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剧本究竟有多重要--电视剧制片管理(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好本子可能会拍成一部坏片子,但一个坏本子绝不可能会拍成一部好片子。这句话,是我最近这两年与一些制片人朋友或想成为制片人的朋友交谈,他们问我拍一部片子需要注意什么时,我首先要给他们的忠告。  相似文献   

2.
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上展出的众多中外优秀纪录片中,法国纪录片《课间休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片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原因并非它比其它片子更好,而是觉得如果要从参展的这些片子中学到点什么的话,《课间休息》无疑给了我们  相似文献   

3.
作为“集锦镜头”,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整个片子中最精彩,最引人注意的镜头,应该说这几组镜头是片子的灵魂.最富有表现力,它直接揭示主题,表现冲突,提升兴奋点,调节片子节奏、组织片子结构。像画龙点睛一样,“集锦镜头”的妙用让整个片子更精彩、更好看。更能“提味”、“提神”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4.
全三维动画片《TOYSTORY》纵横谈杨四亦编者按:全三维动画片《ToyStory》在电脑动画界掀起了一股狂潮,人们一直梦想的事情得以实现。电影的投资者也狠赚了一笔。片子的内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成功的奥秘是什么?本刊将加以揭示。本期《Toy...  相似文献   

5.
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策划人刘春在与北京广播学院教授、《现代传播》杂志社副主编胡智锋就关于中国电视现状及问题的对话时,谈到他一个亲身经历:“我在做《新闻调查》的时候,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我带了一帮人迅速完成了一个片子,叫《硝烟中的霸权》,片子的收视率很高,但是很粗糙,所以就得不到什么奖,别人还以为我不懂什么叫电视语言,我不服气。后来我跑到河北一个偏僻的村  相似文献   

6.
强调纪录片的自然性(或日“原生态”)大概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但自然性跟流水账,跟浅白直露之间的甄别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有一部反映领导关心群众的片子,主人公去看望部下,编导将“领导进入居民区,转道,上楼,走过长廊,敲门,甚至在门口跺  相似文献   

7.
缺少了什么     
高庆彦 《记者摇篮》2001,(10):46-46
纪录短片是叙事的,采取讲故事方式,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出人文关怀。《东方时空》中《生活空间》的出现推动了纪录片的繁荣和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喜受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和追求。但是我们有时拍的片子不理想,枯燥而没有韵味,总觉得里面缺少点什么。到底问题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是我们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的项目。在制作纪录片的时候,通常进入我们视野的,仅仅是片子的主题和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在片子编辑的时候,通常仅仅以把事实叙述清楚作为片子的主要目的;在审片的时候,审片者也通常只关注片中提法是否准确、事实是否有遗漏,以及对事  相似文献   

9.
现在打开电视,我们会看到几十个频道里近一半在播映影视剧(还有四分之一在播映影视剧间隙的广告)。相信最好的纪录片编导看过的纪录片数量也不及其观赏过的影视剧多吧。有人会说,那是因为纪录片制作的周期长,因此片子少。试想,假设现在有两个频道,一个播电视剧,另一个播质量与电视剧相当的纪录片,更多的人会去看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有"情"的片子才有温度,有温度的片子才打动人心。本文围绕"情"在片子中的重要性展开论述,探讨记者从选题筛选到实地采访再到片子最后制作完成的每个环节如何融入"情",如何能制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有温度的好片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档案》2006,(4):63-63
这大半生真让我哭成泪人儿的事,第一件便是电影。第一部让我哭得喘不过气来的片子是《白毛女》。那年我才七岁,坐在电影院里,黑压压一片观众,银幕里的喜儿爹,正苦苦哀求少东家黄世仁放过他惟一的闺女。我不知按上红手印意味着什么,反正要发生什么很可怕的事,我心里紧张极了。另一部电影是关于土改的,至今我还诧异片中那个斗恶霸地主的农妇身上鳞片般的布片,是羽毛还是衣服?  相似文献   

