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本主要论述了企业化在媒介经营管理中的四个作用:导向作用、规范和约束作用、凝聚和融合作用、辐射和渗透作用,通过对《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企业识别系统(GIS)的分析,阐述企业化在媒介经营管理中的运用情况,并进一步提出对媒介企业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介资源被迫重组和洗牌,面临信息源减少、数字化技术运用、收视率下降等竞争和挑战,要想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加强从理念、组织结构、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媒介融合,打造跨媒介传播平台,进行多元化、多渠道、多媒体的传播和推销,不断巩固和扩展受众群。  相似文献   

3.
吴美娜  项国雄 《新闻界》2005,(5):48-49,47
媒介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人的行为方式还表现在对人的思想、文化的影响,新传播技术的威力不但会重塑媒介产业,同时也会影响到依赖媒介生存的世界.本文中大众媒介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大众媒介;新媒介则是指手机、摄录机、电脑等新兴媒介以及以互联网、万维网技术为依托的网络媒介.新媒介的出现使得传播形式得以改变,人们运用媒介和媒介内容的方式也会随之变化,媒介不再威力无比,受众不再软弱无力。  相似文献   

4.
《媒介经营管理学》作者 :邵培仁刘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本书冠以“跨世纪传播学丛书” ,是第一本关于媒介经济管理方面的论著 ,确切讲是一部教材。作者用学者的视角 ,综合运用管理学、市场学、经济学的知识对媒介经营管理进行了系统论述。它以学科的界定、职能的确立为开篇 ,相继阐述了媒介产品、市场、营销 ,以及人力开发 ,财务管理和相关媒介运营流程。管理学和经济学作为西方的舶来品 ,它们的精华被作者有机地结合到中国特色的时空环境中 ,并在媒介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传统上 ,我们更强…  相似文献   

5.
国际媒介管理研究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数字化技术、垄断化兼并、私有化体制、全球化扩张等产业发展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组织和媒介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深刻影响了媒介组织的经营管理。本文搜集国际主要学术期刊的媒介管理研究文献,对近年来的国际媒介管理研究的论题域和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媒介产业化进程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吴荻 《新闻世界》2011,(12):122-12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功能的强化,媒介融合成为传统的报纸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并在学术界引起广泛讨论。本文从媒介融合这个大环境出发,探讨了电视媒介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文雅诗 《新闻知识》2023,(10):80-87+96
马歇尔·麦克卢汉和保罗·莱文森是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中坚代表,均为媒介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麦克卢汉从媒介技术本体的角度出发,将媒介的发展进化浓缩为四条定律,分别是提升、过时、再现、逆转。莱文森则从媒介技术与现实关系的角度出发,将媒介的进化分为三个阶段:玩具、镜子和艺术,认为媒介的进化主要依赖于人的需求,因此媒介的发展呈人性化趋势。虽然莱文森自认为麦克卢汉的传人,但是在媒介发展论上,两人的观点像是从不同方向爬同一座山,在诸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媒介发展的轨迹、媒介发展的运转法则、媒介发展的控制力量以及两人在议题所表现出的思维倾向上,这些差异生成的富有鲜明个性的结论亦为当代媒介研究留下了丰富的理论硕果。  相似文献   

8.
本书所用媒介研究通常的分类模式:文本、机构和受众,系统地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分类、主要概念、核心问题以及研究的切人点等等。该书列举的文本分析工具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媒介内容,即通过梳理有关媒介机构的争论、审视提供媒介内容的组织机构,从而帮助读者深人了解这一产业。  相似文献   

9.
媒介评议活动是指对媒介传播内容及其效果的评论和评价。通过媒介评议活动实现对媒介传播内容及其效果的监管,以维护公众利益和阅听人的合法权益。媒介评议活动滥觞于西方,伴随着新闻界的"社会责任论"的兴起而产生,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正式媒介评议组织的出现是媒介评议活动走上制度化的标志。媒介评议组织是专门从事媒介评议活动的监督组织,在不同的国家,媒介评议组织因其性质和功能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媒介评议组织虽然在监督媒介和推动媒介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无论哪种类型的评议组织都面临类似的发展困境:宗旨不明确、资金不足、组织效率低下、监管效力不强等。  相似文献   

