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领域,感性美是它最为直观的特征。而作为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培养的美术课堂教学来说,如何让美术焕发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弥补实物直观、图片直观和语言直观的不足,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徐文勇  李敏霞 《时代教育》2012,(13):228-229
感性教育突出的特点是简明的直观性和浓厚的情感性,它以事物的魅力去刺激人的心理和情感,具有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直观深刻,容易打动人、感染人,使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和升华,扩展人的思维空间等优点。因此,把感性教育和高校思政课教育相结合,突破传统的道德说教或者满堂灌的教育方法,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美育具有形象教育作用 美育总是通过具体的感性形象来激发和感染人的。一切美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具体地存在于大自然中。社会生活中、文学艺术中。尽管欣赏美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理智的准备,尽管审美感与道德感也具有多方面的联系,但是审美教育自有它本身的特点:它不需要用  相似文献   

5.
“感性-理性-感性”教学法从绘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入手,注重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学习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从而在美术教学中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莫晓玲 《教师》2013,(4):70-7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及对教育投入的增加,电视机、录像机、幻灯机、。微机软件等电教媒件已广泛?地进入了课堂,利用电化教地进入了课堂,利用电化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直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让课文中的人、事、物跃出纸面,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愉快,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费尔巴哈哲学以“感性直观”为出发点。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提出了批判,以“感性活动”为实践立场,实现了哲学重心的转移,解决了主体与客体的抽象二元论局限,完成了哲学领域的思想革命,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相似文献   

8.
文学诞生于科学世界的尽头,它与科学讲的是人类的两种不同的经验。科学讲的是基本上可以讲清楚的事情,文学讲的则是基本上讲不清楚的事情,它只能求助于感性,因为只有感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蓄留住那无限丰富、无限微妙、无限复杂以致抽象的、理性的、逻辑的语言根本无法捕捉的东西。感性包括从直接得自感官的感觉、知觉以及超感官的直觉(第六感觉)和通常所说的感受、体验等所有未经充分理性化、逻辑化和概念化的原初心理反应。文学普遍的形态特征是感性而不是形象,在感性信息最为密集和系统的地方就形成了形象,形象只是感性结晶的一种形态,形象只是感性大海中的一座座岛屿。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康德哲学是从先验感性开始的,但是这个先验感性抛弃了17世纪哲学中的感性内涵,赋予感性以美学的特征,即对于主体所具有的作用给予了重新认定,主体的内在感性对于知识的形成具有更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先验综合判断、现象、直观和纯粹数学的分析,表明先验感性具有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仅能弥补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而且能通过提供各种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的感性材料,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  相似文献   

11.
费尔巴哈从批判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出发,以感性作为基础来建立他的“新哲学”,把感性实体--自然和人--作为他哲学研究的对象,并试图在作为感性实体的人身上统一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但由于他的新哲学的基础是感觉论,其方法是感性直观,最终使它摇摆于庸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作为“感性实体”的人上升为“感性活动”,并以此为基础来建立他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从而成功地克服了费尔巴哈“感性哲学”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课程性质的表述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小学阶段美术课程中,选用亲切、直观、感性的乡土美术资源,为小学生导入观察与体验的视觉认知教育,这不仅能彰显美术课程的学科背景,更能体现出美术课程弘扬中华文化的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其目的也就是倡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开发与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生活比认识更基本 ,思维的真理性在于生活 ,因此 ,与单纯的认识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不同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认为感性第一性 ,思维第二性 ,虽然他把感性仅仅理解为生活的感性 ,即感性直观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赞同费尔巴哈的这一观点 ,但把感性由感性直观改造为感性活动 ,即实践。所以 ,在唯物史观中 ,思维的感性性质与真理的实践标准同义  相似文献   

14.
李琳 《文教资料》2010,(20):115-116
审美教育最基本最深刻意义是感性教育。倡导审美教育是力图在理性占主导的文化教育中解放和发展人的感性,以达到感性和理性协调。在此前提下,人才能成为既充满活力又有自主性的理性化的感性生命,成就和谐完整的生命实体。  相似文献   

15.
1感性呈现 丰富表象体验 小学生认识世界主要是通过感性的方式实现的,多媒体技术能智能化地、最大限度地、生动有趣地、高质量地适时处理各种声音、语言、图像、图形、视频等,为学生提供形象逼真的、情节有趣的和色彩生动的感性材料,极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获得感性认识。如教学《彩虹的秘密》时,  相似文献   

16.
数学的学科特点是比较抽象、概括,而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但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既能加强直观。又有利于抽象概括。  相似文献   

17.
文学形象、情感和审美的感性特征决定了语文文学阅读的特质是感性阅读.感性阅读有两个层面:感知与感悟.感知是感性阅读的基础,感悟是感性阅读的终端,也是感性阅读的最完美呈现.任何阅读,都必须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与次序.  相似文献   

18.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其规律提供生动、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精心设计演示实验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1感性呈现 丰富表象体验 小学生认识世界主要是通过感性的方式实现的,多媒体技术能智能化地、最大限度地、生动有趣地、高质量地适时处理各种声音、语言、图像、图形、视频等,为学生提供形象逼真的、情节有趣的和色彩生动的感性材料,极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获得感性认识。如教学《彩虹的秘密》时,  相似文献   

20.
卢大剑 《成才之路》2009,(15):83-83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创造力体现在对感性形象的把握和组织上。创造力的产生是由领域技能、创造技能、创造动机以及创造人格四个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发现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