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缺乏的原因1.学生不敢提问题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提问题,但不是没有问题可提,而是不敢提,不愿提.主要是学生存在"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老师教学程序,而导致批评;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成为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被人瞧不起.2.学生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宗福 《政治课教学》2002,(4):47-47,48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创设心理安全环境,让学生大胆提问 学生不敢提问是当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从学生中了解到,他们在课堂上不敢提问是因为有心理顾虑。许多学生担心:我提的问题如果是错误的或别人都懂的,同学会不会讥笑我?我提的问题如果不是今天新课的重点,老师会批评吗?因此,要使学生敢于提问、大胆地提问,首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如对大胆提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师该把注意力放在哪儿?学生,知识传授还是教案?我们常常会思考这个问题,但在课堂进行中就会不知不觉把精力放到了教案上。尤其是在展示课、公开课上,追求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心中总惦记着下一环节应该教什么,不敢疏忽,不敢去推敲学生的回答,怕节外生枝,结果一些能使课堂精彩闪亮的回答往往被忽视。教案像是一只无形的手牵制着教师在课堂上沿着一条早已规划好的安全路线行走着。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从而保持心理自由,以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分析、理解问题,充分表  相似文献   

5.
<正>"问题"在数学中有着核心地位.如果学生能够敏锐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那么他的创新能力也会随之提高.然而,在过去的高中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看重知识的传播,而忽略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有了问题也不敢举手发言,不敢对教师的结论提出质疑,这些都是问题意识能力薄弱的表现.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需要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并参与到学生提问、分析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6.
心理课堂就是生本课堂,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更是课堂生命流动的主宰,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师生在其动态的活动中共同体验、感悟、成长、提升。每节心理课都是一次团体心理辅导课,推动着每个生命的自感自悟、成长发展。虽然心理课堂本身就是生本课堂,但是如何从"心"出发,构建有效的生本体验心理课堂,值得每一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思考,在实际的教学经验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生本体验心理课堂:以学定教,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量"心"打造;营造安全轻松课堂心理氛围;掌握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技巧方法。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中学生胆怯心理的形成及其克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因为害怕参与竞争,而不敢表现自己;因为胆怯而不敢回答和展现;因惊恐、焦虑,导致其言语和整体行为出现异常,甚至是局促不安、手足无措。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势必影响学习,形成畸形乃至“厌学”心理。  相似文献   

8.
口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一直是教学中的弱项,怎样进行有效地口语教学呢?一.课前做好口语交际的铺垫(一)心理上的铺垫有的学生自信心不强,不敢在课堂上当众发言;有的学生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越来越多的儿童存在害怕上课的倾向,课上往往表现出紧张、注意力分散、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愿意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等,这些都是课堂恐惧的表现。甚至听到上课铃就产生畏惧心理。这一现象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重点阐述课堂恐惧的原因及其对策,以便更好地促进儿童全放方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发现,物理教学中学生敢讲话、会讲话、能合理提问与学好物理有密切关系。所以,针对学生在物理课堂上不敢发言,不能合理提问等现象做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得到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的原因,从而提出培养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敢于发言、敢于提出问题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海南教育》2013,(5):56-56
<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情境是知识发生的条件之一,这个情境不仅指"物"的情境,也指"心"的情境,没有"心"去参加"主动建构活动",则知识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创设一个安全的心理情境十分必要。一、小学数学课堂上创设安全心理情境的思考那怎样的情境才会让学生的心理感觉到安全呢?这样的情境又是如何创设的呢回顾我们的课堂我们  相似文献   

12.
进入五、六年级,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噤若寒蝉”。于是,课堂上几乎只有教师的“独白”。造成学生沉默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是主要的原因。“沉默者”课堂沉默有四种类型:有的学生会回答问题,甚至理解较深刻,但羞于回答;有的同学没有求知欲望,懒得回答;有的同学信心不足,担心答错了别人笑话,不敢回答;有的因为某种原因与老师存在敌对的心理,故意不答。  相似文献   

13.
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的孩子在学习和心理上都处于断乳期,如何既关注学生内心需要和个性发展,又使他们快速适应课堂教学,符合规范要求呢?课堂规则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课堂规则是学生进入课堂和参与课堂各项活动应遵守的一种规范,订立课堂规则的目的,是要使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使学生享有愉快、和谐的集体生活。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重视课堂规则的幼小衔接,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享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权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选择合作伙伴,特别是敢于在课堂上发言,这样的课堂才生动有趣,富有生气。本文结合自身教学设计,从"开放课堂"角度谈谈如何放还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权。一、为孩子的"出格"鼓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做到少给学生的学习"画"上"方格",避免给学生上"紧箍咒",而是让学生拥有一颗创造的"心"。此外,用一颗真诚的"孩子心"来看待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如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也乐于在课堂上拿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希望能够以此全面培养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开发其潜能。然而,在实践中却事与愿违,学生在课堂上离开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生不敢提出问题,二是学生不会提出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两方面问题加以阐述,以期重新引起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虽然已经改革多年,但是在教学中,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致使一些初中学生丧失了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认为初中数学枯燥难懂,不易学会.而且,初中生相比小学生独立性增强,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并且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闭锁性,如不愿意与家长、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初中生少了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场面,很多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敢在课堂上表达观点,有时候教师不得不自问自答.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建立高效课堂,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针对于此,我认为应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及时帮助。敢动敢问。奠定创新的基础在课堂上,让学生操作时,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一种“想碰又不敢碰”的心理,这种心理在刚刚接触电脑的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想碰”是因为计算机是一种新事物,对于新事物人们往往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小学生更是如此;“不敢碰”是因为计算机太神秘,使学生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课堂上沉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不愿意或不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和主动提出问题。课堂沉默行为看似简单,实际上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用新制度主义的框架进行分析,发现规制性束缚使学生不敢主动发言,父母和教师对孩子认真听讲的规范性角色期待使学生遵从课堂沉默,文化-认知性要素构成的共同理解使学生习惯于沉默,而无法意识到课堂表达的需要。为此,努力构建新的制度环境成为必要,这需要打破束缚学生课堂发言的规制、重塑对学生的角色期待以及重构对课堂表达的共同理解。  相似文献   

19.
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因为害怕参与竞争,而不敢表现自己;或者是等到别的学生表演时,他才敢在下面悄悄地模仿;偶尔被老师点名展示时,也是妞妞捏捏,满脸通红;一些本该会答的问题或会做的动作,因为胆怯而不敢回答和展现。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情绪状态,势必影响学习,形成畸形乃至厌学心理。一、体育胆怯心理的形成原因学生体育胆怯心理的形成,一方面与传统体育教育传承下来的一些呆板、僵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部分体育教师对当今一些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的曲解,也构成了学生胆怯心理得…  相似文献   

20.
小学英语开设近几年来,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几下几点. 心理原因 缺乏自信心在教学中发现,小学英语学困生大部分是班上的"后进生".他们长期受到教师及同学的冷眼,在课堂上不敢轻易发言原本会的知识也不敢像其他学生一样理直气壮地回答出来.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敢于高声语的机会.比如: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让他们很轻松的完成,教师及时带领同学竖起大拇指并来上一句"Very Good".这样既提高了该类生的自信心,也改变了其他学生对他们的看法,同时也拉进了师生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