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塞北的三月,乍暖还寒。2006年春季开学的第一天早6点50分,一辆白色的出租车驶进了阿荣旗那吉屯二中的校门,车门打开,慢慢走下一个拄着双拐,身体极度虚弱的中年男子。正在教学楼前开晨会的全校师生惊愕了:“这不是我们的校长吗?”老师们围拢上来,同学们踮起脚尖,目光中充  相似文献   

2.
另一种慈善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14岁,正读初一。学校组织全校师生捐款、捐物,奉献爱心。他只拿来了一个脏兮兮的布娃娃。校长勉强地接下,强挤出一丝笑意,说:“爱心不在于物品的贵贱嘛。”  相似文献   

3.
好大一棵树     
“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置身于杨昌满校长带领师生们栽下的30多万棵落叶林中,我不禁在心中哼唱起厂这首歌?此时,只见杨校长用手轻轻地拍着一棵树兴奋地说:“再过几年,这些树就可以间伐了,每年间伐2万棵,一棵卖10元钱,那就是20万!每年有20万,能为学校解决不少问题啊!”说着,杨校长爽朗地笑了起来,那笑声和阵阵松涛融合在一起,汇成了一曲最感人的音乐。  相似文献   

4.
在山东省招远市教育系统,提起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春松,人们都纷纷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全校师生员工为有这样的校长感到自豪和骄傲,是他带领全校师生奋力拼搏,改变了学校的面貌,学校先后被评为“招远市明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王春松校长本人也先后被评为招远市“十杰校长”、招远市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5.
故事一:在全市中小学校长电视电话工作会议上,教育局长就“新课改”做了周密的部署,最后强调:“校长是本校‘新课改’第一责任人,哪个学校的‘新课改’没搞好,我首先要追究校长的责任。”校长们一听,责任重大,就赶紧请教局长怎样搞好新课改。局长犹豫不语,最后说:“充分发挥全校教师的智慧。”校长们听了,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6.
地处哈尔滨市道里区城乡结合部的一五九中学,如今已经甩掉了“薄弱校”的帽子,成为全市教育战线上一所小有名气的学校。2001年,学校被评为哈尔滨市教育后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哈尔滨市道里区教育先进集体,学校党支部被评为镇先进党组织。 说起学校的巨大变化,全校师生都异口同声地说:“要不是来了魏校长,‘一五九’怎能大变样!” 其实,魏麓校长并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他只是一个不甘落后,迎难而上的普通人,一个无私奉献,不懈耕耘的好校长。 敢接“乱摊子”,敢带“散班子” 2000年4月21日,人到中年的魏麓校长离开了他…  相似文献   

7.
说话算数     
1998年新学期初,美国有一位小学校长,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公开打赌:如果学生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他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全校师生刻苦读书,终于在11月9日前读完了15万页书。有学生打电话问校长说话算不算数,校长坚定地说:“一诺千金,我一定爬着上班。”11月9日,与每天一样,校长于早晨7点离开家门,所不同的是他没有驾车,而是四肢着地爬行上班。为了安全和不影响交通,他不在公路上爬,而在路边的草地上爬。过往汽车向他鸣笛致敬,有的学生索性和校长一起爬。经过3个小时的爬行,校长磨破了5副手套,护膝也磨破了,但他终于到了学校,全校…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整个的校长》的论著中精辟地指出:“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俗话说:“校长是一校之长。”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对内负责主持全校的教育、教学、人事、总务和一切行政业务工作;对外代表学校,就全校的工作对上级负责。当好校长必须搞好学校管理,要摆正“三边”的双向传导过程(见示意图),做到“五子登科”。一曰:组建班子——形成领导  相似文献   

9.
勇气     
每周都有升旗仪式。这其中,三年级时的一次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天,当五星红旗在校园上空飘扬时,方校长来到领操台上。她神情严肃地说:“同学们,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说一件不愉快的事,不知哪位同学将石子扔到了围墙外邻居家的院子里,希望这位同学下课后主动来校长室认错……”话未说完,一个男同学慢慢地踏着沉重的步伐,走上了领操台,那不是五(3)班的金施一凡吗?难道他是去告密的?没人会出卖朋友。那他是去认错的?有谁会这么傻,在全校师生面前认错。我正在奇怪呢,方校长问金施一凡:“你怎么上来了?”“对不起,是我把…  相似文献   

10.
学期初开好四个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期初,校长工作千头万绪,但不管如何繁忙,校长也得抽空开好“四个会”,即:行政领导的“通气会”、班主任队伍的“提醒会”、全校师生的“动员会”、骨干教师的“激励会”。这四个会议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会”,开好这四大会议为理顺学校各类关系,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今年43岁的柴永明朴实、憨厚,不擅言辞,浑身上下没有一丝知识分子的派地。然而他却是取得中师、专科、本科三个文凭,当了20年校长的老教育工作者。组织上派他到哪个学校,他就能把学校办成先进典型。过去农村很穷,办学条件极差,学校没有像样的校舍,教师们没有住房。柴永明是个务实的人,不等不靠。1978年为新建公社中学,他提了一壶薯干酒和大队小队的干部在渠上边喝边谈,结果用800元钱买下了30多亩地做校址,利用暑假时间领上全校师生拉上脱坯,自己盖房。柴永明说,乡村教师最穷,校长要是不关心他们的住房,那就一点儿靠头也没了…  相似文献   

