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每教一节课之后,总要记下教学体会,写写“下次再教时……”,因此,她的课教得炉火纯青,常教常新。 而目前有许多教师教课,常常是教完即了,一教了之,很少坐下来,作些“教后思”,写写“教后记”,做点“再教设计”。有人戏称“教完即了”的课是“猴子掰棒头”。免不了两手空空。教完即了的课,常出现“再教如初教”,课上来上去还是老样子,所谓“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课相似。”  相似文献   

2.
上完一节课或教完一篇课文,总有一些成败得失。亦或一些自己的感触。如果能及时地记上疏漏失误之处,写下一孔一得之见,不仅利于今后的教学实践,常教常新,也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聪明的教师总是善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在总结和探索中积累成功的经验,抛弃违反教学规律的东西。反之,不知道总结的人就像耕耘而不知收获一样,即使教龄再长,其经验也是肤浅的,表面的。常写“教后”,便是为自己积累工作的财富,提高教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就一篇课文而言,如何写“教后”?我的做法是:将“教后”分成“随文点评”和“一课总结”两部分反映在教案上,如图  相似文献   

3.
不少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任务理解为只是“教课本”,从第一篇课文教到最后一篇课文就算完成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教每一篇课文,往往也是从作者背景介绍开始,讲第一段、第二段……然后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练习一、练习二……然后又教下一篇课文。上课照本宣科,教学依照一个固定的套路,往往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恹恹欲睡。这样的语文教学只能导致“少慢差费”。如此效果,症结何在?除了教师缺乏经验、知识功底欠缺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语文即教课本”的观念在作怪。观念决定行动。有落后的教学观念,必然有落后…  相似文献   

4.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采用“文选”式编排的。不少语文教师只知道一课一课地教课文,一学期教完几十篇课文就算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很少思考语文教材编排及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如:语文教材为什么要把课文划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种类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课文各有什么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5.
课眼探微     
课眼,是一节课的精要所在。就是在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为强化教学重点、分化难点而精心设计的“惊警之笔”。既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情节,也可以是一个词……以此为轴心或以此为切入口来带动全篇的教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课眼设计得当,老师教得活、教得巧,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课眼,组织教学?笔者作了一些尝试。一、通过课眼,掌握主要内容。写文章需要剪材,教课亦如此。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指出:“要抓好课文的精华、要点进行教学。”平…  相似文献   

6.
石建 《今日教育》2014,(2):50-50
由于缺乏课程意识,传统课堂教学中课文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语文教学只是教书——教一篇篇课文,变成了一种极其狭义的教学。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语文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课文”转变到“教课程”。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内地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课文只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教学生学会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  相似文献   

8.
不少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任务理解为只是“教课本”.从第一篇课文教到最后一篇课文就算完成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教每一篇课文.往往也是从作者背景介绍开始,讲第一段、第二段……然后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练习一、练习二……然后又教下一篇课文.上课照本宣科。教学依照一个固定的套路,  相似文献   

9.
厚书薄教:改变阅读教学低效之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改的深入,一线教师普遍感觉任务重、课时不够用,教学效益也不甚理想。问题的症结在于,教材变了,而教学的谋略却基本没有变。那么,语文教学固有的一些传统谋略又是什么?归结起来两句话:一是在一册教材上沿袭“单课推进”,即一篇一篇地教课文;二是“精读深讲”,即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上逐段逐句逐词地精讲、细品、深读。  相似文献   

10.
《狐假虎威》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成语故事, 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狐狸和老虎,借以刻画动物的特征,形象鲜明、独特。这是一篇老课文了,在多次公开教学中听过这篇课文的教学。笔者初教二年级,刚教完此文,不尽如人意。虽想尝试运用一些  相似文献   

11.
多年教毕业班,到下学期时,总会教到《十六年前的回忆》和《詹天佑》这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中分别有“严峻”和“竣工”这两个词。每教完一课,进行词语听写,当“竣工”一词未教时,学生写“严峻”一般不会错。可教完“竣工”后,学生听写“竣工”,总有许多人把它写成“峻工”;再写“严峻”时,又有许多人把它写成“严竣”。面对这种情况,我总是一味地认为这是学生对偏旁的混淆,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2.
职中生学好语文四点对策陆定嵩运用情感语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情感教学。如教者每教一篇课文都要赋予一定情感,“情”这个要素可分解成情景即课堂氛围,情感即心理反应,情绪即心理状态。大凡起始课,有经验的教师都要别具匠心地设计导入新课。每当教《景泰蓝的制...  相似文献   

13.
四、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教课之本旨并非教师讲一篇课文与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能自观其他类似之文章。  相似文献   

14.
谈开香 《天津教育》2023,(29):113-115
<正>作业是有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将作业的功能综合定位在“作业即学习活动”“作业即教学巩固”“作业即评价任务”上,逐级细化到单元作业目标,再到课文(课时)作业目标,并以课文(课时)作业目标贯穿每一堂课的始终,发挥作业导教助学评价的功能,从预习作业牵引,为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作铺垫;课中作业助力,为学生学习搭建脚手架;课后作业延学,巩固知识螺旋提升能力;单元学习小结,小组合作实践升华主题等方面来设计适切的单元作业,实现课前预学、课中导教、课后延学的价值,落实知识的生成、技能的培养、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七、一课多篇一课多篇 ,也称一次多篇、多文联教 ,有时也称比读、联读。简言之 ,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教学几篇课文 ,或者是在一节课中教学几篇课文。一课多篇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路 ,也是一种教材处理的方式。它的设计目的 ,一是让教学更好地顺应教材 ,二是进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一课多篇教材处理的实质 ,是在分析某几篇课文组合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之上 ,提出对它们进行教学的最佳角度 ,为顺利地实施教学迈开有指导的第一步。一课多篇式的教学是被教材“法定”了的教学 ,从初中语文教材来看 ,每一册中都有“短文两篇”“诗词五首”之类的编…  相似文献   

16.
教后记是教完一节课后,总结教学、积累素材、升华认识、指导再教的教学笔记。写教后记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教后记的功能 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教完即了,免不了两手空空。但若能反复琢磨,认真作一番教后思考,写一些教后笔记,集腋成裘,滴水成河,就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能为教学研究准备下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教后记主要有以下功能: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集中识字实验到一九七九年七月,已经完成了一年的教学任务。继教完景山学校第一册识字课本之后,又教了第二册,总识字量达到一千三百五十余个。与此同时还教了第二册的二十六篇课文,读了一些课外读物,进行了写作的基础训练。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集中识字教学采取先识字后读书的措施,不仅是为了提高识字教学的效事,也是为了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质量。先识字后读书(郾先识一批字再读一批课文,再识一批字再读一批课文),决不是光识字不读书。恰恰是既识字又读书。不仅读书多了,并且写作训练也提前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我们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课文上完,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教了10年语文,做了七年语文研究员,东西南北听了数百节语文课,越来越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在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上,我们的语文课程是以一篇篇课文为载体的,很多的一线语文教师虽然明白课文只是个例子这一理论,但如何将这一理论物化为科学的教学行为,让学生从学课文最终学语文,越来越成为语文专家和教师们研究的焦点。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台湾的语文课,授课内容是四年级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这节课我认为很好的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下面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抓住关键的问题,引入一篇课文的教学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我觉得教完课文后,让学生海阔天空、无拘无束地提出与本课密切联系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想像,通过玩味得出正确结论的做法,就是“采动荷花牵动藕”。下面结合具体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及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