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活·慧眼·创新。这三个词放在一起,乍看起来毫无联系。但7年记者生涯,让我认识到,这是写出好的新闻稿件的必然条件,也是形成好的文风的前提。三个词组和起来是:深入生活 一双慧眼 写作创新=好的文风。  相似文献   

2.
我当兵快44年了,干新闻工作39年多,在军报当编辑整整38年。我刚来时是23岁的小伙子,现在已是快61岁的老头子。是军报这只熔炉培养了我,是军报这个平台成就了我。我是为军报做了点工作,军报给了我很多荣誉。我对军报感情很深。我虽然编制上离开了编辑岗位,但我永远心系编辑岗位。如果还有来生,我还是想当一个编辑。  相似文献   

3.
郑孟进 《军事记者》2005,(12):38-39
我在部队和地方从事宣传和新闻工作20多年,多半时间担任领导职务。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做好新闻采编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要点:  相似文献   

4.
《军事记者》2001,(1):1-1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人类的历史跨入了一个新世纪。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一直为广大读者关爱的《新闻与成才》从今年第一期开始,正式更名为《军事记者》。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新世纪伊始,我们向《军事记者》的新订户和《新闻与成才》的老读者问一声好,并向你们致以新年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此时此刻,我们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把第一期《军事记者》奉献给广大读者。我们既注意了它外表包装的改进,更注重它内在品位的提高;既坚持了它为办好军报服务,为广大通讯员写作成才服务,又强化了它的“军味”即军事新闻特色…  相似文献   

5.
从传播新闻的及时性方面说,消息无可争议地是报纸的主角,这是报纸作为新闻纸的特性所决定的。要使消息在舆论宣传中发挥好的指导作用,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努力提高消息的公众接受度,让读在兴趣盎然的阅读中了解新闻事实,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企业的法规制度,接受作想要表达的正确的思想观点。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消息的公众接受度呢?笔以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尊重受众·了解受众·服务受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东升 《军事记者》2001,(11):13-15
受众作为大众传媒信息终端的接受,越来越受到理论的关注和实践的亲近。在大力倡导军事新闻改革的今天,改变落后传播观念,做到尊重受众、了解受众、服务受众,对于更好地发挥党的宣传舆论工具的功能,增强新闻传播效果,为“打得赢”和“不变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三年来,《河北日报》通过不懈的努力,明确了"主流政经大报"的定位和"权威成就影响力"的核心办报理念,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服务好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同时,以做大做强重大主题报道、坚持"新闻立报"、做亮做活深度报道、用心做好民生报道、打造与读者互动平台、坚定推进机制创新等六项举措为"抓手",扎实有效地推进改革.全体采编人员凝神聚力,践行新闻创新,使党报吸引力、感染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搞完述评,“遵旨”要写几句,领导说“好的”、“坏的”都可道来。思来想去,“好的”没甚,“坏的”不少。记下几条,权当体会。  相似文献   

9.
步入新世纪,我们蓦然发现身处于立体式和平面型纵横交错的传播环境中。从早晨起,广播、报纸就把昨日新闻刊播出来;直到中午,受众已成为新闻的饱和体,相互传播着新闻,并形成了小环境舆论;随着夜幕降临,电视、互联网重叠展现出今日新闻,而受众对新闻超载已是不堪重负,强烈呐喊:“我要独家新闻 !”舆论一律的时代即将结束,新闻界竞争日益加剧,发现、产生独家新闻便成为各新闻媒体出奇制胜、提高自身声誉的法宝。 慧眼:从能动认识升华独家新闻   发现,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的说法,是“看到人人看到的,却想到别人想不…  相似文献   

10.
11.
毕胜 《传媒》2002,(8):19-21
A 有朋友问,你们办报的人现在还看报吗?这话问得蹊跷,细琢磨,也问得有水平,办报的人不看报,这才是新闻。报人不看别的报,也许对自己的报相当自信了。天下新闻一大炒,报纸还是自家的好;报人不看自己的报,“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像是市场上有些商贩并不享用自己的商品一样。这可能只是一个个别,但无论哪种,都反映出,  相似文献   

