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二外是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而开设的课程,可以有效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俄语是很重要的一门语言,我国很多高校都选择俄语作为第二外语授课;从零学习俄语会经历一个复杂、艰苦的过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俄语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部分聋人具有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研究对聋人大学生汉语教学有较大启示.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关系、阅读和写作等方面,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理念、教学方法及其对聋人大学生汉语教学的启发.总结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语言教学传统上采用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母语与外语这种二元方式来划分教学类型,而近年来兴起的“继承语”理论则认为继承语习得与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均不相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提出继承语教学、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的三分模式。本文从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对汉语教学的类型进行重新划分,认为华文教学就是汉语继承语教学,狭义的华文教学具有既不等同于汉语第一语言教学也不等同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提出针对汉语继承语学习者应采取相应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从语貌描写、特征概括和障碍分析入手,对以华裔学生为特定对象的汉语口语教学的内容与策略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论述了华教育学科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针对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与焦虑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是一种充分人性化,以培养学生乐学好学为目的的情感教学模式。焦虑作为该模式的四大情绪之一,在二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英语课堂的焦虑调节角度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suggest that students who have difficulty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have weaknesses in oral and written native-language skills which affect their performance in the foreign-language classroom. These weaknesses involve understanding the phonological, syntactic, and semantic codes of languag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dyslexic/learning-disabled and other “at risk” students who struggle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exhibit particular difficulty with the phonological and syntactic codes of the language. The Orton-Gillingham method, a multisensory, structured language approach which adheres to the direct and explicit teaching of phonology, is present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natur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es recently developed by foreign-language educators to teach a second language. A method for adapting this approach for teaching Spanish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7.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贯穿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之中的,目前国内的对外教学趋势是逐渐倾向于遇词讲词,这种现象尽管是不可避免的,但也可通过改变词汇的教学法等方式,寻求一条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更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们同国际间各方面的交流范围也必将进一步扩大。我们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等也正在向着国际化、全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很多事情都要同国际接轨。所以对高层次、复合型的外语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加,外语教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上个世纪  相似文献   

9.
以生态学原理及教育生态学的理论体系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遵循外语学科的教学特点,探究外语课堂教学生态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在生态学视域下,外语课堂教学体现为三种形态:一是信息技术下外语教学环境的生态化转变;二是外语教学基本要素个体呈现生命态;三是教学目标决定教学过程向自主、互动、媒介环境的生命化转变。生态视域下的外语课堂教学形态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构建生态化课堂既要体现"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还要注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维方式,基于生态化理念合理利用媒介改善教学环境、教学要素与教学过程是外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Dornyei外语动机三维构建理论是继Gardner的经典社会教育模式后的最有影响的第二语言习得的外语学习理论模式,葡萄牙学者Z.Dornyei以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为阵地,与Gardner进行了直接对话,并提出了自己的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本文基于这一理论,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依据Dornyei的10项外语学习动机的宏观策略,提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模式,希望能对对外汉语教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对外汉语教学以词汇教学为要,在词汇教学中又概括了文化、语用等教学要素.如何培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汉语思维能力,准确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提高词汇量并掌握组词、构句,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提高汉语综合能力的根本途径.本文着重阐述词汇语音和语义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汉字教学是重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汉字又往往是学习者最大的障碍。汉字教学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阻碍整个汉语教学进程。进行汉字教学,要充分认识汉字的特点,掌握教学规律,可以采用先分后合,字词结合的方法,同时要了解汉字的基本理论结构规律,重视对比,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从汉字教学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本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汉字教学为出发点,通过对汉语教学本位问题的缘起、发展及其影响的历史回顾与理性思考,探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词本位教学法和字本位教学法的实质。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当遵循汉字、语素和词汇并重的基本原则,建立有别于西方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word-based and character-based teaching methods in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It also makes a historical review and rational reflection of the origin,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base study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The writer thinks that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we should follow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hinese characters,morphemes and vocabularies and set up a model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相似文献   

14.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焦虑对第二语言课堂学习的影响最大。课堂焦虑按其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可分为两种:退缩性焦虑和促进性焦虑。作者认为促进性焦虑可促进学习者对外语的学习,退缩性焦虑影响学习者对外语的学习。退缩性焦虑往往对语言学习产生障碍,影响学习者潜力的发挥。作者从两个教学实例入手,讨论了焦虑对外语学习者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语言迁移作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学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在描述语言迁移现象及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相关表现,从理论层面探讨语言迁移研究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的启示,从而继续加强语言迁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客观性教学原则是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组织原则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其必要性表现为 :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差异要求客观性原则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目的语的汉语使用现状要求客观性原则 ;教师队伍的现状要求客观性原则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坚持客观性原则。坚持客观性原则就是避免课堂教学中的主观随意性和母语教学对第二语言教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立足于“东南亚华裔学生语言与化背景调查研究”的实际调研经验,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进行量化分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了一套对外汉语教学的调研模式、量化方法及数据统计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8.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我们在语文教学时,千万不能将语文视为一门纯粹工具性的学科,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语言表达中训练创新能力展现人文精神;二是阅读教学中构建学生人文精神;三是借助作文教学展现人文精神;四是语文试卷中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在中国大学中的组织建制扩散具有鲜明的外部驱动特征,中国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文本的规制与引导,对大学中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组织建制的扩散产生了几近决定性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与学科地位的逐步确立,为其在大学中的组织存在提供了规范性的保证。中国大学中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组织建制扩散主要表现为一种"供给推动"的扩散,在这一扩散过程中,政府或大学似乎主要不是为了提高办学效率,而是为了寻求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论第二语言教学的认知语言学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认知语言学以认知为出发点,研究语言的产生、习得及其使用,其理论及研究成果给第二语言教学提出了一个新思路、新视角和新方法。自动化能力、有意义学习、期待回报、内在动机与学习策略等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的认知语言学原则,其中每条原则都有其独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