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抗震理论的深入发展,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延性设计上,"强剪弱弯,弱梁强柱,更强节点"已经成为工程界的共识。而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用于抗震框架节点设计的主要计算公式是用来确定节点水平箍筋用量的"框架节点核芯区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未全面考虑到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各种因素,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大震中实现"强柱弱梁"的变形与屈服机制是结构设计师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但实际中总是难以实现。为了保证框架结构"大震不倒",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家规范要求框架结构在大震中实现"强柱弱梁"的屈服机制。工程中大多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仍未能实现预期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梁端钢筋"超配"造成的。本文针对工程中梁端钢筋"超配"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有关的建议,为今后框架结构的设计从而实现达到要求的"强柱弱梁"的屈服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在多震地区建筑平面布置要灵活,因此选择更多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于是,文中为提高框架抗压能力,提出了有效的框架梁柱设计合理控制地震破环顺序的方法,即"强柱弱梁"的设计策略。首先,详细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构件和框架的延性情况,研究延性较好的梁、柱构件配筋要求和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利用比较梁柱延性的方式,取得梁柱截面抗弯刚度的控制条件,再运用力学模型推演出关于梁柱线刚度比的限制理论方程,从而达到混凝土框架抗压能力提高的目的;其次,快速加载前提下,设计并制作出3个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试件,假定在改变框架试件配筋率及框架试件梁截面积时保持框架试件柱截面积不变,利用该实验证明了通过增加试件配筋率和减小梁柱线刚度比的方式能够增强框架的屈服强度以及增加延性系数,进而充分证明了"强柱弱梁"设计策略对混凝土框架抗压能力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与其破坏机制密切相关,"强柱弱梁"屈服机制有利于结构的内力重分布和耗能能力,抗震性能较好。从填充墙、楼板、柱的轴压比及截面尺寸和多维地震波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结合新版规范对以上方面的条文调整,对结构实现理想的屈服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罕见强地震作用下,准确估计强震作用下的梁-柱结构推覆侧向承载力,预测梁-柱结构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是进行建筑框架设计,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方面。在梁-柱单元模型是杆系结构有限元结构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子台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研究地基变形与整个梁-柱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按照相似理论设计试验模型,考虑SSI效应的地震动输入,基于选用的合理的阻抗函数,提出针对具有整体型屈服机制的梁-柱结构推覆侧向承载力离散估计方法,得出估计公式和分析流程。实验结果表明,该估计方法能准确判断各层出现软弱层破坏机制的可能性大小,较好地预测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响应,指导建筑结构的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6.
从框架结构抗震设防基本设计原则“强柱弱梁”理论出发,阐述了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框架梁和框架柱的受震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期望广大设计人员认识其内在规律,力求优化设计,这样既可提高抗震性能,又改善了建筑的功能,使设计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7.
某低品位磁铁矿钛铁矿矿石含铁13.66%、钛3.01%,磁铁矿、钛铁矿为回收目的矿物。试验进行了"弱磁选—强磁选"和"弱磁选—摇床重选"两方案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弱磁选—摇床重选"方案选矿效果较好,最终可获得铁品位60.25%、铁回收率35.57%的铁精矿和钛品位38.57%、钛回收率37.48%的钛铁矿精矿。  相似文献   

8.
"随附性"概念与心-身问题密切相关。金在权继戴维森之后对这个概念作了详尽的分析,区分了"弱随附性"、"强随附性"和"全总随附性"。文章对这些概念给以介绍和澄清,指出全总随附性是三者中最弱的,进而给出这三种随附性的意义底线。在此基础上探讨随附性的哲学意蕴。全总随附性的典型语境是单世界论域,并且是不可还原的;弱、强随附性的典型语境是多世界论域,并且是可还原的。相对于单世界论域,宏-微随附性成为整-部随附性,而整-部随附性就是全总随附性;相对于多世界论域,宏-微随附性成为层次随附性,而层次随附性就是强-弱随附性。文章主张,自由意志是不可还原的,这意味着心理性质对于物理性质至少在某些方面是不可还原的;但是这种不可还原性仍然同整-部随附性即全总随附性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高层剪力墙连梁的工作和破坏机理,针对连梁的受力特点,按"强剪弱弯"原则提出几点设计建议,可供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与技术(一)直接加固1、加大截面加固法:该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现场施工的湿  相似文献   