12.
客观·公正·全面·平衡——论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具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学观念体系中,真实性居于最核心的地位,是所有其他新闻学观念的基石。新闻真实性的下位观念是新闻传播的客观、公正、全面、平衡等。这些观念既保证上位的真实性观念的实现,又体现上位的真实性观念的某些内容,即服务于新闻的真实性观念。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杰克·富勒明确指出:“客观这个概念就像其他概念一样,可以用做研究被记者用来描述真实性原则的含义和局限性的一个极好的起点。”①在我国新闻界,虽然人们也都坚持真实性原则,但很多人并不认同真实性原则的下位观念。由于理念的缺失,新闻失实在所难免。客观性新闻观念…  相似文献   

13.
一美感,恐怕是每种文字表现艺术都必须注重的一个问题。文学如此,新闻亦当如此。新闻的美要通过什么体现出来?解释尽管相当纷纭,个人强调的也不尽相同,但文章必须要有强烈的思想震撼力、丰富的艺术感染力、鲜明的时代表现力,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与触动,使个人获得心灵上的滋润、使社会获得认知上的前进,这些恐怕都是大家所能认同的。什么是新闻的美感?新闻的美感当然不能像文学创作讲究的美感那样,任何新闻作为对事实的描述,都必须是客观真实、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恪守着这个原则,才能打牢新闻发生作用的基础,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新闻的美…  相似文献   

14.
在基层搞调杏时,听到一些通讯员诉苦,“没有少给《解放军报》写稿,可总是屡投不中。”“不认识报社的编辑,实存是不敢投稿。”  相似文献   

15.
将新闻与历史相提并论,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一个特指“新近发生的事实”,一个则泛谓“俱往矣”的过眼烟云,分属截然不同的两个范畴。然而在它们之间,却又有着天然而又直接的联系。从新闻采写实践来看,与历史的关联更为显著和突出。  相似文献   

16.
系列报道所报道的事件和问题.大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疑点和工作重点等。这类问题无论就其题材、主题、还是对生活干预的强度.都是比较重大的。因此,要确保系列报道的宣传效果,应特别注重策划。笔结合实践,谈谈系列报道的启迪效应、聚合效应和系统效应。  相似文献   

17.
肖平 《军事记者》2003,(1):19-20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今日军营”巡礼新闻宣传活动,由总政治部组织发起,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画报等8家新闻单位共同举办,自2002年4月上旬启动,至8月底结束。各主办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采制刊播了一大批主题鲜明、题材新颖、视角独特、形式活泼、感染力强的新闻作品,在军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据统计,8家新闻单位共播发各类稿件464篇。其中,人民日报18篇,新华社48篇,光明日报60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34篇,中央电视台93篇,解放军报132篇,中国…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好远好远的路,好高好高的山,好亲好亲的人.2004年9月16日至20日,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杂志社主办,邯郸日报社、长治日报社协办的"太行山新闻论坛"活动在秋高气爽的太行山区涉县、武安市流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前辈和新闻院系的知名学者、专家,工作在主流传媒的社长、总编辑以及新闻管理者济济一堂,学习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新闻教导和新闻实践,探讨新时期以来的新闻理论和思潮,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交流观点.与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极具建设性的建议和见解,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闻走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提供了理论支撑.论坛期间,中华全国记协主席邵华泽发来了贺电.安岗、吴象、李文珊等当年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的"老新闻"还旧地重游,拜谒了新华社、人民日报旧址.  相似文献   

19.
转眼间,一年光阴须臾而过,回头看看这365天的《浙江卫视新闻》,有一些什么值得我们用鉴赏家的眼光来审视一番呢?弘扬主旋律在全国电视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浙江电视台,处于东南经济发达省份,得古越大地之灵气,以她特有的化底蕴,2001年在传播科学理论,传播先进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主义正气等方面,又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彭朝丞 《新闻界》2001,(6):20-22
没有人会忘记1998年夏秋之交,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战洪魔那些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然而,对于九江人民和中国青年报的同仁,更难忘的是这年8月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这天下午,正在长江九江段采访的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准备去灾民安置点拍照,忽闻决口的消息,于是立即调转车头直奔决口处的四号闸。他在冲锋舟上,一面抢拍决口现场,一面用手机向远在北京的编辑部报告现场实况:“今天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和5号闸之间决堤30米。洪水滔滔,局面一时无法控制。现在,洪水正向市区蔓延。市区内满街都是人。靠近决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