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中学生的衣着打扮也跟上时代潮流,彰显个性,但也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衣着打扮是学生各种思想的外在反映,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发现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活离不开美,缺乏美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信息技术课中处处蕴涵着美。在信息技术课中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这个话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感受、欣赏数学美,而学生普遍感到数学"抽象"、"枯燥"、"神秘"、"繁复"、"乏味",难以接受,然而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其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征和丰富多彩的美的因素,数学美深深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她的欣赏,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感受数学美的意识,唤醒学生欣赏数学美的细胞。  相似文献   

4.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目的在于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愿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语言美、情感美、意蕴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目的在于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愿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语言美、情感美、意蕴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生活离不开美,缺乏美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信息技术课中处处蕴涵着美。在信息技术课中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这个话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作家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推荐审美情趣积极向上的更多更好的作品,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和提高社会的审美共性都是功德无量的。  相似文献   

8.
何莉 《科教文汇》2007,(2):74-74
语文课堂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从借助多媒体技术角度来谈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美学功能,这种功能鼓舞人们对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完善的追求.一方面,美给人们以精神享受,在数学教学中感受美能激发起学习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对美的追求,又会给数学的发现带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海峰 《知识窗》2014,(22):34-34
在诗词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音、画、字结合的特点,教师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示诗词的文本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形象地感受到诗词的声韵、意境和情感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三方面着手,阐述了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韩春卉 《科教文汇》2013,(35):30-30,33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素质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技工学生更要依靠学校的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美化灵魂,提高素养。在技工教育的各个学科中,语文课与审美教育联系最紧。本文旨在探讨凭借技工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美好的职业情感、文明的语言习惯、优秀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2.
贺耀萱 《科教文汇》2011,(29):69-69,7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人尤以汉语之美而深感自豪与骄傲。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少外国友人对汉语也表现出愈来愈浓厚的兴趣。令人惋惜的是,由于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原本美丽的汉语被译成英文时,汉语语言美感在英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磨蚀的现象,使得西方读者难以完全体会到汉语深刻、丰富的美感韵味。  相似文献   

13.
李杨 《科教文汇》2014,(11):145-146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情境活动。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有利于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中注意真正发挥综合实践课的优势,从而弥补传统语文课堂的不足,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使语文的人文内涵得以充分的彰显,真正实现语文课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朱敏 《科教文汇》2013,(17):150-150,152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就必须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用激情感染学生,坚持正面引导,用理性启迪学生。这样,语文教育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5.
行读相成,“悦”读无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越 《科教文汇》2014,(8):182-183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由于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16.
师晖 《科教文汇》2014,(20):112-112
民族声乐作为我国华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特色,在时代不断变迁和世界各种音乐元素的冲击下,我国民族声乐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表现出了结合民族语言、民族音乐、中华传统文化特点的独特魅力,赋予了现代民族声乐“灵秀生动、气韵不凡”的意境美。文章通过以我国现代民族声乐传统文化为背景,对现代民族音乐独特的韵味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ports results from a study exploring the multimedia search functiona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search engines. Web searching in Chinese (Mandarin) is a growing research area and a technical challenge for popular commercial Web search engines.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Chinese language search engines. We investigate two research questions: which Chinese language search engines provide multimedia searching, and what multimedia search functionalities are available in Chinese language Web search engines. Specifically, we examine each Web search engine’s (1) features permitting Chinese language multimedia searches, (2) extent of search personalization and user control of multimedia search variables, and (3)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eb search engines and their featur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Key findings show that Chinese language Web search engines offer limited multimedia search functionality, and general search engines provide a wider range of features than specialized multimedia search engines. Study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Web users, Website designers and Web search engine developers.  相似文献   

18.
唐黎光 《科教文汇》2012,(20):98-98,114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中学语文教学是实施中学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张薇 《科教文汇》2014,(26):48-49
幼师学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践行者,现在的幼师语文教学中常常出现没有发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语文教师本身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方法枯燥单调等问题。笔者提出了在幼师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几点策略,包括:依据教材,积极发掘传统文化元素;语文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语文活动。  相似文献   

20.
余佳莉 《科教文汇》2014,(8):180-181
小学语文教学已经逐渐在返朴归真,但词语教学却呈现出匆匆过场,浮光掠影的局面。那么如何使词语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词语的世界,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一是品读感悟,让词语教学厚实起来。二是联系生活,让词语教学鲜活起来。三是积累运用,让词语教学丰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重视积累和运用,达到词语教学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