12.
赵诚  凌今 《出版参考》2004,(10):40-41
中央电视台曾播出了一个关于三门峡水库的片子,其中采访了一位水利界老专家。他表示,当年上三门峡是一个错误。他能这样说,当然是值得称道的。这位当年“看不出清水出库有什么坏处”的老先生主张先建大坝,之后“计划应在总目标下水位慢慢抬高中加以修改调整”。现在他已成为中国“水利界泰斗”,但这次却失去了前几年在“自述”中的那种诚实和悔意,  相似文献   

13.
自从「儿童不宜」片出现乃至日见其多以来,国人对此一直议论不停。笔者不想再发表过多的陈见,只是想问一声:既然对「儿童不宜」如此看重,那么「儿童适宜」片又哪去了呢?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实际根据的。不信我们随便问问哪位小朋友,最近看的什么片子?比较喜欢什么样的片子?小朋友最多说喜欢动画片,再问下去,不是港台录像才怪呢!  相似文献   

14.
唐晓宁1995年南京大学毕业后回到北京。她和丈夫都在IT圈工作,丈夫朝九晚五,自己则做着相对自由的IT记。刚结婚那会儿,两个人理想中的休闲生活,就是一个月去一趟新东方商业广场,在电影城看一部好片子,然后随便逛逛,吃点东西。但是电影城的片子并不尽如人意,后来逐渐选择了在家看碟。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5,(1)
今晚我们看什么?冶思电视台的节目尚无多少丰富,电视机的频道已先丰富起来。有人说:"这下好了,看电视的选择余地大了。"但实际上,面对着几十个频道的旋扭,老百姓们倒不见得有多兴奋:"还是没哈看呀!"有困惑的不只是观众。面对着没有一部片子能使人从头看到尾的...  相似文献   

16.
启事     
在2001年这个想安静都安静不下来的世界,李安的《卧虎藏龙》被媒体炒炸了天。不就是在好莱坞外语片中入了个什么“围”吗? 不就是存西方比较“叫座”的片子吗? 电影好不好,得先由12亿中国人说了算。如果一个导演,能拍一部国人拍手称快的片子,这导演一生都可以“ok”了。美国人再多,也就是2亿,他说你好,你就登天了。美国人? 美国人算什么? 经济发达和文化发达从来  相似文献   

17.
专题片《观念、现实、思考——镇江市计划生育工作调查》,获一九八八年江苏省新闻专题评比一等奖。一、主题是全片的基础对于一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题材,不同的创作者有着不同的创作观点。而这些观点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创作者对片子要反映什么,说明什么等等的不  相似文献   

18.
一部雅俗共赏的精品──试析《灯城游》的特色邹荫辛在电视社教节目中,文化类片子“易拍难精”这恐怕是不少同行的共同体会。尽管文化类片于的题材大多较为轻松有趣,掌握起来一般不很困难,可是,如果要让片子真正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营造出蕴藉的文化意境,从而形成较...  相似文献   

19.
成语“画龙点睛”说的是画龙的过程中,点睛之笔最为关键。常言道:“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作为电视新闻来讲,人们在欣赏声画一体的活动画面的时候,其实也会注意标题。电视新闻标题,是业内人士常谈的老话题。电视新闻标题制作对大多数记者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每次采访结束,写好稿子,编好片子,至于新闻标题呢,随便糊弄了事,便交给领导和编辑去进行后期制作。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学会制作好电视新闻的标题。  相似文献   

20.
真得感谢戛纳、柏林、金棕榈、银熊这样的外国电影节和电影奖,要不是它们,中国观众恐伯还不知道有《无极》、《青红》、《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样的中国影片。58届戛纳电影节正如火如茶,在媒体报道的轮番轰炸之下,想不感受电影节的热浪都难。等导演们卖掉片子的海外发行权而凯旋,等各项大奖尘埃落定之后,那些被电影节热烈气氛感染过的中国观众们,能收获些什么?是淘几张廉价的盗版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