11.
蛋壳启示录     
武际可 《百科知识》2010,(14):27-27
在人们的心目中,鸡蛋壳是很不结实的。形容以弱对强,说是"以卵击石";形容比较危险的情况,说是"危如垒卵"。其实,这么说也对也不对。人们的印象是从鸡蛋经不起磕碰得来的,要打破鸡蛋,只要把鸡蛋往碗边上轻轻一磕,鸡蛋壳便会破裂。不过,要是均匀地对鸡蛋施加压力,鸡蛋壳就会呈现出让我们惊讶的"坚强"一面!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建立"白鹤梁文献数据库"的必要性,分析了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搜集白鹤梁文献资料的优势,提出了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建设"白鹤梁文献数据库"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马立东 《内江科技》2014,35(8):39-39
随着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差也越来越大,梁板、墙柱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也正在从传统的做法向更先进的工艺进行着改进。梁板、墙柱节点混凝土等级相差2个等级是很普遍的情况,采用传统做法和一般的施工方法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如何有效的保证梁板、墙柱节点处无冷缝、无裂缝、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经常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某电站工程,为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主要结构形式是柱下独立杯型基础,柱和框架梁,柱间梁组成立体框架。柱在节点处设有钢筋砼牛腿并埋设铁件和钢牛腿两种,并同时带有齿槽和插筋。梁的端部也留有齿槽、梁下部主筋同梁端铁件焊在一起并予先浇注在混凝土中,梁上部采取了将负筋予留,待梁柱吊装焊接完后同钢筋砼板进行二次浇注的方法。节点连接方式是梁下部铁件同柱牛腿埋件接,上部负筋同柱中予留插筋焊接,然后同板一起浇注混凝土形成刚性节点。  相似文献   

15.
在框架工程中,因为要先施工混凝土框架柱、梁、板等,后砌筑墙体,所以需要在钢筋混凝土柱中预先设置拉结筋。当前预设承结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框架柱的钢筋骨架上绑扎拉结筋,根据图纸要求及具体情况绑扎在柱钢筋上,砌筑时再凿出来,弯好钩,砌入墙体中;另一种是用-50×5扁钢做成预埋件,焊接在柱钢筋骨架的箍筋上,砌筑时再凿出来,按要求焊接上相应的拉结筋,然后砌筑。但这两种方法有两个缺点:一个是在凿钢筋混凝土柱上的拉结筋或预埋件时,对柱子混凝土有不同程度损伤,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与技术: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术。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 1、加大截面加固法。该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相似文献   

17.
钢管混凝土(Steeltube confined concrete,STCC)柱尤其是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由于其优越的受力性能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已越来越多地用于高层建筑。RC梁-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在高层建筑中的使用越来越多,环梁节点的设计主要以概念设计和偏安全估算为主。  相似文献   

18.
黄和平  彭小琳 《资源科学》2012,34(10):1972-1979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是当前中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主要途径,如何定量评价"两型城市"也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构建脱钩分析模型探讨第二产业GDP增长与能源消费和废物排放的相关关系及脱钩程度,以定量评价南昌市1991年-2010年"两型城市"的发展,结果表明:①1991年-1995年和2001年-2005年南昌市第二产业GDP增长与能源消费均处于扩张性负脱钩状态,1996年-2000年和2006年-2010年分别为强脱钩和弱脱钩,能源效率的提高是目前南昌市实现弱脱钩的主要原因,但未能抵消工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幅度;②尽管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对环境的压力不减,但1991年-1995年和2001年-2010年南昌市第二产业GDP增长与废物排放均呈现弱脱钩状态,尤其以1996年-2000年为强脱钩状态,这说明南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南昌市在"两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在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的同时,以半导体照明、光伏、服务外包三大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新的组合结构形式"方钢管混凝土约束柱端组合剪力墙"进行了单调加载下的受力性能分析。结果显示,轴压比是影响结构受力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普通框架结构的漏柱漏梁,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以剪力墙为基础,并吸取框架的优点,逐步发展而形成一种能较好适应小高层住宅建筑结构体系,即所谓"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文章对短肢剪力墙体系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断指剪力墙结构布置特点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