10.
广电媒介管理者素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学者说过:“在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媒体的生存发展,越来越取决于运行机制的活力与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决策层的素质这两个方面”,媒介管理是为了实现媒介组织的目标.在它的运行中.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和资源。人的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组织的效果.媒介管理者队伍.是媒介产品生产和交换全部经营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媒介管理水平的高低.除受环境.政策.制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更直接地取决于媒介管理者的全面素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呼唤广播电视媒介管理水平的提高.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广播电视媒介管理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播媒介的负面效应,表现在人的媒介化和媒介权力的滥用两个方面。人的媒介化是工业社会、信息时代的产物。媒介权力的滥用则在于媒介对新闻自由权利的滥用和经济利益对信息传播活动的作用。消除或部分消除媒介的负面效应要依靠政府、道德法律、社会及媒介自身多方努力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媒介形式的不断多元化,新的媒介层出不穷,媒介市场竞争呈现出白热化态势,作为媒介间竞争的焦点,受众的地位空前提高,他们的人种特征和随之而来的群体需求越来越受到媒介的重视,成为媒介制定经营战略的研究重点。本文借助于传播人种学的研究视角,关注当代传播媒介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人种意识以及随之实施的相关人种战略,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整理,以期为媒介经营实践及其研究提供一定的可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美国媒介综合集团的经营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待媒管理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只有建构起适合中国国情的集团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应对传播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代大众媒介赢得市场的竞争策略有多种表现。这些手段包括用广告塑造媒介及产品形象、增加媒介产品的品种、提高服务品质、降低媒介产品价格以及营造市场垄断地位等等。上述手段的共同特点是媒介运作愈来愈呈现出商业化特点,大众媒介的阅听人被看作消费者,而媒介把目光主要瞄准在如何更好地运用资本来控制大众媒介的消费者。在我国大众媒介的产业化进程中,价格作为争取更大市场空间的竞争策略尤其引人注目。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使得媒介市场烽烟四起。然而价格战给媒介竞争究竟带来了什么?是促进了媒介市场的良性发展,抑或是相反? …  相似文献   

15.
媒介融合是一种基于数字化进程而产生的媒介形态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必将对传媒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产生影响。传媒的竞争与合作属于媒介经营管理的范畴,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媒合作体现出跨媒介生产与经营的特征,媒介融合又成为媒介集团化发展新的动力和突破口。本文在论述媒介融合带给传媒发展何种影响的同时,也试图厘清媒介融合的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16.
梁芷铭 《东南传播》2012,(12):115-116
媒介素养成为当今传媒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众多组织、官员因媒介素养问题而频遭抨击,甚至在公众面前丧失了信任,可谓是发人深思。从近年来非政府组织的媒介事件的简单梳理发现,非政府组织的媒介素养让人忧喜参半。选准网络新闻发言人、综合运用媒介营销策略、形成良性媒介信息传导机制,成为非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形成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媒介业呼唤职业经理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鹏 《新闻记者》2002,(6):28-29
职业化是任何一种行业或专业成熟的标志。新闻传播工作在中国一向是职业化的 ,比如职业编辑、职业记者、职业报人、职业编导等等 ,但是 ,在中国媒介步入市场经济环境之后 ,经营管理队伍却无法达到职业化的要求 ,成为媒介业人力资源最大的缺陷。随着媒介经济运作日益规范化与市场竞争加剧 ,训练有素、称职可靠的媒介机构职业经理人 ,就更加显得稀缺。媒介市场的繁荣以及急迫需要 ,使得培养、造就媒介职业经理人成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当务之急。没有足够多的职业经理人 ,中国的媒介产业今后的发展将受到致命的制约。经营管理地位上升重采编轻经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介环境发生变化,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被不断解构和改写.基于"速度学"这一批判理论,维利里奥认为"速度的进步无非是暴力的释放",媒介技术的扩散和加速也带来了新的灾难,理解速度需要理解事故.本文尝试运用理论与现实结合的方式,对保罗·维利里奥的媒介加速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人时空观念产...  相似文献   

19.
媒介技术的发展要求媒介管理方式超越古代粗放型的行政管理模式,遵循技术逻辑从而实现有效管理。媒介管理媒介化既不像中介化那样把媒介作为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表征”,也不像传统的媒介化理论把媒介视为社会的一部分“装置”,而是把媒介作为按照“媒介逻辑”对待的客体。近代上海广播的媒介管理部门在组织构架上设立专门的技术岗位,并使用制定技术标准、分配通信频率、监听节目内容以及频率干扰等技术手段开展媒介管理,从而呈现出了和古代不一样的管理模式。媒介管理媒介化是对媒介在社会中地位的承认,也标志着近代社会管理的升级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20.
李成家 《新闻战线》2012,(12):73-74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正在被媒介实施与推进。媒介融合给传统媒体的生产经营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跨媒体合作成为新闻生产活动的常态时,媒介必须转变阻碍自身发展的传统生产管理理念,推动媒介生产经营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