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借鉴“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比较中韩两国的职业教育政策的现象形态并分析职教政策所承载的若干教育政策问题及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借鉴“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比较中韩两国的职业教育政策的现象形态并分析职教政策所承载的若干教育政策问题及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养制度肇始于浓厚的政治背景之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就制度本身而言,存在着很多弊端。其违背了现代刑事政策基本理念下的法治原则,欠缺现代刑事政策理念下基本的程序性规制与保障,缺失基本的法律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应废除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从长远看,可以考虑在进一步研究刑法、行政法乃至行政刑法相互关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重构制裁体系来解决劳动教养制度带来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历经变迁,已发展成为体系完备、理念多元、效率较高的资助体系。中美两国在资助政策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有着多种资助形式的混合资助模式。考察美国资助政策的演变,剖析其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于我国资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5.
信息综揽     
中韩职教研究机构备忘录签署中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日前与韩国职业能力开发院签署职教合作备忘录并召开研讨会,双方将就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源开发、职业培训、企业培训、产学结合及职业资格制度等双方关心的课题,进行广泛的政策研究及交流合作,以期推动双方职业教育面向产业经济取得更实质性的发展。教育部职教所是中德两国合作的项目之一,多年来已与国外一流职教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韩国是联合国命名的职教优秀亚太中心,在面向产业经济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两国优秀职教研究机构的合作及其将要开…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分析了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这三个国家的职业教育和训练体系的共同原则和不同实践。首先探讨企业在这三个国家参与职业教育和训练中的作用。英澳德三国致力于改进相关工作技能并为青年人提供企业相关训练,注重加强训练中企业的参与。澳、德特别强调学徒制途径的重要性,英国的现代学徒制也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其次。英、澳两国引入职业资格认定的评估体系,探索职业协会在资格认定中的重要作用。英澳德三国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方法是相似的。最后探讨了欧洲一体化政策对于学生与职业资格在不同国家转移的作用。比较英澳德三国时,发现相似多过区别,职教方法的一致性更明显地体现在职教政策的概念基石上,而不是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然而,欧洲教育和训练一致化的动议也意味着职教实践上的逐渐趋同。  相似文献   

7.
利用市场机制发展职业教育———澳大利亚、新西兰职教投资政策评析杨念鲁1997年底,由原国家教委财务司组团的职业教育投资政策考察团先后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对两国的职业教育投资体制和政策做了比较深入的考察,对两国职业教育的投资机制有了进一步了解。一、澳、...  相似文献   

8.
刘增雷 《文教资料》2008,(35):73-74
在当前双语教育的发展中.中美两国面临着一些相似的问题和挑战.但是,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两国的双语教育政策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轨迹.通过对中美双语教育政策进行跨国家、跨文化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明确中国双语教育政策的应然走向.  相似文献   

9.
目前许多职业技术类院校陆续将德国等国先进职教理念和模式引入到职业教育中,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实的诸多因素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通过对两国教育制度、教育方式及传统观念等方面的比较,试图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职教之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职业技术教师教育政策百年来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六个阶段。不同时期的政策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对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文章探寻了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的百年发展历程,有助于新时期职教教师教育的发展和新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1.
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对象发展目标的必要手段,开展职业教育政策工具运用研究是理解与把握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以职业教育行政法规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政策工具和职业教育发展两个维度构建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内容编码、工具归类以及统计分析等步骤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表明,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工具运用表现出环境型政策工具占据主导而供给型政策工具与需求型政策工具相对不足的特征。同时,从职业教育发展维度看,政策工具差异化明显,较为突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在未来政策工具选取及其运用时应更加注重均衡与协调,注重政策工具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融合,从而优化并完善职业教育政策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政策是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杠杆,也是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的重要依据。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有总政策和基本政策,但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政策,即具体政策。而我国目前已有的办学政策是基于单一所有制经济基础而形成的,并不能完全适应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要求。在国家近期尚未出台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具体政策的情况下,要鼓励和推进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就必须积极扶持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按“就近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政策,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闯、大胆试。但要从根本上规范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行为,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还需要系统的政策供给。  相似文献   

