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浅谈体育教学如何进行准备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其基本前提。它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各种身体练习,使人体由安静状态向兴奋状态逐渐过渡的一个过程。适宜的准备活动,对于提高运动成绩、防止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体尽快地由相对安静状态逐渐过渡到紧张的运动状态,为基本部分做好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本从准备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运动量、参与性、科学性五个方面对准备活动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薛红亮 《成才之路》2010,(33):62-62
运动前准备活动,目的就是让人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对于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中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4.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各利一身体练习,是人体由安静向兴奋状态逐渐过渡的一个过程。通过身体的活动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大脑皮层对运动器官的有效渊节。使动作完成的更加协调、准确,减少失误。通过身体的活动系统和各种器官预热,使其达到最佳温度,为发挥最大的身体运动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体育教学准备活动的任务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各种方法.尽快把学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上来。迅速地进人体育教学的身心状态中。把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充分渊动起来。跟上运动的节拍,精神饱满、情绪高昂的开始体育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陈彦 《西北职教》2007,(4):32-32
在一堂体育课中,准备部分同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构成了体育课的全部过程。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运动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由安静状态进入运动状态。准备活动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堂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优质的准备活动对整堂体育课教学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预热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从事比较剧烈的运动之前,往往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使身体能够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作为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对准备活动认识不足运动生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准备活动能够促使血液循环加快,能使体温略微升高,能提高肌肉的收缩力以及人体动作的协调性,避免运动损伤。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整个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存在轻视现象,准备活动期间学生动作不…  相似文献   

7.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训练课以及比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人们在从事比较剧烈的运动之前,往往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准备活动的组织教法一般采用集体形  相似文献   

8.
陈淑娟 《新疆教育》2012,(10):31-31
学生在从事比较剧烈运动之前,往往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作为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运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各种身体练习,是人体由安静状态向兴奋状态逐渐过渡的一个过程,通过身体活动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大脑皮层对运动的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使动作完成得更加协调、准确、减少失误。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英语新课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导入设计得好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英语新课导入的十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罗旭光 《考试周刊》2011,(92):142-143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身体练习,人体由安静向兴奋状态逐渐过渡的一个过程。体育教学准备活动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思想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上,迅速地进入体育教学的身心状态中,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开始体育课的学习。如何做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成为体育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运动前不做准备运动,容易引起肌肉、韧带拉伤或关节扭伤,致使锻炼不能正常进行;学生在学习新语言前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生理和心理状态得不到调整,已有知识得不到激活,学习过程就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准备活动对于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热身和复习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学生的心理功能由静态阶段进入动态阶段,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处于适宜水平.准备活动在生理上的功能是克服身体机能惰性,加快血液循环,预防运动损伤,在极短的时间内充分调动身体惰性,身体由安静状态尽快进入运动状态.本文针对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的作用;科学有效地设计准备活动的教学内容;以及准备活动如何在体育课中运用进行详细阐述,为高职院校更好地搞好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科学体育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各种身体练习,是人体由安静状态向兴奋状态逐渐过渡的一个过程。适当的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大脑皮层对运动的分析和判断的综合能力,使运动系统和各种器官预热,使动作更加协调,从而减少错误,避免损伤。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准备活动认识不足。前不久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做准备活动没有必要的学生占85%左右。应该说学生不重视准备活动的根源在教师,因为很少有教师经常对学生讲述准备活动的重要意义,而在教学…  相似文献   

15.
教学改革以后,排球课的准备活动对顺利完成课的目标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准备活动各个部分按其活动形式分别分类,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排球课不同类型准备活动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比较优劣,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每次课的任务更加合理地选择与运用具体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师的准备状态、精神状态、操作状态,以及学生的参与、合作、动手操作、生成状态等方面来探讨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教学叙事”是指教师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描述,并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活动。由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决定着他们的职业生存状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叙事也是改善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准备部分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通过准备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能力,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形成最佳的运动状态。这部分教学完成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营造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卫琴 《教育艺术》2004,(10):50-51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只有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状态,才会收到丰硕的教学成果。良好的课堂教学状态应该是全体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学会自学,踊跃发言,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怎样营造出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状态呢?笔者在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初中课堂教学良好状态的实验研究》的实验活动中认识到,  相似文献   

20.
正差异化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主动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资源、学习活动以及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公平的、最佳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学生在本学科领域的准备状态、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而且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方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学生差异:不容忽视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知识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