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芴和二苯甲烷等含活泼亚甲基多环芳烃在连续通氧的条件的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的光氧化反应,提供了温和条件下筒便制备芳酮的方法。结果表明,芴的转化速度大于二苯甲烷的转化速度,但芴酮的选择性却低于双苯酮,实验对有关的反应机理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芳香醛和1,3-环己二酮或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为原料,酸性离子液体〔bmim〕HSO4作催化剂,合成了一系列的氧杂蒽二酮类衍生物。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产率较高、反应体系对环境友好、催化剂可回收重复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以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H3PW12O40/SiO2)为催化剂,用丁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了丁酮乙二醇缩酮.正交实验法探讨得出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固定丁酮用量0.2 mol,在n(丁酮)∶n(乙二醇)=1.0∶1.4,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量总质量的1.0%,环己烷为带水剂8 mL,反应时间75 min的最佳条件下,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3.6%.  相似文献   

4.
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弃的全氟磺酸树脂为催化剂,丁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酮乙二醇缩酮。实验表明:当最佳醇酮摩尔比为2:1,催化剂用量为0.5g,反应时间为2h,带水剂用量为9.7mL时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最高产率可达到87.3%。该催化剂绿色环保且易于回收,重复使用五次产率仍可达到81.1%。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丁螺环酮、黛力新治疗COPD患者长期焦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有明显焦虑症状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人,两组患者分别同时给与黛力新及丁螺环酮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3、5周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1]、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第5周时黛力新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丁螺环酮组,不良反映较丁螺环酮轻且较少出现.结论:黛力新用于治疗患者长期焦虑疗效优于丁螺环酮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催化剂.以其为催化剂,对以丁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环己烷,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催化剂是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丁酮)∶n(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0.6%,环己烷作带水剂10 mL,反应时间75min的优化条件下,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96.77%.  相似文献   

7.
我们研究了苯磺酰基类化合物与乙烯基甲基酮的反应,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结果生成了一类意想不到的加成加成成环产物。产物通过元素分析、IR、HNMR、MS进行结构签定,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磷钨钼杂多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以磷钨钼杂多酸掺杂聚苯胺为催化剂,通过丁酮和1,2-丙二醇反应合成了丁酮1,2-丙二醇缩酮.系统考察了酮醇物质量比,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n(丁酮):n(1,2-丙二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8%,带水剂环己烷8mL,反应时间1、5h、在此反应条件下,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78.1%、  相似文献   

9.
硅钨酸催化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道了以H4SiW12O40(硅钨酸)为催化剂,通过丁酮和乙二醇反应合成了丁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H4SiW12O40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n(酮)∶n(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带水剂环己烷6 mL,反应时间1.5 h的优化条件下,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56.9%.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了3-羟基-2-丁酮、二丙酮醇(DA)在四氯化碳、正庚烷、苯和1,2-二氯乙烷等中的红外光谱(3800-3100cm^-1)。根据谱峰的强度和峰值的变化,证实了acetoin在溶液中能形成较稳定的五员环分子内缔合体,二丙酮醇可形成六员环分子内缔合体。另外,对甲醇、正丁醇与acetoin在四氯化碳中相互作用的外光谱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cetoin分子中羟基和羟基的相互作用,使得自由基吸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用王水溶解焙烧的矿样 ,在 10 %~ 2 0 %的王水介质中用甲基异丁酮萃取、分离、富集金 ,采用碘量法测定浸出液的金 ,并与原子吸收法结果比较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同时还探讨了甲基异丁酮萃取碘量法测定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合成一种新型聚合单体1—甲基—4,5—二(4—氯代苯甲酰基)环己烯.并与双酚A单体经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地合成了含环己烯结构的联苯型聚醚酮聚合物.用FT—IR、H—NMR、DSC、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证,并研究了聚合物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是一种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的可溶性无规共聚物.聚合物含有不饱和双键结构;是一种反应性高分子.  相似文献   

13.
无溶剂下,无水NaHSO4催化环己酮(或环戊酮)和芳香醛的Cross-Aldol缩合,合成了14个相应的α,α'-双亚苄基环酮。探讨了醛酮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量对反应的影响,利用薄板层析(TLC)确定了反应时间。该反应的优化条件为:n(芳醛,4.1 mmol)∶n(环酮)=4.1∶2.0,反应温度60~65℃,催化剂0.5mmol,反应时间2.0~4.0 h,产率可达81%~93%。产物经熔点、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确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和后处理简单、产率高、污染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包结物的合成方法,并通过对柏木醇、对羟基苯丁酮及包结物的熔点、红外光谱、′H核磁共振谱的分析来确定该包结物已经形成,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5.
4-苯基-2-丁酮及其加成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苯基-2-丁酮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本合成在乙醇、乙酸、氯化苄为原料,在强酸的催化下,羧酸与醇作用生成酯,乙酸乙酯通过克莱森缩合,酸碱反应、亲核加成反应、消除反应、CH3COOH酸化得到乙酰乙酸乙酯,再与氯化苄合成4-苯基-2-丁酮,最后与焦亚硫酸钠合成2-羟基4-苯基2-磺硫钠.  相似文献   

16.
以丁酮、乙二胺合成四乙基二甲基四氮杂大环席夫碱化合物,将其还原成四氮杂大环冠醚配体,然后再和高氯酸钴反应生成四氮杂大环冠醚配合物{Et4Me2[14]N4Co}·2C1O4,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时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羰基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是基础有机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解题困难。本文从“链状手性醛酮的不对称加成”、“链状非手性醛酮的不对称加成”和“环酮羰基的不对称加成”等三个方面.较系统地阐述了羰基加成的立体化学.并对教材中的难题进行了“解题分析”,旨在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由叠氮乙酸乙酯1与氯化苄反应,合成叠氮化合物2,2与三苯基膦发生Staudinger反应制得膦亚胺3,3与异氰酸苯脂、肼通过串连aza-Wittig反应合成了3个新的咪唑啉酮衍生物5 a~5 c。用元素分析、IR1、H NMR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发现碳二亚胺与肼加成反应后再生成咪唑啉酮环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服吡喹酮的副反应及防治。方法:对口服吡喹酮致急性肾功衰的个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认吡喹酮致急性肾功衰。结论:吡喹酮有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β-萘酚和4,4′-二氯二苯砜合成了新单体-4,4′-二(β-萘氧基)二苯砜,将其分别和对苯二甲酰氯(TPC)、间苯二甲酰氯(IPC)和2,5-二氯对苯二甲酰氯(DCC)等芳二酰氯进行低温溶液缩聚,合成了5种主链含萘环的新型聚醚砜醚酮酮,用IR、DSC、TG和WAXD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它们均属于非晶态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优异的耐热性和良好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