13.
中职教育作为对我国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教育领域,在当今社会却面临着吸引力低的问题。政策、文化、办学等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应对中职教育吸引力的困境,应该以受教育者的立场来制定以及实施中职教育的相关政策,从政策层面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宣传力度,从文化层面改变大众对中职教育的误解;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体系,从职校层面提高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相似文献   

14.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adopted different policies to address the global issue of poverty, though their poverty line varies. China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ducation. Aware that poverty eradication must rely on intellectual support, the country has shifted its anti-poverty theory and policy actions from a passive, one-off poverty reduction mode based on ‘blood transfusion’ to an active and sustainable mode aimed at improving the ‘blood making’ capacity of the poor population, namely the Chinese mode.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way of such a mode. China has always focused on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implementing anti-poverty policies; conducted classified and tiered efforts in education against poverty and made policies more targeted; adopted diverse policy instruments and shifted the focus from subsidy to educational capacity building; developed quantifi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dexes to set standards for policy evaluation; and included education against poverty into the national anti-poverty strategic plan. China will further advance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ducation, and form a unique and effective anti-poverty mode,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building of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all humankind.  相似文献   

15.
未来15年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建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9):20-28
一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政策选择建立在其现行教育制度与文化环境基础之上,需考虑经济与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及教育历史、社会基本价值、政治体制的特点。针对现实国情及未来15年所要面临的挑战,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与政策选择可表述为: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伙伴关系与政策协调机制,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框架下重新定位职业教育并纳入国家教育主流体系,建立技能认证和测试制度以保证相关质量标准,完善政府、企业、个人成本分担有关经费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关于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层次发展很不协调,要实现其协调发展,就要制定好对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的衔接政策和资源保护政策,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建立劳动部门指导下的工资政策,调整投入政策,为职业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7.
职教集团化的可行性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职教集团发展的理论探讨滞后于实践需要,基于组织学、经济学理论及教育政策的研究有助于构建系统的理论框架。职教集团化的出现符合现代组织结构发展趋势,有益于优化职教资源,形成集约化发展优势;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与假说,对职教集团化行为具有启示意义,但须思考职教集团自身的本质特征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国家政策、区域规划的关系;国家教育政策及相关教育理论也对职教集团化的规划与操作提供了政策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英国现代学徒制和我国工学结合是当今世界现代学徒制度的两种不同实践模式,两者同属于政府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而实施的国家政策。从政策分析的视角考察,尽管二者的政策目的相同,但是英国现代学徒制比我国工学结合更贴近行业企业,且具备更明确的政策实施要求和更广泛的政策适用范围,其实施效果更加明晰可测。在借鉴他国经验以及结合本国国情基础之上,国家应采取以下措施以促进我国工学结合发展:对工学结合进行明确定位;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合作路径;完善国家职业资格相关制度;建立过程监督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失效的多学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红艳 《成人教育》2009,29(5):16-17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频频出台职业教育政策。然而,在该本呈现一派繁荣的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却远没有达到政策预期,政策失效问题明显。这一问题可以从历史文化学、社会学、教育政策学等学科视角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底,我国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两基"的成就,创造了我国教育发展历史的新高度,显著改变了中国教育的基本面貌。"两基"政策及其形成过程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良好的社会氛围营造了"两基"推进的政策环境;完善、完整的政策体系保证了两基政策的有序落实;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案确保了"两基"政策的科学推进;有序有效的政策执行推动了"两基"政策目标的全面实现;有效的监控、监督机制提高了"两基"政策落实的效率;及时有效的政策调整机制确保了"两基"总目标的实现。站在新的起点上,"两基"成果的巩固提高必要而重要",两基"政策需在调整的基础上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