英语中是“十千 (tenthousand)” ,“亿”则表述为“一百个百万 (ahun…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出版市场的格局,使得各科技图书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科技图书的编辑充分掌握科技图书的读者对象,从而进行科学的选题策划,再加上合理的编辑加工,使得所出版的科技图书更加受到读者的喜爱,以促进我国当代科技图书行业的更好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科技图书的选题策划、读者对象、编辑加工三方面对其发行及终端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当代科技图书对编辑的综合素质要求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人士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科技图书编辑加工方法探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图书的编辑加工方法和其他书籍的加工方法有共同之处,但由于科技图书特有的性质,使得科技图书的编辑加工有其特殊性。作为科技图书的编辑,有必要总结自己加工书稿的经验,探寻出一种比较完善的书稿加工方法。1 审读书稿的分析综合法初审后已决定要出版的书稿交到编辑手里,首要的工作就是通读全稿。通读的目的是了解其内容、结构、形式,提出修改意见。对科技书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加工方法。比如,若是教材,由于要求有完备的体系,其对象为不熟悉内容的学生,即对书稿侧重于严谨、精细、层次清楚等诸环节;若…  相似文献   

18.
李梅 《东南传播》2012,(9):85-86
科技图书编辑是针对小众化、专业化、时效性较强的出版工作,在数字出版中应根据数字出版的特点及时转变工作内容并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在数字出版中,科技图书编辑将他们在传统出版中已形成的内容资源优势、选题策划能力、组稿审读能力、出版物营销能力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延伸到数字出版实践领域中,从信息把关人向信息引导者和信息服务者过渡,使科技图书在数字出版焕发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一、科技图书编辑的困惑1.职业困惑长期以来,科技图书编辑一直被认为是科技成果向市场推广、转化过程中的“幕后英雄”.编辑人员作为图书的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校对出版和宣传过程的承担者,在其复杂的流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一部优秀的科技作品的成功问世并为市场逐步认可,与其编辑“起承转合”般的辛勤哺育是密不可分的.但代做嫁衣的职业性质,注定了其默默无闻的“专业清道夫”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20.
科技图书所反映的是多学科、高层次的科研成果,涉及诸多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其不同于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主办的科技学术期刊专业性强的特点,因而科技图书的编辑除了具备较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科技图书工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