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一个已知命题得出变形的另外命题的过程,我们简称为“一题多变”。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如果说,客观实际是推动数学深刻发展的动力,那末,在丰富和完美数学内容方面,“一题多变”不是唯一的手段,也是一项极重要的基本功.因此,对“一题多变”的能力的培养,就应该从中学、乃至小学做起,要把关于“一题多变”的训练,作为中学数学教学的经常性工作,而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一题多变”呢?我们归结为  相似文献   

2.
“一题多用”包括“一题多叙”“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一题多叙”“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方法,有目的、有重点地设计基本训练,有助于开拓思路,活跃思维,加强索质教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备考提示】以“十年”和“百年”为单位的“周年”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在2008年高考历史试卷中对周年问题的考查多有涉及,如江苏历史卷第20题考查了《共产党宣言》(1848年,160周年);对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30周年)的考查,有宁夏文综卷第34题、广东历史卷第15题、上海历史卷第38题“中国的1978”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在数学习题课教学中,应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探”、“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四种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柴勇 《中学生阅读》2008,(1):118-120
在化学教学中,把“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训练方法称为“一、多”训练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举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妙用。  相似文献   

6.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我们通常较关注“一题多解”问题的训练,而往往忽视“多题一解”与“一题多变”能力的培养.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的确有助于提高考生熟练并灵活运用物理基本规律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多题一解”的训练不仅能培养考生从千变万化的习题环境中摄取物理模  相似文献   

7.
2005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笔者认为有三大看点,两处不足。看点一:首创“文本阅读”今年试卷第31题(“来自课本的历史片段)”,采用现行历史教材中的一段文字材料作为题干,组题设问。这一“文本阅读”题的创设,是今年试卷中的一大创新。此题的创设,相信对高三历史复习能起到导教促  相似文献   

8.
解决问题的训练方法很多,其中“多题一解”、“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问”和“一题多变”等训练方法能有效地克服题海战术,提高题目的利用率,有利于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学中提倡的“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提倡“一题多解”的同时,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多题一解”的思维渗透,培养他们“异中求同”的抽象概括能力。下面以四道例题对“多题一解”加以阐释: [例1]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00克,在氢气流中充分加热后,得残留物为96克。求混合物中有氧化铜多少克?  相似文献   

10.
解题是数学的心脏。本文想就解题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解多写、多解一写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关于一题多解 用多种方法寻求一个题目的解答,老师们都是很重视的。“一题十解”、“一题九证”之声不绝于耳,似乎在暗中比赛,看谁能创“解(证)法多”之最。  相似文献   

11.
材料解析题(以下简称“材料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它旨在使学生通过研读相关历史资料,从材料中发现、获取并整理有效信息,再联系所学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比较、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在近年的高考文综试卷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更以其学科内综合性强、分值大、设问角度灵活多变等,令学生头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解析材料题的过程漏洞百出,更谈不上什么有效的解题方法。笔者认为,解析历史材料题必须坚持“四步法”,注意“四要四忌”。第一步:要认真剖解题后设问,获取有关“问题信息”;切忌先…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阐述对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的认识”,在中学历史教学界引起了很好的反响。2011年第41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使此类开放性试题在全国卷中独立“门户”。2012年第41题“评析‘冲击一反应’模式”,进一步巩固了这种题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现在谈谈我们的粗浅做法。 问题一:如图,在一块底边长为a高为h的三角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相当多的学生在解平几习题时,满足于一题一解。因而,思路狭窄,方法单一,以致题目稍有变化,就一筹莫展。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从学生刚刚接触到简单的推理题目开始,就注意选用“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思”等形式进行解题教学,收到效果还相当不错。 1.一题多问,创设情境,深入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努力做到问题解完,思  相似文献   

15.
“一题多题”之内涵绝不同于“一题多解”.“一题多题”是通过思维将一个开放性几何题转化为多个封闭性几何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按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观点,在认识变化过程中.由开放性几何题所引起的顺应转化为封闭性几何题所引起的同化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传导出思维的成长和发展.也反映了思维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曾经热烈讨论过一阵子,不过似乎没有得出什么众所认可的结论,然而,这确实是解题论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题多解”意味着什么?“多题一解”又是什么意思?波利亚在《数学发现》一书中引用笛卡儿的话说:我解答过的每一个题目都将成为一个范例,以用于解其它的题目.  相似文献   

18.
一解多题谈     
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效率,颇有好处。值得注意的是“一解多题”的训练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一解多题”,就是给一个固定的数量关系或以一道应用题的解法为基础,要求用不同的术语、语言和文字形式反映同一实践活动、同一种事物,或是用不同的实践活动、不同的事物反映同一数量关系,形成“多题”。应用题是用语言或文字表达的、  相似文献   

19.
本刊稿约     
典型题在教学中不但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它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还可避免题海战术,真可谓“事半功倍”。典型题用个“够”的具体做法是: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现就此阐述:  相似文献   

20.
全面准确地审题是解题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全面理解题意、重点把握关键条件和善于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同时,教师可利用解题教学通过“一题多法”、“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