12.
道爷     
张莹  唐驰 《教师博览》2008,(9):26-26
道爷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全校师生为之一震。 8年前,我毕业参加工作,到学校报到,刚进大门,一个身高足有一米九、眼睛瞪得大大的老头凶巴巴地问:“你是干什么的?”当时吓得我浑身一激灵,怯怯地说:“我是来报到的。”“啊,进去吧。校长室在那边。”他态度缓和了一点儿,  相似文献   

13.
开心一刻     
逃学理由有一天,比克的祖母来到学校,对校长说:“我想看一看比克上课时的样子,他一定很可爱吧?”校长说:“很抱歉,今天不行,他请假参加您的葬礼去了。”校庆献礼一位老毕业生在校庆日那天回到母校。他大模大样地对院长说:“院长,现在我是个富翁了,我很想送件能够反映出我大学生活的东西给母校。院长,你说我上学时哪方面突出?”院长难为情地说:“说实话,你上课时,多半都是在睡觉。”“很好,那我就送学校一幢宿舍楼吧!”耐心的教授有一天某教授突然停止授课,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如果坐在中间谈天的同学,能像坐在后面玩…  相似文献   

14.
杨宁拒奖     
杨宁在镇小学语数竞赛中,考了第一名,给学校争得了荣誉。全校师生都称赞杨宁是“好样的”。发奖会上,校长手捧书包、钢笔、文具盒等奖品和100元奖金,递给杨宁。杨宁说:“校长,这奖品我不能要。”“为什么?”校长疑惑地问。“我没去考试。”  相似文献   

15.
OICQ,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聊天工具,在校园里展示着一种崭新的魅力。  伴随着“啪嗒啪嗒”清脆的敲击键盘的声音,60名师生进行了一次不寻常的交流:“OICQ师生交流直通车──宁波职教中心学校校长与您对话。”  作为计算机班的学生,一听说有这么一次活动,我非常兴奋地报了名。由于经常上网,我对OICQ的操作已是再熟悉不过了,可面对着屏幕,想着坐在屏幕那头的校长、副校长、老师们,心里难免有些忐忑不安,一句话──兴奋,紧张。  “你好!”突然,屏幕上跳出了两个字,昵称是“校长室1”。  活动开始了,可我的手老不…  相似文献   

16.
现任兴隆一中校长孙宝国,是我相识多年的老友。这些年,他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感,把一个个学校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广大师生拥戴。在他担任二中和一中校长期间,都将“为学生生存发展负责”以校训形式镶嵌在校园门口突出显眼位置,以提示自己和全校教职员工为学生负责的强烈责任感。他的人格魅力和管理能力,都让我深深折服。  相似文献   

17.
一次升旗仪式上,校长面对全校师生声嘶力竭地说:“上级的检查团将要来我校检查,为了迎接检查,同学们衣着要……语言要……行为要……”校长说了一大串“要”。轮到班主任时,他又换了一个方式:“同学们不要打打闹闹,不要说说笑笑,不要追追打打,不要跑跑跳跳……”他又来了一大串“不要”。经领导们一说,我们本来还是一个个生龙活虎,现在却都呆头呆脑,死死板板。温良听话,但失去了生气。查出有问题的,当然要扣分,因为它直接影响各班评选“先进班集体”的成败。因此,各班老师对这次检查都极为重视。有的老师要求:全班学生必须…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名校成功的原因很多,但都拥有一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善于管理、无私奉献的干部队伍,而校长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全校师生的航标。如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校长灵魂与航标的作用,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我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的校长,必须扮演好以下五种角色。  相似文献   

19.
唐素良 《上海教育》2006,(5A):46-47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着千百万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着国家与学术之兴衰。”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好校长起码应该——  相似文献   

20.
源于民主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虽然是校长,但我是为大家服务的,我希望自己能置身于全校老师和职工的监督之中。一年后,欢迎全校教职工对我进行评议,如果对我不满意的人达到了30%,我立马‘下课’!”可以断定,并不是所有的校长都敢面对全校教职工进行这样的“就职演说”的。但2001年8月下旬,48岁的王明宪在他上任成都石室中学校长后的第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就是这样说的。“现在竟然会有这样的校长?他对自己未免太苛刻了:不满意率至少要超过50%,也就是说多数人不满意才应该‘下课’呀!”有人心里这样嘀咕着。但是,王校长自有一番说法:“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