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平 《班主任》2004,(5):5-6
良心是一个最古老的道德范畴,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范畴之一. 一、教师职业良心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在教育生涯过程中形成的,它体现为教师职业信念中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策划人语与普通高中教师相比,中职教师需要面对较多的"问题学生",经常感到身心俱疲,产生职业倦怠。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能否找到工作的快乐点,已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有关学者认为,教师的职业境界有四个层次:一是把教育看作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二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三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四是把教育活动看作幸福体验。前两个境界是一种"他律"的取向,后两者是"自律"取向,教师应实现从"他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幸福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一、职业意识的转变我们传统上把教育 (此处仅指教师教方面的活动 ,本文中的“教育”有时指师生双方的活动 ,请读者根据上下文做相应的理解 )当作一种崇高的职业 ,是因为教师像蜡烛 ,像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被认为是对教师职业的形象概括。杨启亮教授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说 ,教师的职业境界有四个层次 ,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 ;二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 ;三是把教育看作是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 ;四是把教育活动当作幸福体验。他认为 ,前两个境界是一种“他律”的取向 ,后两者是“自律”取向…  相似文献   

4.
所谓教师的良心,就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职业义务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优良的职业道德意识和心理品质,是教师自觉履行职业义务的道德责任感,是深藏于教师内心的道德自制能力。教师的良心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意识,是对职业道德的深层次的认识,是一种炽热的职业道德情感,是教师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的综合统一。教师良心作为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它是平衡教师心理状态,调节和解除心理障碍的内在动因,是产生良好的心理效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正确对待人生,对待学生,对待教育事业的前提。教师的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责任感,它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由于深刻认识到自身应有的责任而产生的对学生、对他人和对社会尽道德义务的强烈心愿。教师的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制能力,它是指教师以深刻理解一定社会的教师道德原则与规范为标准,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进行综合、评价、判断、调节和控制的心理机制。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教师的  相似文献   

5.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在人类从事职业活动中产生的,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称为“良心”,它表现在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上,良心促使教育者去遵守教育规范,构成良心的善意、诚意、义务。并调节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使之变为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既是高校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的一部分又属于教师队伍的一部分.他(她)们的角色定位,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工作的教师,其职责有别于任课教师.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和学生日常管理、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帮助困难学生、指导创业就业、处理突发事件、维护校园稳定等工作.人们常说,教师工作是良心工作,而教育的责任心就是教师的良心.教师们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教书是碗良心饭”.教书的好坏,教育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良心的有无、多少.辅导员的良心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培养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人.  相似文献   

7.
<正>当我们说一个教师要有良心,究竟是指什么呢?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指教师品行端正,恪守师德规范?是指教师能力过硬,教育教学态度认真?还是以上都具备?或是指其他?笔者认为,以上内容只是通向职业教育教师良心的"酵素",而不是良心本身。穷举法无法阐明良心的本质。良心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在场的。职业教育教师的良心应该是存在论问题,而不是认识论问题。因此,提出"职业教育教师的良心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本质上并无意义,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  相似文献   

8.
正师德修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内容和内在动力。教师道德修养可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遵守师德规范,自觉接受职业规范和制度的约束,做好该做的工作,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第二重境界是坚守师德良心,即基于对教师道义和责任的体悟和认同,体现出的一种内在觉醒,能积极主动地做好教育工作;第三重境界是教师体验师德幸福,即教师从日常学习、工作和自我发展过程中获得具有职业特征的愉悦、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是一个自我感受、自我奋斗、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这时,师德已经成为教师积极人格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教学良心是教师对外在教学规范的自觉意识并内化为稳定的教学意志和信念,以及在此基础上主动形成的教学价值意识和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并能最后将其转化为或者指导外在的教学行为.基于对“良心”内涵的分析,本文对教师教学良心的内涵及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教学良心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严宏 《教书育人》2001,(1):44-45
读罢《教师的幸福》见《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一文,整个心灵立刻被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想强烈地震憾着。原来,当我们把教育当作一种幸福的活动时,教师职业同样充满着乐趣,教师人生将会是另一种风景 也许像我这类一直把教师当作一种奉献者形象的不在少数,习惯把自己的劳动与蜡炬、春蚕、人梯、铺路石等吃亏受苦的意象联在一起。平时的教育行为亦多是出于对角色、规范、职业责任的意识,或者说是出于职业良心,很少与人的生命意识联系起来。于是,把教育看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周而复始的机械重复,把学生当作毫无生气的“容…  相似文献   

11.
<正>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良心是一种隐性的心理活动。如此看来,制度是管不到也管不住良心的。但良心往往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制度作为对外在行为的规范,也就对良心进行了间接的"管辖"。制度往往是一些刚性的、底线的、共性的要求,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转的基础,遵守这些制度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良心之所在。职业学校的管理显然不能止于制度,尤其不能止于这种底线的要求,但事实上很多职业学校的管理正进入底线思维的"陷阱"。表面上  相似文献   

12.
董柯 《今日教育》2007,(5S):54-56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那不仅仅是教师的良心.而是因为教育的真正使命是让人增长智慧。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实际就是一种生命、智慧碰撞的历程。十多年来,我日夜兼程行走在智慧的路上.生活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氛围之中.享受着生命的激情.播撒着生命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而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信念和道德行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对道德层次的认识和道德行为的选择。由此决定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境界。鉴于在一部分教师中存在的所谓凭“良心”教书的认识,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环境,社会的人生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因此,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我国现阶段,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推进新版职业道德规范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教师从净化自己的职业良心开始,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获得最佳的专业发展。因此,职业良心应该成为教师道德规范教育的起点,也必将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德支撑。教师职业良心首先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心教师资格认证的社会化,给教师队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活动。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又是教师人格的前提和保证,是敬业之基、爱生之初、为师之母。教育良心的有与无,多与少,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方向。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分别从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主管教育工作的行政部门三个角度分析了教育良心的重要性问题.再次提醒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要忘了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重担,不要突破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教育良心。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活动.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又是教师人格的前提和保证,是敬业之基、爱生之初、为师之母.教育良心的有与无,多与少,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方向.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分别从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主管教育工作的行政部门三个角度分析了教育良心的重要性问题,再次提醒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要忘了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重担,不要突破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教育良心.  相似文献   

17.
课改以来,我们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仅仅凭着良心和经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反省和超越的研究意识,经验型的教师多,研究型的教师少,一般化的教师多,特色教师少,这就成了制约教师发展以及学校发展的瓶颈。因此,我校把反思作为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梯,重视引领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鼓励他们做“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推进新版职业道德规范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教师从净化自己的职业良心开始,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获得最佳的专业发展.因此,职业良心应该成为教师道德规范教育的起点,也必将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一种良心活",这是普通教师对职业的日常性解读,这一解读的背后蕴含着特定的职业认同内涵和方式。通过对实地研究的分析和总结,本研究认为"良心活"蕴含着教师对职业特殊性的理解,如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评价的复杂性以及教育过程的迟效性。并且,在实际的职业生活中,教师工作所凭借的"良心"又分为"权威主义良心"和"人道主义良心",由此形成了教师职业认同的内在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学习着,就是陕乐着。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这应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走进新课程,用崭新的理念把心填满,让每个学生抬起头走路,让语文课堂焕发出青春般的生命,这是广大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